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肥胖相關的腎小球病(ORG)是一種與肥胖有關的腎臟疾病,影響約40%的人,無論腎功能或尿中蛋白質水平如何。此病的特徵是腎小球增大,約10%的病例可能導致嚴重腎病。由於腎臟活檢具侵入性,急需非侵入性的生物標記來提升ORG的篩檢和診斷。這些標記能幫助區分ORG與其他腎病,預測病情進展,監測治療效果,並找出新的治療目標。本文探討ORG的機制、潛在生物標記如KIM-1和microRNA-21,以及未來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肥胖相關腎小球病(ORG)患者中,腎小管細胞減少與腎臟結果的關聯。研究發現,腎小管細胞密度較低的患者多為男性,且有較高的蛋白尿和腎小球腫大。隨訪4.1年內,39%的患者出現腎功能下降或腎衰竭。腎小管細胞密度較低的患者腎臟存活率顯著較差,顯示腎小管細胞密度是預測腎臟結果的關鍵指標,而非細胞數量。這表明腎小球腫大與腎小管細胞數量的不平衡是疾病進展的重要因素。 PubMed DOI

這篇評論探討肥胖與慢性腎臟病(CKD)之間的複雜關係,目的是增進對它們互動的理解,以改善肥胖相關CKD的診斷和治療。肥胖是CKD的獨立風險因素,透過脂毒性、慢性炎症和胰島素抵抗等機制影響腎功能。研究指出,血流動力學變化和腸道失調也會加重肥胖者的腎功能問題。這篇評論總結了肥胖相關腎病的流行病學、病理生理學、臨床徵兆及診斷方法,並討論治療策略和未來研究方向,旨在提升臨床實踐並鼓勵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肥胖相關腎小管病(ORG)的發病率上升,成為公共衛生問題。研究顯示,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如Empagliflozin(EMPA)能有效減少肥胖者的體重及脂肪,並防止ORG進展。研究中,C57BL/6J小鼠被餵高脂飲食,分為正常飼料、安慰劑和EMPA治療組。結果顯示,ORG小鼠的腎功能指標惡化,但EMPA治療顯著改善。代謝組學分析顯示,ORG小鼠的脂質代謝失衡與腸道微生物群變化有關,EMPA治療可調節這些變化,為ORG管理提供新策略。 PubMed DOI

肥胖是多種代謝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特別是與肥胖相關的腎病(ORN),對健康影響深遠。ORN 由肥胖引起的腎臟損傷導致腎功能障礙,主要因素包括血流變化和荷爾蒙失衡等。由於其臨床徵兆不明顯,早期診斷困難,因此識別早期標記至關重要。目前尚無專門藥物,治療重點在於減重和保護腎功能。我們建議綜合治療策略,並強調胰高血糖素樣肽-1 受體激動劑作為未來的潛在治療選擇。 PubMed DOI

肥胖已成為全球健康的重大問題,與慢性腎臟病(CKD)密切相關。本研究探討肥胖相關腎病(OAN)的機制及影響。OAN因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症而加重,導致鈉重吸收增加、腎小球過濾率上升及高血壓,最終損害腎臟。炎症和氧化壓力也進一步惡化腎臟狀況。OAN的徵兆包括蛋白尿和GFR下降,可能進展為CKD。管理策略強調減重和使用GLP-1受體激動劑及SGLT2抑制劑等藥物,早期檢測和管理OAN對預防CKD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篇評論探討全球肥胖疫情對腎臟健康的影響,強調這是腎臟科學的重要公共健康議題。文章回顧肥胖相關腎病(ORKD)的歷史,分析其病理生理學,指出ORKD源於對過量熱量的不健康反應,並透過血流動力學變化、荷爾蒙失衡及脂毒性造成腎臟損傷。特別提到線粒體氧化損傷是細胞損傷的關鍵因素。評論還提出預防和治療策略,包括生活方式改變、藥物治療及手術選擇,並建議未來研究以改善ORKD的早期檢測與管理。 PubMed DOI

肥胖已成為全球性的流行病,預計未來十年將增加40%。它會提高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腎病等健康問題的風險。雖然肥胖通常與健康問題相關,但在某些慢性腎病患者中,肥胖可能與更好的生存率有關。減重介入能改善血糖控制和降低心血管風險,並有助於CKD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然而,減重對CKD患者腎功能和生存的長期影響仍不明朗,因此減重策略應根據個別需求調整。 PubMed DOI

肥胖對腎臟健康影響深遠,可能導致慢性腎病及提高死亡風險。隨著體重增加,腎小球過濾率上升,因為脂肪組織釋放促發炎因子,並引發高胰島素血症,這些都會損害腎功能。此外,腎臟對脂肪酸的攝取改變了脂質代謝,進一步加劇發炎和纖維化。研究指出,脂肪組織、大腦與腎臟之間的互動在肥胖導致的腎功能下降中扮演重要角色,顯示出肥胖與腎病之間的複雜關係,需進一步探討其機制。 PubMed DOI

目前雖然已找到不少和第二型糖尿病、肥胖、慢性腎臟病有關的基因,但和糖尿病腎病變(DKD)或肥胖相關腎臟病的基因風險座位還很少,甚至肥胖相關腎臟病還沒發現基因座。研究顯示,DKD和肥胖相關腎臟病和肥胖有共同遺傳機制。因為肥胖可逆,減重有助預防這些腎臟病,未來還需更多遺傳學研究來釐清相關基因。 PubMed DOI

這項回溯性研究分析69位肥胖相關腎小球病變患者,發現使用finerenone一年後,蛋白尿和收縮壓明顯下降,腎功能也較穩定。雖然血鉀有上升,但不良事件發生率和對照組差不多。整體來說,finerenone對減少蛋白尿和保護腎功能效果不錯,安全性也算可以接受。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