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慢性腎臟病引發的礦物質骨骼疾病(CKD-MBD)是兒童腎衰竭的一大併發症,可能導致矮小、骨骼畸形及骨折等問題。雖然已有傳統治療,但透析病患仍可能面臨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困擾。Cinacalcet作為鈣模擬劑,在年長兒童及成人中顯示良好效果,但對3歲以下幼兒的使用資料仍有限。本綜述旨在彙整cinacalcet在小兒患者中的相關證據,並提供針對嬰幼兒的管理建議。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慢性腎臟病(CKD)在患者中相當普遍,對健康影響深遠,可能縮短壽命並降低生活品質。心血管疾病是C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與鈣和磷的代謝失衡有關,常因腎性骨病而加重。這促使「慢性腎臟病的礦物質和骨骼疾病」的概念出現,強調骨病如何引發血管鈣化,增加心血管風險。小兒腎臟科醫生在處理CKD的骨病時,面臨特有挑戰,特別是對兒童的生長和骨骼發展影響。本文將探討CKD與心血管及骨疾病的關聯,特別針對小兒患者的問題。 PubMed DOI

Etelcalcetide是一種靜脈注射的鈣敏感劑,主要用於降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甲狀旁腺激素水平。研究分析了372名2015至2022年間接受腎臟移植的患者,發現使用etelcalcetide的患者在移植後進行甲狀旁腺切除術的比例顯著高於使用cinacalcet或無鈣敏感劑的患者。特別是使用10毫克以上劑量的患者,切除術發生率更高。儘管如此,各組在移植物功能和死亡率方面的長期結果相似。總結來說,使用etelcalcetide與腎臟移植後早期甲狀旁腺切除術的風險增加有關。 PubMed DOI

次級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sHPT)在快速成長的嬰兒中,特別是接受透析的嬰兒,成為一個重要議題。本研究評估了2009至2021年間,26名3歲以下接受透析的兒童使用cinacalcet的情況。這些兒童在治療開始時中位年齡為18個月,PTH水平顯著高於正常範圍。治療期間,PTH水平顯著下降,顯示出良好的管理效果。然而,有七名嬰兒出現低鈣血症,三名則有早熟跡象。這顯示cinacalcet對年幼兒童的sHPT有效,但需謹慎監測鈣水平及內分泌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影響慢性腎病(CKD)兒童患者選擇及開始腎臟替代療法(KRT)的因素,涵蓋695名6到17歲的患者。結果顯示,eGFR較低、下降幅度大及高收縮壓會增加開始KRT的機率。腎小管病的兒童較腎臟及尿道畸形患者更可能開始透析,且較低的BMI和血紅素水平也有關。研究還發現不同醫療中心的實踐差異影響KRT的決策。總之,腎功能、病型、營養、血壓、貧血及醫療中心的影響都很重要。 PubMed DOI

這項分析探討了2021年1月透析病人鈣敏感劑報銷政策變更的影響。從過渡性藥物附加支付調整(TDAPA)轉為綑綁支付系統後,使用'etelcalcetide'的比例從12%降至5%,大多數病人改用'cinacalcet'。研究顯示,停止使用'etelcalcetide'後,病人的甲狀旁腺激素(PTH)水平平均上升107 pg/mL,且高PTH水平的盛行率增加15%,在黑人病人中尤為明顯。這些結果顯示政策變更可能限制了有效治療的獲取,導致健康結果不佳,特別是對某些族群的影響,引發了對健康差距的擔憂。 PubMed DOI

次級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是慢性腎病患者常見的代謝問題,主要由鈣感受器調控,影響甲狀旁腺激素(PTH)的分泌。隨著鈣模擬劑如cinacalcet的發展,提供了治療選擇,但有腸胃道副作用及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2017年推出的Etelcalcetide靜脈注射劑顯示更佳的PTH降低效果,但仍有類似問題。2018年上市的Evocalcet則旨在減少副作用。2021年,upacicalcet在日本上市,提供更高的清除率,且不影響胃排空。未來需進一步研究這些新藥的效果。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是一個全球健康問題,常引發高磷血症,增加病發率和死亡率。Tenapanor是一種新療法,透過抑制鈉-氫交換蛋白來降低血清磷酸鹽,且不良反應較少。本研究回顧了tenapanor在CKD和高磷血症中的應用,結果顯示其能有效降低磷酸鹽水平,並抑制FGF23和副甲狀腺激素,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輕度至中度腹瀉。總體而言,tenapanor的耐受性良好,適合用於CKD患者的高磷血症管理。 PubMed DOI

Etelcalcetide於2016/2017年上市,針對慢性腎病及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進行研究。這篇回顧總結了其對生化指標、心血管健康、骨骼結果及不良反應的影響。研究顯示,etelcalcetide能有效降低血清中的甲狀旁腺激素、鈣、磷及FGF23,可能改善骨骼健康,並與左心室肥厚減少及骨鈣素增加有關,顯示心血管潛在益處。然而,目前缺乏專門研究其對骨折率、心血管結果及全因死亡率的影響。 PubMed DOI

本研究評估2023年9月和10月在意大利北部兩個中心(克雷莫納和布雷西亞)血液透析患者的礦物質代謝參數及治療策略。研究納入177名克雷莫納患者和315名布雷西亞患者,兩者皆遵循KDIGO指導方針,但治療方法不同。結果顯示,PTH水平高於600 pg/ml和低於150 pg/ml的盛行率分別為8.1%和24%。布雷西亞患者的鈣和磷酸鹽水平較低,但PTH和25-維他命D水平較高。整體而言,研究顯示不同治療策略在管理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方面可能同樣有效。 PubMed DOI

本研究分析了70項隨機對照試驗,更新透析病人使用降磷藥物的證據,參與者共15,551名。結果顯示,sevelamer顯著降低全因死亡率,sucroferric oxyhydroxide和tenapanor也有良好表現。煙酰胺的胃腸道事件風險最高,lanthanum和sucroferric oxyhydroxide則顯著降低冠狀動脈鈣化分數。使用鈣基藥物的病人血清鈣較高,iPTH較低。研究強調在臨床決策中需考量這些藥物的潛在益處與風險。研究已在PROSPERO註冊(CRD42022328388)。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