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年齡相關的白內障是老年人視力障礙和失明的主要原因,特別是80歲以上的族群中,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受到影響。美國每年進行超過350萬次白內障手術,預計到2050年會增至5000萬次。風險因素包括遺傳、某些藥物、紫外線暴露及糖尿病等。症狀通常是無痛的視力模糊和眩光。當視力影響日常生活時,建議手術,手術多數使用局部麻醉。雖然先進的人工晶體能減少對眼鏡的依賴,但成本較高且不被保險覆蓋。整體而言,白內障手術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回顧了1966年至2024年間41,282篇有關細胞外囊泡(EVs)的文章,並分析了相關的研究、資金及臨床轉化情況。主要發現包括:1. 在傷口癒合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方面的研究顯著增長,但與年齡相關的黃斑變性和臨床應用的增長不再顯著。2. 國家癌症研究所是主要資金來源,國家老化研究所的資金也在快速增加。3. 雖然其他醫學領域的臨床試驗增多,眼科的臨床試驗卻明顯不足。這顯示EVs在視力疾病的識別和治療上有潛力,未來的努力應聚焦於此。 PubMed DOI

隨著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新型抗糖尿病藥物的開發也隨之而來,這些藥物不僅能控制血糖,還有助於體重管理,可能改變治療策略。不過,這些新藥可能會有眼科副作用,引發臨床試驗和實際數據的擔憂。我們的研究評估了傳統與新型藥物在眼部的益處與風險,特別是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影響,並調查它們與其他眼部疾病的關聯,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和青光眼等。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對60歲以上患者年齡相關眼疾的影響。研究發現,GLP-1RAs能顯著降低非滲出性年齡相關黃斑變性(AMD)的風險,尤其在治療三年後效果明顯。此外,GLP-1RAs也降低了滲出性AMD和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POAG)的風險,但對白內障和眼壓升高則無顯著影響。這些結果顯示GLP-1RAs可能對某些眼疾有保護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確認。 PubMed DOI

在2023年,約2%的美國人使用semaglutide,這引發了對其及類似藥物tirzepatide可能造成眼科併發症的擔憂。研究分析了9名患者的病例,發現他們在使用這些藥物期間出現了多種眼科問題,包括非動脈性缺血性前視神經病變等。雖然研究無法確定藥物與併發症之間的因果關係,但研究人員認為,快速矯正高血糖可能與這些眼科問題有關,而非藥物本身的毒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GLP-1受體激動劑semaglutide與視力障礙之間的關聯,透過分析FDA的不良事件報告系統(FAERS)數據。結果顯示,semaglutide引發視力障礙的報告比率明顯高於其他糖尿病及減重藥物,只有topiramate的比率較低。這顯示使用semaglutide可能增加視力障礙風險,提醒臨床上需進一步研究與監測。未來研究應評估這風險的臨床意義,以便指導治療選擇。 PubMed DOI

白內障手術資料庫對提升手術成果和醫療品質很重要,雖然有資料保護、成本和標準化等挑戰,但AI、區塊鏈和雲端等新科技有望解決這些問題。只要克服障礙並導入新技術,就能大幅提升病患照護品質。 PubMed DOI

葡萄膜炎是眼睛中層發炎,常見於20到50歲成人,症狀有紅眼、眼痛、畏光、飛蚊症和視力模糊。治療會依發炎部位和原因調整,非感染性多用類固醇,嚴重時加免疫抑制劑或生物製劑;感染性則用抗生素。目標是控制發炎、保護視力並減少副作用。 PubMed DOI

這項大型回溯性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差、有神經病變、乾眼症或接受某些眼科手術,較易發生眼表疾病。多數糖尿病藥物(metformin除外),像是SGLT2抑制劑和GLP-1促效劑,對預防眼表疾病有幫助。乾眼症和玻璃體切除手術會增加角膜潰瘍風險,但不會讓反覆性角膜糜爛變多。妥善控糖和選擇合適藥物,有助於預防相關眼疾。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美國FDA 20多年資料,發現119種藥物和視力模糊有關,尤其是眼科、內分泌、神經、癌症及抗副交感神經藥物。Lifitegrast、oxymetazoline、olopatadine通報率最高,女性和年長者風險較高。建議用藥前評估風險,依個人狀況選擇,才能預防藥物引起的視力問題。 PubMed DOI

這篇回顧分析發現,糖尿病患者使用GLP-1RA藥物,雖然有降低青光眼風險的趨勢,但整體統計上還沒達到顯著差異。不過,敏感度分析顯示GLP-1RA可能真的有保護效果,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這點。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