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嚴重低鈉血症治療時,鈉值常因ADH偏低而上升過快,初步尿液檢查有助預測風險。Desmopressin可有效控制鈉值上升,但若水分補充過多,反而會讓鈉值過低。治療過程需密切監測並個別調整,才能避免併發症。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對於重度低鈉血症的治療方案仍在探討中。最近研究指出,標準的高滲鹽水靜脈注射雖有效,但未必適合每位病人。本研究評估了一種結合快速靜脈注射與特定公式預測修正的方法(RB-PC),用於管理重度低鈉血症。 在276名血清鈉水平低於120 mEq/L的病人中,研究比較了RB-PC療法與不使用RB的療法。結果顯示,RB-PC組在6小時內的鈉水平顯著提高(4.0 vs 2.4 mEq/L),但適當修正比率相同(均為90.5%)。總結來說,RB-PC方法能有效快速提升鈉水平,適合重度低鈉血症病人。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接受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會增加嚴重低血容量的風險。研究分析了1,200名新使用SGLT2i的患者,發現治療前30天內,嚴重低血容量的風險顯著上升,特別是在第22到28天之間,風險達到最高。總結來說,使用SGLT2i與初期的嚴重低血容量風險增加有關,患者需特別注意。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小兒患者的高鈉血症,重點在於其臨床特徵及對死亡率的影響。研究在日本一所三級小兒醫院進行,分析了116名年齡在18歲以下的高鈉血症兒童。結果顯示,91%的患者有潛在慢性疾病,且大多數病例是在住院期間獲得的。30天、90天和180天的存活率分別為87.9%、83.6%和81.9%。若有四個或以上的器官功能障礙,死亡風險顯著增加。總結來說,小兒高鈉血症多見於醫療複雜的兒童,且多重器官功能障礙是死亡率的重要預測指標。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血清鈉水平對腹膜透析(PD)患者的影響,分析鈉變化、腹膜炎發作及死亡率的關聯。研究涵蓋23,707名來自八國的參與者,結果顯示血清鈉<135 mEq/L的患者透析時間較長,且糖尿病患病率較高。雖然不同鈉類別在腹膜炎風險上無顯著差異,但低鈉(<135 mEq/L)和高鈉(≥142 mEq/L)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研究建議需進一步探討這些關聯的機制,並檢視管理鈉水平是否能改善患者結果。 PubMed DOI

中樞性尿崩症在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經歷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後雖然罕見,但還是有可能發生,會造成持續高血鈉且沒口渴感,讓診斷變得更困難。SGLT2抑制劑(如dapagliflozin)會掩蓋CDI的典型尿液表現,導致診斷延遲,建議懷疑CDI時要先停用這類藥物。 PubMed DOI

這篇綜述指出,很多藥物像是SSRI、抗精神病藥、抗癲癇藥、質子幫浦抑制劑,特別是thiazide類利尿劑,都可能在剛開始用藥時引發低鈉血症。不過,像loop利尿劑、lithium和SGLT2抑制劑反而可能降低風險。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則可能因荷爾蒙缺乏導致低鈉血症。新型藥物還需要更多研究。 PubMed DOI

有急性腎損傷(AKI)的病人如果合併高血鈉,發生重大腎臟不良事件(如死亡、洗腎或腎功能惡化)的風險會比正常血鈉高出約五倍,無論短期或長期都一樣。血鈉越高或高血鈉持續越久,風險也會越高。 PubMed DOI

對於因急性失代償性心衰竭住院的成人來說,剛入院時體液過多的指標(像CVP、PCWP)越高,腎功能通常越差,住院期間腎功能惡化也越明顯,未來需要洗腎的風險也較高。但住院期間這些指標的變化,和腎功能或洗腎風險沒有明顯關聯。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如果有低血鈉,發生敗血症和其他感染的風險會明顯增加。建議定期檢查血鈉,有助於早期發現高風險族群。不過,目前還不確定低血鈉本身是不是主因,還需要更多研究釐清。 PubMed DOI

這項台灣研究發現,血液透析患者使用DHP-CCBs或alpha blockers,發生透析中低血壓的風險較低;而beta blockers和ACEI/ARBs則沒有明顯影響。對有IDH風險的患者來說,DHP-CCBs和alpha blockers可能是較安全的降壓藥選擇。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