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N-酰基牛磺酸(NATs)是一種天然神經傳導物質,具抗發炎和抗增殖特性,能激活TRP通道及GLP-1荷爾蒙。研究NATs與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相當重要。透過光譜學和計算技術,發現NATs與BSA的結合常數介於1.57 × 10^5 M^-1和2.85 × 10^5 M^-1,且結合是自發性的,主要由氫鍵驅動。競爭結合實驗顯示NATs可同時結合BSA的兩個位點,並且對BSA的二級結構影響輕微。總體而言,NATs與BSA之間存在有利的結合關係。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牛磺酸對胰島素分泌和β細胞功能有益,可透過增強胰島素分泌來治療糖尿病。研究發現牛磺酸進入β細胞後,會透過Ca<sup>2+</sup>和cAMP來增強胰島素分泌,對GLP-1和forskolin敏感,不受PKC或CCK8受體影響。這些結果顯示,補充牛磺酸可能有助於改善糖尿病症狀。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啤酒花中的苦味化合物(α-酸、β-酸和黃啤酒花)如何影響食慾抑制激素的分泌及腸道中苦味味覺受體(T2R)的表達。結果顯示,這些化合物能促進胰高血糖素樣肽1和膽囊收縮素的釋放,並選擇性增加特定T2R基因的表達。黃啤酒花和α-酸增強了T2R138的表達,而β-酸則影響多個T2R基因。研究還發現細胞內鈣離子水平上升,顯示受體被激活,並且這些化合物能與T2R138結合,顯示其作為腸道T2R激動劑的潛力,有助於控制食物攝取和肥胖。 PubMed DOI

Crotamine (Ctm) 是來自 Crotalus durissus terrificus 蛇毒的肽,顯示出抗肥胖的潛力,能減少體重並改善代謝指標,如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島素敏感性,但其具體機制尚不明。研究人員透過蛋白質對接和分子動力學模擬,發現 Ctm 與 18 個肥胖相關受體中的 13 個有相互作用,特別是與胰高血糖素樣肽-1 受體 (GLP-1R) 的結合最強。進一步分析顯示 Ctm 對 GLP-1R 的親和力高,但與 DPP-IV 的相互作用更穩定,這些結果有助於理解 Ctm 的抗肥胖機制。 PubMed DOI

為了解決肽類和蛋白質藥物的短半衰期、免疫原性及非特異性分佈等問題,研究人員透過化學修飾,如添加脂肪酸,來提升療效。這些修飾能延長藥物半衰期並實現靶向傳遞,但目前的合成方法需大量實驗,導致產品不穩定。為改善此過程,我們開發了一個混合計算工作流程,結合蛋白質建模工具RosettaMatch與分子動力學模擬,專注於最有潛力的氨基酸修飾,減少實驗需求,加速修飾生物製劑的設計。我們應用於GLP-1肽類治療劑,顯示出高效且具成本效益的設計方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 (GLP-1) 激動劑 exenatide (Ex4) 對雄性大鼠腹側被蓋核 (NAc) 中神經傳導物質的影響,特別是在獎賞行為的調節上。研究發現,Ex4 不僅能降低血糖,還能減少獎賞攝取,這可能與其在孤束核 (NTS) 的 GLP-1 受體作用有關。透過微透析技術,研究顯示 Ex4 會降低 NAc 中的絲氨酸、牛磺酸和甘氨酸水平,並增加多巴胺和血清素的代謝物,顯示出 GLP-1 信號傳遞與神經傳導物質系統的複雜互動。 PubMed DOI

人類的B1類G蛋白偶聯受體(GPCR)家族有15個基因,負責多肽荷爾蒙受體,對細胞外信號的傳遞至關重要。像是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促進多肽受體(GIPR)和胰高血糖素受體(GCGR)等,對糖尿病的研究特別重要。最近的結構生物學技術進展,如X射線晶體學和冷凍電子顯微鏡,讓我們更了解這些受體的活化機制。這篇綜述探討了B1類GPCR的結構特徵及其活化過程中的構象變化,並提到分子動力學模擬在未來配體設計中的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CD26和caveolin-1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兩種蛋白質在細胞信號傳遞中非常重要,且與多種疾病有關。研究人員透過計算方法預測它們的結合方式,並進行了100納秒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發現兩種結合構象:con1和con4,其中con1更穩定。研究還識別出關鍵氨基酸,並進行虛擬篩選,找出可能影響這些相互作用的小分子調節劑,如Crocin和Canagliflozin。這些發現有助於未來針對性療法的開發,但仍需臨床驗證。 PubMed DOI

糖尿病,特別是第二型糖尿病(T2DM),在全球的盛行率已從30年前的4%上升至6.4%。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多種口服降血糖藥物,最近對新療法的興趣也在增加。本研究專注於開發DPP IV抑制劑,這種蛋白質在胰島素激素代謝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設計了新分子,發現NA-13對DPP IV的結合親和力優於現有藥物,顯示出在管理T2DM方面的潛在有效性。 PubMed DOI

本研究針對 GLP-1 受體進行虛擬篩選,從 695,133 種化合物中找出潛在的變構調節劑,最終篩選出 26,325 種化合物。結果顯示十個最佳候選化合物的 XP 分數介於 -9.6 到 -7.6,並發現 58 個額外的命中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包括多種抗糖尿病和抗肥胖的天然產品。研究強調了肽模擬物、內酰胺、香豆素和磺胺類的共同結構特徵,顯示出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毒性特徵。 PubMed DOI

生物活性肽在治療上潛力巨大,但常因代謝不穩定和快速清除而受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研究了考馬斯亮藍(CBB)作為延長劑,專注於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我們開發了多種CBB連接器和GLP-1類似物,其中Coomatide 13在體外表現優異,能有效維持小鼠的血糖水平。研究顯示,CBB能緊密結合白蛋白並與其他蛋白質互動,延長肽在體內的存在時間。這表明,與多種蛋白質的互動可能進一步增強肽的延長效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