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篇系統性回顧發現,若用cystatin C算出的腎功能(eGFRcys)明顯低於用creatinine算的(eGFRcr),死亡和心血管事件風險會增加;反之,eGFRcys高於eGFRcr時,風險較低。eGFR不一致可當作預測健康風險的指標,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標準化定義和測量方式。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比較了四種估計腎小球過濾率(eGFR)公式對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預測能力。研究納入4,132名參與者,隨訪中位數17.4年,期間發生1,987例全因死亡和530例心血管死亡。結果顯示,EKFC基於胱蛋白酶C的公式(eGFRcys)在5年和10年的預測中表現最佳,特別是在10年的全因死亡預測上,相較於CKD-EPI基於肌酸酐的公式(eGFRcr)有顯著改善。這顯示EKFC eGFRcys在評估死亡風險上具有潛在實用性。 PubMed DOI

Cystatin C 現在是評估腎功能的常用工具,常與血清肌酸酐一起使用。不過,這兩者計算出的估計腎小管過濾率(eGFR)常有差異。研究分析了 5,599 名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住院影響,發現住院天數越長,eGFRCys 顯著下降,而 eGFRCr 則較穩定。住院 42 天以上的患者,eGFRCys 減少 -3.30 ml/min/1.73m²,eGFRCr 變化僅 -1.12 ml/min/1.73m²。這顯示住院歷史的患者在腎功能評估上需特別謹慎。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新的腎小球過濾率(eGFR)方程式對健康風險的影響,特別是EKFC和LMR方程式與CKD-EPIASR-NB2009的比較。研究涵蓋285,686名參與者,發現EKFC和LMR的eGFR估計值均低於CKD-EPI,且將更多人分類為腎功能受損。這些方程式在辨識死亡及腎衰竭風險方面表現更佳,顯示其在臨床決策中的重要性,需謹慎考量不同方程式的優缺點。 PubMed DOI

英國一項大型研究發現,腎功能指標eGFR_diff(cystatin C eGFR減去creatinine eGFR)越高,未來罹患冠狀動脈疾病(CAD)風險越低;反之,eGFR_diff越低或為負值,CAD風險越高。這個關聯不受遺傳風險影響,eGFR_diff有望成為預防CAD的新指標。 PubMed DOI

這項挪威研究發現,對50到64歲、沒有重大慢性病且尿蛋白正常的人來說,高腎絲球過濾率(mGFR)並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或死亡風險。但如果尿蛋白偏高(即使還在正常範圍內),不論mGFR或用cystatin C估算的eGFR偏高,都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換句話說,高GFR只有在尿蛋白偏高時才需特別注意。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超過1.5萬人,發現用CKD-EPI公式時,creatinine和cystatin C估算腎功能(GFR)常出現不一致。當兩者結果不一致時,結合兩者估算GFR最準確,尤其用EKFC和r-LMR公式效果最好。因此,EKFC和r-LMR比CKD-EPI更適合評估GFR,特別是在兩種檢驗結果不一致時。 PubMed DOI

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中,用cystatin C和creatinine估算的腎功能差異(eGFRdiff)和死亡、心衰竭風險有關,但這不是因為肌肉量、肥胖或發炎等因素造成。這些因素只解釋了eGFRdiff很小一部分變異,代表還有其他未知原因。即使調整這些影響後,eGFRdiff和不良結果的關聯還是存在。 PubMed DOI

這項中國大型研究發現,手術病人如果用cystatin C和creatinine算出來的eGFR差值(eGFRdiff)小於-15,術後30天和90天死亡率、進ICU和急性腎損傷風險都比較高。反之,eGFRdiff為正值時,風險較低。eGFRdiff有助於醫師術前辨識高風險病人。 PubMed DOI

瑞典一項涵蓋4,700多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單用creatinine或cystatin C計算的eGFR在體重過輕或肥胖者會高估或低估腎功能。結合兩者的eGFRcr-cys公式,在各種BMI下最準確,尤其不校正體表面積時,更能正確評估腎功能,幫助臨床做出更合適的治療判斷。 PubMed DOI

如果出院3個月後,成年人用cystatin C算的腎功能(eGFRcys)比用creatinine算的(eGFRcr)低30%以上,未來幾年內心衰竭住院、腎臟惡化到末期或死亡的風險都會大增。這個兩者的落差,可能有助於早期找出高風險病人,方便後續追蹤與照護。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