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認知功能會隨時間下降,且有兩種不同的變化模式。影響因素包括教育程度、高血壓、睡眠品質、食慾和家庭支持。針對這些因素做個別化介入,有助於維持病人的認知功能並提升生活品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本研究探討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hs-CRP)和左心室肥大(LVH)對接受透析治療(HD)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232名HD患者中,有52.59%出現認知障礙。邏輯回歸分析顯示,年齡、LVH及hs-CRP水平(特別是超過3 mg/L)均與認知障礙風險增加相關。年齡(OR = 1.048)、LVH(OR = 3.741)及高hs-CRP(OR = 3.238)顯著提高CI的可能性,且兩者之間存在協同效應。研究建議,管理hs-CRP和預防LVH可降低HD患者的認知障礙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慢性腎臟病(CKD)與輕度認知障礙(CI)之間的關係,發現兩者共存會影響健康結果。研究分析了533,772名CKD患者,其中8,184名有CI。結果顯示,CI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顯著較高(18.5%對12.6%),並且更容易出現腦血管疾病、低血壓等不良健康狀況。此外,CI患者在某些藥物使用上也較多。結論強調,CKD患者中存在CI是增加死亡率和不良健康結果的風險因素,建議在CKD管理中定期進行認知評估。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特別是洗腎的人,很容易出現認知障礙,原因包括毒素累積、代謝異常、血管問題和共病。早期發現很重要,建議用認知測驗、影像和生物標記檢查。治療上要藥物和非藥物並用,選藥要依個人狀況調整,才能提升治療效果。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如果已經在做透析,認知功能會比還沒透析的人退化得更快、更嚴重,這點常常被忽略但其實很重要。研究發現,不管是血液透析還是腹膜透析,都會影響大腦,導致短期像頭痛、腦霧,長期則可能認知退化。這篇文章也有討論背後原因和治療方法。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常有認知障礙,主因包括毒素累積、血管損傷、營養不良及發炎等,這些也會加速老化。雖然目前多為觀察性研究,但新發現已逐步揭露其機制與治療方向,對了解老化中的認知退化也有幫助。 PubMed DOI

這項墨西哥研究發現,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中有近六成有認知障礙,約一成半有營養風險。雖然整體營養和認知沒明顯關聯,但白蛋白較高和記憶、學習能力有正相關,淋巴球較高則和學習能力呈負相關。顯示特定營養指標可能影響部分認知功能。 PubMed DOI

一項針對血液透析成人的隨機對照試驗發現,單做認知訓練、運動訓練或兩者合併,三個月內對執行功能沒明顯改善。不過,合併訓練組的整體認知功能有提升,運動組則覺得健康感受較好。這些短期效果顯示合併訓練可能有幫助,但還需要更多長期研究來確認。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指出,拿坡里預後評分(NPS)越高,代表發炎和營養狀況越差,洗腎患者出現認知障礙或失智症的風險也越高。特別是在65歲以下、沒糖尿病或腦中風、教育程度較低或洗腎次數較少的人,這種關聯更明顯。總結來說,營養和發炎狀況差會增加認知退化的機率。 PubMed DOI

洗腎病人常有認知障礙,影響生活和自理能力,也增加照護負擔。研究發現,病人常忽略或否認這些問題,醫護和病人都會自行想辦法應對,但都覺得需要更多支持和更好的評估工具。這顯示未來照護上有改善空間,應加強相關資源和管理方式。 PubMed DOI

洗腎病人的腦部會因透析產生急性和慢性的變化,MRI可檢查出來。透析時腦部水分會短暫上升,長期下來腦容量減少、白質結構變差,且老化速度比一般人快。這些變化可能導致認知障礙,但心臟沒有類似現象。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