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一名患有Rabson-Mendenhall症候群的糖尿病患者,使用empagliflozin一年後血糖明顯改善,但第十一個月出現腎臟鈣化。調降藥物劑量後,血糖控制依然良好,尿鈣也下降。這案例探討SGLT-2抑制劑可能與腎臟鈣質沉積有關。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份報告探討了一名日本女孩在輕度Rabson-Mendenhall症候群(RMS)下,使用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治療胰島素抵抗型糖尿病(IRDM)的成效。她在10歲時出現糖尿、黑棘皮病等症狀,隨著青春期來臨,HbA1c從6.5%升至7.9%。透過SGLT2抑制劑和二甲雙胍的治療,她的HbA1c降至5.5%,並成功控制高血糖及防止低血糖。基因檢測顯示她的INSR基因有兩個可能致病的突變,這顯示SGLT2抑制劑對IRDM的管理有正面效果。 PubMed DOI

腎膿腫是泌尿科嚴重的感染併發症,可能危及生命。這篇病例報告介紹了一名62歲男性,因右側腰痛及排尿困難就醫,經CT確認為腎膿腫。該患者無傳統風險因素,唯一的相關因素是使用SGLT2抑制劑。經抗生素治療後,感染在兩週內痊癒。這是首例與SGLT2抑制劑相關的腎膿腫,提醒醫療人員需注意此類潛在風險,並強調監測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empagliflozin'對土耳其糖原儲存病型Ib(GSDIb)患者的影響,回顧了10名患者的數據。治療平均持續16.9個月,主要發現包括: - 80%患者出現糖尿,60%有泌尿生殖道感染,20%有低血糖。 - 治療後中性粒細胞計數顯著增加。 - 90%患者治療前有皮膚和黏膜病變,治療後僅10%仍有(p=0.008)。 - 住院因感染的情況顯著減少(p=0.0015)。 - 80%患者生活品質改善,70%父母注意到身體表現、睡眠和活動能力提升。 總體而言,'empagliflozin'對改善中性粒細胞計數及患者生活品質有效。 PubMed DOI

這是一位50歲男性,患有第二型糖尿病及多重慢性病,包括腦動脈瘤、支氣管擴張、脂肪肝、糖尿病神經病變和肥胖。因無法耐受Metformin,僅靠飲食控制血糖。由於心血管風險高,治療重點放在心血管保護。報告回顧其病史、治療經過及一年追蹤,並與文獻案例比較。 PubMed DOI

中樞性尿崩症在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經歷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後雖然罕見,但還是有可能發生,會造成持續高血鈉且沒口渴感,讓診斷變得更困難。SGLT2抑制劑(如dapagliflozin)會掩蓋CDI的典型尿液表現,導致診斷延遲,建議懷疑CDI時要先停用這類藥物。 PubMed DOI

這篇病例報告描述一名77歲糖尿病男性,在心導管手術和短暫禁食期間,服用SGLT2抑制劑後發生正血糖性酮酸中毒(EDKA)。即使胰島素分泌正常,仍可能出現此嚴重併發症。報告也說明了相關機轉及處理方式,提醒臨床醫師注意。 PubMed DOI

一名32歲GSD-1b女性,合併早發性卵巢衰竭,使用SGLT2抑制劑empagliflozin三年後,月經恢復並成功懷孕。這顯示empagliflozin除了改善嗜中性白血球減少外,可能也有助提升卵巢功能與生育力,但其效果及孕期安全性仍需更多研究確認。 PubMed DOI

GSD Ib會造成嗜中性白血球減少和功能異常,導致反覆感染。傳統用GCSF治療,但新研究發現糖尿病藥empagliflozin能改善白血球問題,減少感染,提升生活品質,且安全性佳。SGLT2抑制劑像empagliflozin,未來有望成為GSD Ib新療法。 PubMed DOI

Alport症候群是遺傳性腎臟病,會影響腎臟、聽力和眼睛。這篇報告描述一位40歲女性因血尿、蛋白尿被診斷為自體顯性Alport症候群,診斷靠腎臟切片和基因檢查。治療以ACEI為主,也可考慮SGLT2i,但相關研究有限。早期診斷、基因檢測和跨科照護很重要,有助延緩病程。 PubMed DOI

GSD 1b在塞爾維亞發生率特別高,主因是SLC37A4基因突變。患者除了典型症狀,還會有嗜中性白血球低下和功能異常。研究發現,使用empagliflozin後,白血球數量提升,感染和腸道症狀減少,血紅素和生長也改善,整體生活品質變好。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