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PRO BONO 研究調查 Oncotype DX® 測試對荷爾蒙受體陽性 (HR+)/HER2陰性 (HER2-) 早期乳癌患者的治療決策影響,結果顯示化療使用率降低了 47.7%。研究分析了身體質量指數 (BMI)、腫瘤特徵及代謝特徵與 Oncotype DX 復發分數 (RS) 的關係。主要發現包括:較高的 RS 與血清三酸甘油脂正相關,與 GIP 水平負相關;BMI 與 RS 無顯著關聯;腫瘤大小與 BMI 及多個代謝標記正相關。研究建議需進一步探討代謝特徵與乳癌生物學的關係。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指出,糖尿病可能會影響卵巢癌患者的存活率和預後,尤其對患有糖尿病的人影響更大。抗糖尿病藥物如二甲双胍、西格列汀和羅格列醇也可能在此扮演重要角色。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和這些藥物可能對卵巢癌的結果產生影響。 PubMed DOI

fulvestrant和alpelisib合併治療可改善患有轉移性荷爾蒙受體陽性、PIK3CA突變乳腺癌患者的無病情惡化生存期。研究發現在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自2013年至2021年接受alpelisib治療的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中,有61.5%出現各種程度的高血糖,其中29.2%出現嚴重高血糖。治療組的高血糖率較高,基線HbA1c水平與高血糖風險和劑量調整有關。需注意alpelisib治療前的血糖控制。 PubMed DOI

2020年,乳癌超越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腫瘤微環境(TME)影響治療效果和癌症發展。腺苷和葡萄糖在TME扮演重要角色。針對嘌呤途徑和葡萄糖攝取可能是有效策略。研究顯示不同治療方法對乳癌細胞有希望的效果,如達帕格列酮、紫杉醇和嘌呤抑制劑。進一步研究NT5E基因在ER+腫瘤中的作用將有助於了解多靶向治療的機制。 PubMed DOI

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罹患乳癌風險增加,因此探討降血糖治療對乳癌病患的影響至關重要。各種抗糖尿病藥物,如胰島素、二甲双胍、胰高血糖素和SGLT-2抑制劑,對乳癌預後有所影響。此外,肥胖和轉移在使用這些藥物的乳癌病患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在乳癌患者和健康婦女中,胰高血糖素(GIP)和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釋放素-1(GLP-1)對肌肉量的影響。高水平的GIP和GLP-1與增加乳癌風險有關,尤其是在肥胖婦女中。研究結果暗示了肥胖、癌症、胰高血糖素水平和肌肉功能之間的關聯。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早期乳腺癌女性的遠端復發率,特別針對雌激素受體陽性(ER+)和陰性(ER-)腫瘤,使用了超過65萬名女性的數據。主要發現顯示,隨著時間推移,ER+和ER-的遠端復發率都有改善,尤其是1990年代到2000年代,淋巴結受累的復發風險顯著下降。儘管如此,ER+的長期復發風險仍然存在。研究強調了治療進步的重要性及對長期結果的持續監測需求。 PubMed DOI

這篇文章回顧了肥胖與結直腸癌(CRC)之間的關聯,探討肥胖如何影響CRC的治療及病人結果。雖然肥胖相關的CRC機制尚不明朗,但可能與脂肪組織引起的炎症及腸道微生物群變化有關。肥胖者面臨較高的CRC風險及術後併發症。雖然減重手術能降低風險,但GLP-1激動劑效果因人而異。預康復是唯一證實能減少術後併發症的減重方法。總之,肥胖不僅增加CRC風險,還惡化治療結果,顯示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PubMed DOI

乳癌倖存者因治療引起的心臟毒性及既有健康問題,面臨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根據一項研究,分析了2010至2019年韓國的數據,發現體重在診斷後顯著增加(超過10%)與心血管疾病及心肌梗塞風險有關。特別是50歲以下的倖存者及服用他莫昔芬的患者,持續肥胖的情況下風險更高。這些結果顯示需要進一步研究介入措施,如GLP-1激動劑,以了解體重變化對乳癌倖存者心血管風險的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GLP-1R)在不同癌症中的預後意義,特別是與整體存活率的關聯。研究發現,某些癌症如膀胱癌和乳腺癌中,較高的GLP-1R表達與較好的存活率相關;而在宮頸癌和肺癌等癌症中,則顯示出較差的存活結果。這表明GLP-1R的表達可能成為不同癌症的生物標記,並需根據患者的癌症特徵進行個性化治療調整。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旨在建立一個與胰高血糖素樣肽-1 (GLP-1) 相關的預後工具,以改善胰臟癌的治療效果。研究者利用UCSCXena和GEO數據庫的RNA測序數據,開發了一個風險評分模型,識別出三個與GLP-1相關的基因,並顯示高風險患者的生存時間較短。免疫分析顯示低風險患者擁有較多抗腫瘤免疫細胞。研究結果顯示GLP-1信號通路對胰臟癌發展有影響,並可提升臨床診斷與治療的準確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