原始文章

目前雖然已找到不少和第二型糖尿病、肥胖、慢性腎臟病有關的基因,但和糖尿病腎病變(DKD)或肥胖相關腎臟病的基因風險座位還很少,甚至肥胖相關腎臟病還沒發現基因座。研究顯示,DKD和肥胖相關腎臟病和肥胖有共同遺傳機制。因為肥胖可逆,減重有助預防這些腎臟病,未來還需更多遺傳學研究來釐清相關基因。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篇評論探討肥胖與慢性腎臟病(CKD)之間的複雜關係,目的是增進對它們互動的理解,以改善肥胖相關CKD的診斷和治療。肥胖是CKD的獨立風險因素,透過脂毒性、慢性炎症和胰島素抵抗等機制影響腎功能。研究指出,血流動力學變化和腸道失調也會加重肥胖者的腎功能問題。這篇評論總結了肥胖相關腎病的流行病學、病理生理學、臨床徵兆及診斷方法,並討論治療策略和未來研究方向,旨在提升臨床實踐並鼓勵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中國漢族2型糖尿病患者,探討與糖尿病腎病相關的遺傳因素,特別是PPARδ和GLP-1受體基因的變異。研究分析了600名患者及200名健康對照,發現GLP1R變異rs3765467與DKD風險顯著相關,勝算比為3.145。PPARD的其他變異則未顯示顯著關聯。研究還指出,rs3765467與尿液白蛋白、總膽固醇等指標有關,並且PPARD與GLP1R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進一步增加DKD風險,顯示這些基因變異可能影響該人群對DKD的易感性。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DKD)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會導致末期腎病(ESRD)。其主要原因包括慢性高血糖、氧化壓力和炎症。早期診斷很重要,通常透過尿白蛋白排泄和腎小球過濾率(eGFR)來評估。治療重點在於控制血糖和血壓,並使用腎臟保護藥物,如ACE抑制劑和SGLT2抑制劑。雖然已有進展,但DKD仍是ESRD的主要原因,需持續研究新療法和生物標記。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透過統合分析和孟德爾隨機化,探討糖尿病腎病(DKD)的主要風險因素及其因果關係。研究回顧截至2024年9月的文獻,找出DKD的重要風險因素,如高血壓、合併症、血糖控制不佳等,風險範圍從3.27到6.33。孟德爾隨機化顯示高碳水化合物攝取會增加DKD風險,而多吃蔬菜則有保護作用。研究強調飲食和生活方式改變對預防DKD的重要性,建議早期介入血糖控制、高血壓和飲食。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DKD)是糖尿病的一大併發症,也是慢性腎病和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DKD的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特別是遺傳易感性,某些族群如美洲原住民和墨西哥裔美國人風險較高。研究發現ELMO1和AGTR1基因中的特定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與DKD有關。系統性回顧顯示,ELMO1的rs741301、rs1345365、rs10951509及AGTR1的rs5186、rs388915與DKD風險增加相關。了解這些遺傳因素有助於早期檢測DKD風險,並制定針對性的預防策略。 PubMed DOI

在過去二十年,代謝疾病的負擔增加了49.4%,這些疾病是慢性腎臟病(CKD)和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風險因素。為了強調它們之間的關聯,提出了心血管-腎臟-代謝(CKM)綜合症的概念。腎臟疾病的主要負面影響是心血管問題,而非腎衰竭。本文總結了腎臟疾病的代謝風險因素,介紹CKM健康,並探討評估CKD進展和CVD風險的預測工具,強調需要更有效的風險預測工具來改善高風險個體的管理。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超過5萬名糖尿病患者進行基因分析,找出13個與腎功能下降有關的基因區域,其中5個是糖尿病特有。像HIPK3、TRIM5等基因在糖尿病腎病變中表現異常,顯示這些基因可能在糖尿病腎病變扮演重要角色,讓我們更了解其遺傳原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肥胖會明顯導致腎功能變差,尤其是用cystatin C來評估時才看得出來,用creatinine則沒這關聯。影像和遺傳分析也支持這結果,提醒大家在研究肥胖和慢性腎臟病時,選對腎功能指標很重要。 PubMed DOI

現代人飲食高熱量、運動少,導致肥胖和代謝問題增加,慢性腎臟病也變多。MDAKD是新名詞,指因代謝異常(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引起的腎臟病,包含糖尿病腎病和肥胖相關腎臟病,提醒大家要重視代謝健康,才能預防腎臟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結合韓國兩個族群的基因和代謝體資料,找出不同成因的慢性腎臟病(CKD)專屬生物標記。團隊發現特定基因和代謝物組合,特別是在糖尿病腎病患者中,和疾病進展有關,有助於精準診斷與治療。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