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回顧發現,腎臟移植後新發糖尿病(NODAT)的風險會因年紀較大、多囊腎病、使用i-mTOR或類固醇而增加;性別、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或接受已故捐贈腎臟則沒顯著影響。建議調整免疫抑制劑或用能改善胰島素阻抗的藥物,未來也應多做SGLT2抑制劑的臨床試驗。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篇論文針對移植後糖尿病(PTDM)進行文獻計量分析,指出腎臟移植後PTDM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並強調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研究涵蓋1990年至2023年的Web of Science數據,使用多種工具進行分析。 主要發現包括:PTDM的風險因素有肥胖、高達克羅利姆濃度、暫時性高血糖等;共發表1546篇論文,主要來自中國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機構貢獻最多;《移植期刊》是最受歡迎的期刊;Trond Jenssen和Adnan Sharif是主要作者。未來研究將聚焦於風險因素及新療法。 PubMed DOI

移植後糖尿病(PTDM)是腎臟移植後常見的併發症,但目前對其預防和治療的資料仍有限。歐洲腎臟協會的DESCARTES工作小組進行了一項網路調查,收集15個國家241個移植中心的回應,發現篩檢實踐差異大,僅13%中心使用建議的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移植後,52%的中心實施嚴格血糖控制,68%有早期篩檢方案。調查顯示歐洲在PTDM管理上存在顯著差異,亟需更明確的指導方針。 PubMed DOI

新發糖尿病(NODAT)是器官移植後常見且嚴重的併發症,會影響移植物功能和病人生活品質。診斷依據為2型糖尿病標準,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OGTT)為金標準。NODAT的風險因素可分為可改變和不可改變兩類。移植後需定期監測血糖,以便及早診斷和治療,預防併發症。治療策略包括生活方式改變和藥物治療,並需謹慎調整免疫抑制療法。還需管理高血壓和脂質異常,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定期隨訪和適當管理對維持生活品質至關重要。 PubMed DOI

腎臟移植是慢性腎衰竭的最佳治療選擇,能延長生命並降低死亡風險,但移植病患仍面臨較高的死亡風險,心血管事件是主要原因。抗排斥藥物會影響心血管風險,傳統風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可能因免疫抑制藥物的副作用而惡化,還可能增加蛋白尿、貧血和動脈僵硬等風險。本篇綜述將評估免疫抑制治療對心血管風險的影響,並強調在考量風險與利益時,需根據每位病患的需求做出適當的治療決策。 PubMed DOI

糖尿病對腎臟移植受者(KTR)造成重大風險,包括提高死亡率和感染率,還有可能導致移植物喪失。為了降低移植後糖尿病(PTDM)的風險,應在等待名單上對高風險患者採取預防措施,並調整免疫抑制療法以改善血糖控制。最近的研究顯示,新的抗糖尿病藥物如GLP-1RA和SGLT2i對心血管和腎臟有益,雖然在移植人群中的研究仍不足。這篇綜述強調了對KTR進行全面藥物干預的重要性,以預防併發症並管理糖尿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截至2020年1月1日瑞典腎臟移植受者的數據,旨在找出嚴重COVID-19的風險因素。主要發現包括:男性風險較高,49-68歲受者風險最高;移植超過5年的患者風險較低;透析年限越長風險越高;來自已故捐贈者的腎臟風險較高;使用特定免疫抑制劑與嚴重COVID-19有關。研究強調,腎臟移植受者需特別關注,未來需針對這群人制定預防和治療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腎臟移植後,使用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與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DPP-4i)的長期效果。分析了89,710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使用SGLT2i的患者需要透析的風險顯著較低(風險比0.694),全因死亡率也降低(風險比0.687)。兩組在感染、排斥或住院率上無顯著差異。總結來說,SGLT2i可能對糖尿病腎臟移植受者有益,改善腎功能和生存率。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變常會惡化到末期腎臟病,腎臟移植是最佳治療。糖尿病患者若同時做胰臟和腎臟移植,可同時改善糖尿病和腎衰竭,但手術風險較高。糖尿病移植者併發症、死亡率都比非糖尿病者高,心臟問題是主要死因。移植後新發糖尿病也要注意,和年齡、肥胖、家族史等有關。降血糖藥物安全性還需更多研究。 PubMed DOI

這項回溯性研究分析3,535位腎臟移植患者,發現移植後的血栓性微血管病變(TMA)原因很多,最常見是補體系統異常,也可能跟藥物、缺血、感染或自體免疫有關。補體介導的TMA多發生在年輕、腎衰竭原因是高血壓或妊娠毒血症的患者,復發率和移植失敗風險較高。基因檢測有助於風險評估和治療,早期個人化治療能預防移植失敗。 PubMed DOI

這項法國大型研究分析2009到2020年超過3.4萬名腎臟移植患者,發現5年存活率達89%,移植物存活率85%。大多數人用calcineurin抑制劑等免疫藥物,近年tacrolimus等新藥使用增加,類固醇等則減少。整體治療方式變化不大,成果相當理想,也為未來新療法評估提供重要參考。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