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近年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治療已從單純控糖,轉向優先管理心血管風險。最新指引建議,對高心血管風險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促效劑應列為首選,甚至適用於非糖尿病者。心臟科醫師也應熟悉這些藥物,並考慮在前期糖尿病時就開始使用。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糖尿病的管理已不再只是控制血糖,還要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腎病的風險。新型藥物如GLP-1受體激動劑和SGLT2抑制劑,已成為許多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線治療,因為它們能有效預防心腦血管及腎臟併發症。這篇文章將探討這些藥物的作用機制、臨床證據、禁忌症及不良反應、風險緩解策略,以及臨床醫師的實用建議,幫助醫療人員更好地管理患者的健康。 PubMed DOI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SGLT2) 抑制劑和類胰高血糖素肽-1 受體激動劑 (GLP-1 RA) 的出現,徹底改變了2型糖尿病的治療方式。研究顯示,這些藥物對心血管健康有正面影響,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風險,並減少心臟衰竭住院情況,特別是SGLT2抑制劑。此外,GLP-1 RA則有助於預防中風,並且兩者都能減緩慢性腎病的進展。我們的文獻回顧將探討這些治療在糖尿病及非糖尿病人群中的心腎益處。 PubMed DOI

這篇評論探討高風險或已確診心血管疾病(CVD)患者的第二型糖尿病(T2DM)管理。最新的歐美指導方針建議,對這些患者應優先使用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取代傳統的二甲雙胍。雖然這些新藥對心血管有益,但副作用仍需關注。評論強調這些藥物能降低T2DM患者的CVD發病率和死亡率,但二甲雙胍和吡格列酮在降糖方面仍然重要,特別是對於胰島素抵抗的患者。使用GLP-1受體激動劑時需謹慎,DPP-4抑制劑在複雜情況下可能更適合。整體管理時也要考慮肥胖、腎病、女性心血管健康及心理社會因素。 PubMed DOI

第二型糖尿病會大幅增加心血管風險。GLP1RA主要降低中風和心肌梗塞,SGLT2i則減少心衰竭住院。最新研究發現,兩者合併使用對高風險患者有更好的心血管保護效果,但需謹慎挑選適合的病人,以達到最佳效益。 PubMed DOI

雖然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促效劑能有效降低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但因臨床慣性、藥價高及對注射藥物的誤解,使用率仍低。建議加強醫護教育、降低自費、推動團隊照護及善用數位工具,並納入價值型照護,提升高風險族群的用藥可近性,減少併發症。 PubMed DOI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需及早有效管理。印度專家建議,早期使用SGLT2抑制劑(dapagliflozin)和DPP4抑制劑(sitagliptin)的複方藥,不只降血糖,還能降低心血管風險,適合高風險患者早期積極治療,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PubMed DOI

CKM症候群包含肥胖、糖尿病、腎臟病和心臟病等互相關聯的健康問題,風險很高。新一代藥物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促效劑,不只幫助減重、控糖,還能降低心腎併發症風險,對沒糖尿病的人也有效。建議高風險族群都應該能用這些藥物,並推動更個人化和公平的治療方式。 PubMed DOI

對於同時有第二型糖尿病和ASCVD的患者,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促效劑的心臟保護效果差不多。實際用藥選擇多受醫師專科、病人BMI及腎功能影響。建議治療指引應更明確說明選藥原則,並考慮兩者的多重益處。 PubMed DOI

心血管疾病常和糖尿病、腎臟病、心衰竭一起出現,治療很複雜,尤其是老人。新藥像SGLT2抑制劑、非類固醇型MRAs(如finerenone)、GLP-1受體促效劑,已證實能改善這些患者的健康,也被英國和歐洲指引推薦。這些藥不只控制心臟病,對糖尿病和腎臟病也有幫助,基層醫療在個人化治療上很重要。 PubMed DOI

現在治療第二型糖尿病,重點不只降血糖,更強調預防心臟和腎臟問題,並依個人狀況調整用藥。像SGLT2抑制劑和GLP-1促效劑,除了控糖,還能保護心腎。治療要結合衛教、多專科合作,並考量社會因素,才能提升服藥意願和生活品質。 Pub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