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回顧性研究探討了胎盤生長因子(PlGF)和可溶性fms樣酪氨酸激酶1(sFlt-1)在系統性硬化症(SSc)併發症——硬皮病腎危機(SRC)中的角色。研究分析了27名SRC患者的血清樣本,發現SRC患者的PlGF水平顯著高於其他組別,且PlGF超過24.5 pg/ml可有效診斷SRC,靈敏度67%、特異性95%。此外,PlGF水平較高也與長期透析風險增加有關。研究建議PlGF可作為識別SRC風險及評估透析需求的生物標記物。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慢性腎臟病(CKD)早期可能會有血管問題,導致心臟風險增加。研究發現CKD患者的生物標記如sCD14、ANG和OPG比健康人高。sCD14和OPG水平與動脈硬化有關,且隨時間增加。需要進一步研究早期治療對CKD患者心臟健康的影響。 PubMed DOI

血管生物標記在急性腎損傷(AKI)與心血管疾病(CVD)之間扮演重要角色。Angiopoietins是關鍵標記,Angpt-1促進穩定性,Angpt-2導致不穩定性。了解這些血管途徑可降低AKI患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需要進一步研究以開發有效的預測性標記組合。 PubMed DOI

研究指出,敗血症患者中的suPAR水平與S-AKI的發展有關,尤其在診斷後24小時具有預測價值。suPAR水平≥6.31 ng/mL時,對S-AKI的預測效果最佳。這項研究顯示血漿suPAR可能成為早期診斷S-AKI的有用生物標記。 PubMed DOI

柟些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家族成員的升高水平可能與2型糖尿病(T2D)的併發症有關。一項針對患有糖尿病腎病變(DKD)的個體的研究發現,PlGF和sFLT-1水平較高與心腎事件風險增加有關。使用坎格列奈(canagliflozin)治療並未顯著改變這些生物標記水平。那些PlGF、sFLT-1和PlGF/sFLT-1比值升高的人有較高的不良事件風險。監測這些生物標記可以幫助識別T2D和DKD患者中存在心腎併發症風險的個體。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旨在確定使用基因風險和血清學結合的風險分數是否能更好地預測患有PLA2R相關原發性膜性腎病的患者是否會發展為腎衰竭。他們分析了519名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的數據,發現結合風險分數在預測腎臟疾病進展方面優於單獨使用PLA2R抗體水平、基因風險分數和臨床因素。這項研究表明,在這些患者中,結合基因風險和血清學信息可以增強對腎臟疾病進展的預測能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可溶性腫瘤抑制因子-2 (sST2) 在預測開始腹膜透析 (PD) 患者心血管事件中的角色。研究中137名新診斷的PD患者在導管植入前測量sST2水平,隨後進行了平均17.3個月的隨訪。結果顯示,35.76%的患者經歷心血管事件,sST2水平較高的患者風險顯著增加,且sST2作為連續變數仍具預後意義。總結來說,基線血清sST2是新診斷PD患者心血管風險的獨立預測因子,並能提高預測準確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尿液表皮生長因子(EGF)作為生物標記,預測腎小球腎炎及重度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腎功能恢復潛力。共納入82名受試者,54%恢復腎功能,尿液EGF/肌酸酐(uEGF/Cr)水平較高者恢復率顯著。uEGF/Cr是強預測因子,曲線下面積(AUC)為0.92,切點2.60 ng/mg具100%敏感性。對於接受腎臟替代療法的患者,切點2.0 ng/mg同樣顯示100%敏感性。總之,尿液EGF/Cr可望成為預測重度腎小球腎炎患者腎功能恢復的有用指標。 PubMed DOI

一項針對594名糖尿病和慢性腎病參與者的研究發現,血漿中的可溶性腫瘤壞死因子受體1和2(TNFR1、TNFR2)及可溶性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劑受體(suPAR)水平較高,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且與腎功能無關。研究中,隨訪7年內332名參與者去世,結果顯示這些生物標記物的濃度每增加一個標準差,死亡風險顯著提高。相較之下,其他生物標記物如KIM-1、YKL-40和MCP-1的相關性較弱。這顯示TNFR1、TNFR2和suPAR在評估糖尿病及CKD患者死亡風險方面的重要性。 PubMed DOI

原發性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管硬化症(pFSGS)是一種嚴重的腎臟疾病,常導致腎衰竭,且移植後復發風險高。近期研究利用腎臟類器官技術,探討pFSGS患者血漿對腎臟類器官的影響。結果顯示,pFSGS血漿會損害腎小管上皮細胞,並引發炎症反應。相對而言,非復發患者的血漿則無此影響。接受治療性血漿置換的患者,其血漿對類器官的損害減少,顯示腎臟類器官在預測FSGS復發風險方面的潛力。 PubMed DOI

系統性硬化症(SSc)對腎臟的影響相當關鍵,常引發硬皮病腎危機(SRC),預後不佳。為了了解這方面的研究現狀,我們分析了2000年至2024年期間的文獻,發現共1,339篇相關出版物,且數量逐年增加,引用次數達61,234次。主要貢獻來自美國、義大利及東亞,密西根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在出版和合作上表現突出。關鍵詞分析顯示,近期研究重點已轉向臨床、病理生理機制及血管併發症。本研究提供了SSc及其腎臟受累的研究趨勢與主要貢獻者的概述。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