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VACTERL聯合症的遺傳基礎,涵蓋脊椎缺陷、肛門直腸畸形等問題。研究對101名受影響者及其父母進行了外顯子測序,最終96名個體中發現5例與Kabuki、Sotos、MELAS症候群及TWIST1基因缺失有關的致病變異,但91名個體未顯示明顯變異。家庭基礎聯合檢驗顯示14個顯著變異及2個顯著基因。結果顯示大多數VACTERL個體無已知遺傳綜合症,可能存在未被識別的遺傳機制,需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強調了在腎臟疾病基因檢測中,拷貝數變異(CNV)分析的重要性。研究在烏特勒支大學醫學中心進行,涵蓋2432名患者,結果顯示CNV分析對診斷的貢獻達10.5%,特別是在先天性腎臟畸形和年輕慢性腎病患者中。研究指出,CNV分析能有效減少進一步檢測需求,並能識別與COL4A4基因相關的結構變異。作者建議在腎臟疾病基因檢測中應常規納入CNV分析,以獲得更好的診斷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指出,診斷由MUC1基因變異引起的常染色體顯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病(ADTKD)面臨挑戰,因為有一個大型的可變數量串聯重複(VNTR)區域,讓標準檢測變得困難。研究人員開發了VNtyper工具,能從短讀序列中識別致病性MUC1 VNTR變異。在2017至2023年間的研究中,4,040名患者中有40名發現MUC1變異,顯示VNtyper在診斷ADTKD-MUC1方面的有效性,特別是對於非典型病例或無家族史的患者。這強調了先進基因檢測在識別罕見遺傳病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印度18歲以下兒童的難治性佝僂病進行調查,招募72名患者,首次就診時中位年齡為2歲。常見症狀包括生長不良、多尿和骨折等。主要病因有遠端腎小管酸中毒、遺傳性低磷佝僂病等。透過基因測序,71名兒童中發現61個基因變異,77.5%診斷率,顯著基因包括SLC4A1等。部分患者在隨訪中進展為慢性腎病,特別是囊性纖維化和dRTA患者。 PubMed DOI

Alport 腎病 (AKD) 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腎臟疾病,影響兒童,具有複雜的遺傳背景和多樣的臨床表現。本研究回顧了2008至2023年間,19歲以下接受基因檢測的患者,發現85名兒童有致病或可能致病的COL4A3-5基因變異。結果顯示,1.2%進展為腎衰竭,7%有腎外症狀。研究還識別了八個新型變異,強調了遺傳確認和風險評估的重要性,以促進及早介入和減緩病情進展。 PubMed DOI

下一代定序技術大幅推進了針對罕見疾病兒童的精準療法,特別是針對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先天性腹瀉和腸道疾病(CODEs)。目前治療主要是支持性療法,但基於基因發現的新靶向療法逐漸出現,包括專門飲食、藥物和手術選項。在一項研究中,129名懷疑有單基因先天性腹瀉的嬰兒中,有62名(48%)被確認有致病變異,並發現NEUROG3基因中的新變異。此外,研究人員還分析了三個新基因的功能,增進了對CODE疾病基因組成的理解,並突顯了潛在的新療法靶點。該研究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等機構資助。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702位中國多發性腎囊腫患者,利用次世代定序找出23個相關突變基因,其中10個有致病性變異,診斷出七種遺傳性囊腎疾病,ADPKD最常見。研究還發現63個全新致病基因變異,讓我們對囊腎疾病的遺傳學有更多認識。 PubMed DOI

大多數遺傳性腎臟病相關基因也會造成腎臟以外的症狀,尤其在兒童期發病且屬隱性遺傳時更常見。研究發現,89%相關基因會影響生長、骨骼、神經、眼睛等系統。不過,這些症狀實際在個別病人出現的頻率還不清楚,且因多為隱性遺傳,家族史不一定查得出來。 PubMed DOI

腎小管發育不全通常跟腎素-血管收縮素系統基因突變有關,但有些找不到原因。最新研究發現,粒線體基因RMND1的罕見突變也會造成類似疾病,且腎素表現量偏低。建議針對不明原因的嚴重胎兒腎臟疾病,也要檢查RMND1基因,顯示粒線體功能異常和腎素產生有關聯。 PubMed DOI

研究發現,TMA和合併微血管病變的IgA腎病患者中,常見TREX1基因變異,這在其他腎絲球疾病則沒看到。顯示TREX1可能是這類微血管疾病的重要因子,未來有機會成為治療新標靶。 PubMed DOI

一名早產兒因嚴重腎功能障礙且症狀像Bartter syndrome,檢查發現帶有罕見TFCP2L1基因突變,這基因對腎臟發育很關鍵。這是全球第二例相關報告,提醒醫師遇到不典型或治療效果差的腎臟疾病兒童時,應考慮基因檢測,以免漏診罕見遺傳病。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