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2024年,德國新上市三款小動物用藥:ranitidine治胃潰瘍、tasipimidine治焦慮、velagliflozin治糖尿病。今年沒有新藥核准給新動物品種。amlodipine、fluralaner、trilostane有新劑型,還有neomycin sulphate+polymyxin B sulphate新複方藥。疫苗方面,僅有針對兔出血症病毒的新重組疫苗獲准,沒有其他新疫苗或新劑型。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糖尿病學正在快速進步,最新研究不斷更新治療選擇。生活方式改變是首要措施,但二甲雙胍仍是主要藥物。最近指引建議,使用二甲雙胍後,醫師可考慮加用SGLT2抑制劑或GLP-1受體激動劑,因為這兩種藥物對心血管和腎臟健康有正面影響。雙重GLP-1/GIP激動劑的角色尚在探索中,未來定位仍需明確。本文旨在幫助醫療提供者為病人選擇合適的藥物,並結合2024年糖尿病管理的最新進展。 PubMed DOI

腎臟治療領域持續進步,出現多項新發展。Sparsentan 現在可用於多種腎病,包括免疫球蛋白 A 腎病和原發性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管硬化症。補體抑制劑對預後不佳的腎小管腎炎患者展現潛力。糖尿病管理方面,semaglutide 可能對腎臟和心臟有保護作用,但質子泵抑制劑的腎臟安全性引發關注。此外,血液透析改善生活品質,vadadustat 提供口服腎性貧血治療選擇,異種移植則有望解決器官短缺問題。 PubMed DOI

這篇文章回顧了內分泌學的最新進展,特別是在藥物治療和手術方面。主要內容包括: a) **GLP-1 類似物的甲狀腺安全性**:探討GLP-1受體激動劑對甲狀腺的影響及其腫瘤風險。 b) **輕度自主性皮質醇分泌的腎上腺手術療效**:評估手術對輕度皮質醇過多患者的效果。 c) **Crinecerfont 用於先天性腎上腺增生**:討論這種CRF1拮抗劑在成人和兒童中的應用。 d) **Paltusotin 用於肢端肥大症**:介紹這種口服療法如何管理肢端肥大症。 e) **TransCon PTH 用於慢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強調其改善鈣平衡的潛力。 這些進展為內分泌疾病的管理提供了新選擇和深入見解。 PubMed DOI

某些分子如GLP-1激動劑和內皮素拮抗劑已被證實對腎臟有保護作用。在IgA腎病中,內皮素拮抗劑和sibeprenlimab能有效減緩慢性腎病的進展。此外,施用氨基酸可降低心臟手術後輕度急性腎損傷的風險。血液透析中,透析液的鈉濃度可能影響患者的死亡率。對於75歲以上的透析患者,雖然有輕微的生存優勢,但與在家中度過的時間較少有關。未來,非侵入性生物標記物可能有助於早期檢測腎臟移植的排斥反應。 PubMed DOI

這篇評論強調了2024年心血管藥物治療的重大進展,特別是新藥的批准和臨床試驗結果。重點包括針對抗藥性高血壓和肺動脈高壓的新藥推出,以及對現有藥物如bempedoic acid和semaglutide的標籤擴展。評論總結了成功達成主要終點的隨機臨床試驗,並提到一些未能確認假設的試驗。此外,還討論了藥物安全性及不良反應的最新發現,這些都可能影響治療效果。最後,概述了正在進行的第二期和第三期臨床試驗。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研究人員正在開發更小、更簡單的藥物分子來治療肥胖和糖尿病,目的是希望比現有複雜的治療方式有更少的副作用,也更容易製造。 PubMed DOI

2019到2023年,美國第二型糖尿病治療明顯轉變,GLP-1RA和SGLT2i新藥使用率大增,Metformin使用率下降。2023年有18%病人用GLP-1RA、7%用SGLT2i起始治療,Metformin降到64%。GLP-1RA使用者年輕、女性多,SGLT2i則年長且合併症多。新藥用於心血管或腎臟病患者也變多,但成本效益還需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2024年,EMA推薦114種新藥,其中48種是全新成分,涵蓋癌症、神經、傳染病等領域。16種藥物專為罕見疾病設計,亮點包括首款延緩阿茲海默症進程的藥物和成人用屈公病疫苗。EMA也加強藥品短缺監控,推動創新治療加速上市,展現歐洲藥品創新發展新趨勢。 PubMed DOI

心血管疾病常和糖尿病、腎臟病、心衰竭一起出現,治療很複雜,尤其是老人。新藥像SGLT2抑制劑、非類固醇型MRAs(如finerenone)、GLP-1受體促效劑,已證實能改善這些患者的健康,也被英國和歐洲指引推薦。這些藥不只控制心臟病,對糖尿病和腎臟病也有幫助,基層醫療在個人化治療上很重要。 PubMed DOI

2018到2023年,美國GLP-1受體促效劑處方量大增,尤其以semaglutide最受歡迎,特別是在沒有糖尿病但過重或肥胖的成年人中。舊型藥物用量下降,semaglutide在這族群的處方占比高達六成。新診斷糖尿病的比例很低,顯示有超適應症開立的情形。隨著用途擴大,保險給付和藥價仍是大問題。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