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初步研究發現,口服糞便微生物移植(FMT)對糖尿病狗狗是安全可行的,能短期內幫助血糖下降、減少喝水量,並增加腸道好菌。不過,長期血糖控制和安慰劑組差異不大,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效果和機制。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補充 *Anaerobutyricum soehngenii* L2-7 14 天對25名穩定接受美克法明治療的白人荷蘭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後血糖影響。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補充該菌株顯著改善了血糖變異性和平均動脈血壓,但對短鏈脂肪酸、膽汁酸及腸促胰素水平等並無顯著變化。雖然介入措施耐受性良好,且有助於血糖控制,但作者建議需在更大且多樣化的人群中進一步研究以確認結果。 PubMed DOI

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21(FGF21)在調節糖脂代謝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在糖尿病和肥胖背景下與腸道微生物群的關係仍不明。研究利用兩種第二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發現FGF21能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腸道損傷,並降低血清脂多醣(LPS)水平。FGF21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組成,增加短鏈脂肪酸(SCFA)和GLP-1分泌。抗生素治療則抵消FGF21的益處,顯示腸道微生物群對FGF21的抗糖尿病效果至關重要。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江湯三號方(JTSHF)對二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控制效果,並分析其透過腸道-微生物群-大腦軸的機制。使用雄性C57BL6/J小鼠建立糖尿病模型,分為模型組、二甲雙胍組和JTSHF組,進行11週治療。結果顯示,JTSHF顯著改善小鼠的葡萄糖和脂質代謝,減少體重,並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組成,增加有益菌比例,提升短鏈脂肪酸水平,影響食慾調節基因表達。研究顯示中醫在管理代謝疾病方面的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新方法來治療2型糖尿病,利用基因改造的乳酸菌(Lactococcus lactis)分泌類胰高血糖素肽-1(GLP-1)。改造後的細菌L. lactis-GLP-1-DA@GN,透過β-葡聚糖護盾顯著提高了存活率,能有效到達腸道。進入腸道後,益生元會被微生物代謝,促進細菌定殖,進而改善T2D小鼠的葡萄糖和脂質穩態,修復器官損傷,並調節腸道微生物群。這項研究為T2D的治療提供了創新思路。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一種益生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MN-Gup)及其與半乳寡糖的組合(MN-Gup-GOS)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研究為期12週,120名參與者的空腹血糖(FBG)顯著降低,特別是MN-Gup-GOS組在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胰島素水平上改善更明顯。結果顯示,合成益生菌對腸道微生物群和代謝途徑的影響更強,對血糖控制效果更佳。該研究已註冊於ChiCTR2100052187。 PubMed DOI

糖尿病(DM)是一種嚴重的代謝疾病,血糖過高的情況日益嚴重,預計到2030年將成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研究人員對細菌*Clostridium butyricum*進行改造,使其能持續釋放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並在2型糖尿病(T2DM)小鼠中測試其效果。結果顯示,這種改造的細菌顯著降低血糖、改善脂質指標,並減輕肝臟損傷,還能增強胰島素分泌。這項研究顯示,Cb-GLP-1有助於調節腸道微生物群,為糖尿病管理提供了新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運動訓練捐贈者的腸道微生物群對久坐不動的2型糖尿病小鼠的影響,發現運動能改善血管和代謝健康。透過糞便微生物移植(FMT),久坐的糖尿病小鼠體重增長減少,內皮功能增強,血糖水平調節改善,且減少了炎症和氧化壓力。此外,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促進了有益因子的增加,顯示腸道健康與血管功能密切相關。研究強調腸道微生物群在心代謝疾病治療中的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F-Biotic™這種含有60%抗性澱粉的益生元在穩定使用美克福敏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70名年齡25至70歲的參與者隨機分為F-Biotic™組和安慰劑組,持續12週。結果顯示,F-Biotic™組的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顯著下降,GLP-1水平上升,且未出現不良事件。整體來看,F-Biotic™對改善血糖控制和生活品質有正面效果,建議進一步進行長期研究以確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PubMed DOI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疾病,血糖過高。美國糖尿病協會最近認可GLP-1受體激動劑作為一線治療,但其效果受限於短暫作用和給藥困難。本研究探討基因改造的腸道大腸桿菌Nissle 1917(EcN)產生GLP-1對糖尿病的緩解效果。在1型和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EcN-GLP-1顯著降低血糖,保護胰島素β細胞,減少炎症,並改善肝臟脂質代謝。這顯示EcN-GLP-1有潛力成為糖尿病的新治療方法。 PubMed DOI

膽製黃連能改善第二型糖尿病大鼠,主要是調整腸道菌相、增加短鏈脂肪酸,活化腸道受體並促進GLP-1蛋白表現,提升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胰臟細胞凋亡,展現協同治療效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