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分析了過去十年美國重症監護病房(ICU)的變化,特別是在COVID-19疫情的影響下。研究涵蓋了超過345萬名成人ICU病人的數據,發現疫情期間住院死亡率上升,COVID陽性患者的死亡率更高。雖然2022年死亡率回到基線,但ICU住院時間延長,COVID陽性患者住院時間較長。機械通氣的使用在疫情後減少,而血管收縮劑的使用則顯著增加。整體來看,疫情對ICU的影響仍在持續。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本研究探討接受體外膜氧合(ECMO)治療的末期腎病(ESRD)患者在住院期間的死亡風險。研究回顧了2009年至2022年間90名接受靜脈動脈ECMO的成人ESRD患者的醫療紀錄,排除14名在ECMO啟動後24小時內死亡的患者。結果顯示住院死亡率高達69.7%,心源性休克為最常見診斷,感染則為主要併發症。APACHE II分數被確認為獨立死亡風險因子,且分數≤29的患者在6個月生存率上顯著優於分數>29的患者。研究強調APACHE II分數在預測ESRD患者住院死亡風險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在住院COVID-19患者中相當普遍,可能造成短期及長期的健康問題。研究顯示,409名患者中有60.4%經歷AKI,隨訪兩年後,31.8%腎功能下降,27.9%死亡。重大不良腎事件(MAKE)和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分別為60.9%和6.1%。年齡、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腎病是MAKE的獨立預測因子,而年齡及腫瘤病變則影響死亡率。結果顯示,AKI與COVID-19患者的長期腎功能下降及死亡率增加有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COVID-19對巴西重症監護病房病人急性腎損傷的影響,發現COVID-19病人的急性腎損傷發生率高達79.7%,且嚴重程度也較高。若出現腎損傷,住院天數中位數為11天,且需要機械通氣的比例更高。感染COVID-19使得發展腎損傷的風險增加一倍,死亡風險也顯著提高。研究強調在疫情期間,特別是資源有限的環境中,需有效管理腎臟併發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開發了一個強化學習模型,旨在找出在接受去甲腎上腺素治療的成人敗血性休克患者中,最佳的抗利尿激素使用時機。研究分析了2012至2023年間五家加州醫院的3,608名患者資料,並驗證了模型在227家醫院的10,217名患者中。結果顯示,模型建議的抗利尿激素啟動比例高達87%,且啟動時間更早,劑量也較低,這與住院死亡率降低有關。總之,這個模型的建議比傳統臨床實踐更有效。 PubMed DOI

敗血症是一種嚴重的病況,會引發無法控制的炎症反應,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和高死亡率。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對於管理敗血性休克患者的液體過載和免疫反應至關重要。本研究分析了2016至2021年間61名ICU患者的液體平衡變化,發現適當的液體管理可將90天死亡率風險降低50%。CRRT雖然縮短住院時間,但因機械通氣需求,間接延長住院天數。維持最佳液體平衡對降低死亡率和併發症至關重要,建議未來進行多中心研究以確認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重症急性腎損傷(AKI)需要持續腎臟替代療法(CKRT)的重症兒童在九年間的不良結果。217名患者中,近一半在醫院內去世,平均住院42.71天,ICU住26.88天,使用呼吸器21.04天。高基線腎小管過濾率(eGFR)、血管活性藥物使用、輸血次數及液體平衡百分比(PFB)等因素與高死亡率相關。長期追蹤中,16%患者在1.3年內去世,23%倖存者面臨慢性腎病風險。研究強調可調整的風險因素對短期及長期預後的重要性。 PubMed DOI

ECMO 在 COVID-19 疫情期間用得越來越多,但常見併發症像急性腎損傷和體液過多會影響治療效果。腎臟替代治療(KRT)能搭配 ECMO 使用,方法和時機各醫院不一樣。這篇綜述整理了 ECMO 患者發生腎損傷的原因、KRT 的選擇,以及兩者合併治療的影響。 PubMed DOI

這篇統合分析發現,血液灌流對重症COVID-19患者整體來說,並沒有明顯降低死亡率。不過,使用HA系列血液灌流的患者,死亡率有下降。血液灌流會讓住院天數變長,但不會延長ICU住院時間,還能改善氧合和降低發炎指標。總結來說,血液灌流對特定族群可能有幫助,但整體效果有限。 PubMed DOI

英國一項針對16,500名ICU插管病人的大型研究發現,保守型氧氣治療(目標SpO₂ 88–92%)和一般氧氣治療相比,90天死亡率沒有明顯差異,住院天數和其他結果也差不多。減少氧氣用量是安全的,但不會提升存活率。 PubMed DOI

一項針對重症需插管的成人研究發現,使用PAV+模式並沒有比傳統PSV更快幫助病人脫離呼吸器。兩組在呼吸器天數、再插管、氣切和90天死亡率等結果都差不多,嚴重副作用也沒差異。總結來說,PAV+並沒有明顯優於PSV。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