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類藥物(DPP4 抑制劑和 GLP1 受體激動劑)對2型糖尿病患者膽囊或膽道疾病風險的影響,並考慮了身體質量指數(BMI)。研究使用了2013至2022年的韓國全國性索賠數據,將患者分為正常、超重和肥胖三類。結果顯示,DPP4 抑制劑的風險比為1.21,GLP1 受體激動劑為1.27,均與GBD風險增加相關,且不同BMI類別間無顯著差異。該研究獲得食品藥品安全部及健康獎學金基金會支持。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 (GLP-1) 受體激動劑的劑量與2型糖尿病患者發展藥物引起的胰臟炎風險之間的關係。研究利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發現高累積劑量的患者胰臟炎風險顯著增加,且隨著劑量上升,風險也隨之增加。結果顯示GLP-1受體激動劑與胰臟炎風險有明顯的劑量反應關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與甲狀腺癌風險之間的關聯,結果顯示GLP1-RAs的使用並未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狀腺癌風險。研究涵蓋了來自六個國家的98,147名GLP1-RA使用者,隨訪時間為1.8至3.0年,結果顯示合併風險比為0.81,並未發現高劑量使用者有風險增加的情況。雖然短期內未見風險,但隨訪時間較短,未能評估長期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和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對2型糖尿病患者肝硬化風險的影響,並與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比較。研究結果顯示,GLP-1RAs與肝硬化發生率無顯著關聯,而SGLT-2抑制劑則與較低的肝硬化風險相關。總體而言,GLP-1RAs未能降低肝硬化風險,但SGLT-2抑制劑顯示出保護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糖尿病和肥胖患者在接受GLP-1 RA與SGLT-2i治療時,急性胰臟炎和膽道疾病的風險。研究於2015至2021年在瓦倫西亞進行,結果顯示兩組之間急性胰臟炎(HR: 0.56)和膽道疾病(HR: 1.12)的風險並無顯著差異。次要分析也顯示,GLP-1 RA治療並未增加腸胃事件的風險。儘管如此,作者強調遵循治療指示和密切監測患者不良事件的重要性,以確保安全。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了類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GLP-1 RAs)在美國無合併症的第二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與胰臟炎風險的關係。分析了969,240名患者,結果顯示使用GLP-1 RAs的患者在6個月、1年、3年及5年內,胰臟炎風險均未顯著增加,且終生風險較低。結論是GLP-1 RAs不僅不提高胰臟炎風險,還可能降低該病的終生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不同治療藥物後的抑鬱症風險。研究分析了2014至2020年的美國國家醫療保險數據,發現使用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的患者,與使用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s)相比,抑鬱症風險無顯著差異,但與使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DPP4is)相比,GLP-1RAs的抑鬱症風險較低。研究也提到了一些限制因素。總體來說,GLP-1RAs可能對抑鬱症風險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殺念頭的影響,並與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及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進行比較。分析顯示,GLP-1使用者的自殺意念初步風險較高,但在調整混雜因素後,這種關聯消失。總結來說,GLP-1受體激動劑並不會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殺意念風險。 PubMed DOI

基於胰高血糖素的療法,如GLP-1受體激動劑和DPP-4抑制劑,對糖尿病管理相當重要,因其能有效控制血糖並提供心血管及腎臟的益處。不過,這些藥物與膽道疾病的潛在關聯仍需持續關注。研究分析了2013年到2024年的FDA不良事件報告,發現DPP-4抑制劑,特別是sitagliptin,與膽道疾病有顯著關聯,而某些GLP-1 RAs如semaglutide和liraglutide也顯示出風險。醫師需特別留意這些藥物可能引發的膽道不良事件。 PubMed DOI

美國肥胖但無糖尿病的成人,使用GLP-1 RA比bupropion-naltrexone,胃輕癱和膽道疾病風險較高。調整BMI後,胰臟炎或阻塞風險沒明顯增加,但未調整BMI時,胰臟炎風險會上升。semaglutide減重效果較好,但膽道疾病風險也較高。 PubMed DOI

最新統合分析顯示,GLP-1受體促效劑(用於糖尿病和減重)會增加膽結石和胃食道逆流的風險,尤其是肥胖、脂肪肝或用較高劑量者,但和其他嚴重腸胃或膽道副作用無明顯關聯。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