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胰高血糖素樣肽-1 受體(GLP-1R)是調節血糖的重要G蛋白偶聯受體。近期研究利用低溫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晶體學,揭示了GLP-1R如何被天然荷爾蒙及藥物如semaglutide和tirzepatide激活,這些藥物對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療效果顯著。研究顯示受體結構的變化促進激活及信號傳遞,未來應探索新的相互作用、信號偏向性及個性化治療方法,以推進GLP-1R靶向療法的發展。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一種特定藥物,Exendin P5 (ExP5),如何與GLP-1受體互動,以調節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血糖水平。研究人員利用計算建模和模擬,找出了ExP5啟動受體以增強與G蛋白信號傳遞的獨特機制。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開發更有效的糖尿病和肥胖治療方法。 PubMed DOI

G蛋白偶聯受體是重要的藥物靶點,能啟動細胞內訊號傳遞。了解有益和有害訊號傳遞的差異對藥物開發至關重要。GLP-1受體是糖尿病和肥胖治療的目標,但藥物可能會有副作用。研究人員利用新生物感測器研究GLP-1受體在細胞中如何啟動不同訊號傳遞途徑,發現改良藥物可提高特定細胞區域的效力和安全性。研究還觀察受體結構、顯微鏡檢查和蛋白質分析,以了解GLP-1受體藥物在細胞中的作用方式,將訊號傳遞模式與臨床效應聯繫起來。 PubMed DOI

B1類G蛋白偶聯受體(GPCRs)透過GLP-1、GCG和GIP等激素調控生理功能,像是葡萄糖平衡。GLP-1R、GCGR和GIPR與G<sub>s</sub>蛋白的冷凍電子顯微鏡結構揭示了G蛋白如何獨立啟動受體,影響受體構象。這些無配體的複合物顯示G<sub>s</sub>蛋白打開細胞內結合腔,並以不同方式穩定受體。這說明了一種機制,即G蛋白調控細胞內區域,導致構象轉變,即使沒有配體,也可能促進肽的結合。 PubMed DOI

GLP-1 受體對治療糖尿病和肥胖很重要。最新研究指出,tirzepatide 藥物能獨特啟動這個受體,有助於增加胰島素產生和減重。這項發現強調了了解藥物與身體受體互動的重要性。科學家正致力開發更精準針對受體的藥物,以提升治療效果。評論討論了 GLP-1 受體的特異激動作用及對未來藥物研發的影響。 PubMed DOI

GLP-1 受體對調節血糖和飲食控制至關重要,成為治療肥胖和糖尿病的目標。GLP-1 受體激動劑已成功開發,並有小分子版本。目前小分子在臨床研究中,也在研究 GLP-1 受體的正向變構調節劑。本文探討受體結構、功能、小分子發展和優化,包括電腦模擬研究結構活性關係,以指導新型小分子 GLP-1 受體激動劑的設計。 PubMed DOI

最近,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GLP-1R)激動劑如semaglutide和tirzepatide因獲得FDA批准治療2型糖尿病和肥胖而受到關注。雖然這些藥物有效,但副作用可能影響使用。研究者正致力於開發持續時間更長、可口服的GLP-1R藥物,並減少不良反應。新研究提出了一種以G蛋白為首的GLP-1R激活機制,顯示GLP-1R在激動劑結合前已處於預激活狀態,並為全激動劑和部分激動劑的作用提供了統一模型,為未來的藥物設計奠定基礎。 PubMed DOI

胰高血糖素樣肽-1 (GLP-1) 受體 (GLP-1R) 是 G 蛋白偶聯受體家族的重要成員,主要在人體各種細胞上表現,與調節血糖及脂質代謝有關。近期,GLP-1 藥物因其創新療法受到關注。本文回顧了 GLP-1 藥物的發展,探討其在神經保護、抗感染、減少炎症及心血管增強等方面的潛在用途,並評估其在多種疾病如肥胖、心血管病及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療效,顯示出未來治療的良好前景。 PubMed DOI

Michael Krashes 對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的研究,揭示了其在葡萄糖代謝和能量平衡中的重要性。GLP-1 是促進胰島素分泌的激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釋放並增強飽足感,幫助調控血糖。GLP-1 受體激動劑模仿其作用,已被用於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和肥胖,透過增加胰島素分泌和減少食慾來促進減重。近期研究顯示,這些藥物對肥胖者的減重效果顯著,甚至對非糖尿病患者也有效,顯示出其在糖尿病和肥胖管理上的潛力。 PubMed DOI

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GLP-1R)對胰島素分泌和體重調節非常重要,因此成為治療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關鍵目標。本研究探討GLP-1R的內吞途徑,發現其內吞過程不依賴arrestin,而是依賴Gs和Gi/o的活化及G蛋白偶聯受體激酶的磷酸化。GLP-1R在HEK293細胞中透過不同的clathrin和caveolae途徑進行內吞。這些發現有助於未來針對GLP-1R的治療方法開發,對抗2型糖尿病及相關疾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聚焦於胰高血糖素樣肽-1 受體(GLP-1R),這是一種G蛋白偶聯受體,當被GLP-1激素激活時,會透過產生環腺苷單磷酸(cAMP)來進行信號傳遞。研究人員開發了延長信號持續時間的GLP-1類似物,特別是透過在第18位替換為(S,S)-trans-2-氨基環戊酸(ACPC)。這樣的修改增強了信號持續性,並且仍能促進受體內吞作用。研究還顯示,肽與受體結合時結構和動態的變化,對信號傳遞結果有影響,提供了對受體激活機制的深入了解。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