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本研究探討臨床決策支持系統(CDSS)對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時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推薦率的效果。結果顯示,實施CDSS後,這些藥物的推薦率從8.5%提升至22.7%,特別是心臟衰竭患者的推薦率更是從14.6%增至49.02%。這顯示CDSS能有效促進醫生對這些藥物的使用,未來可進一步研究其在其他病房的應用及對患者長期結果的影響。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分析了2015至2020年間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旨在找出影響新型糖尿病藥物(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使用的因素。在68,126名T2DM患者中,只有3.7%使用SGLT2抑制劑,0.2%使用GLP1受體激動劑。研究發現,血紅素A1C水平高於9.0%及年齡在40至60歲的患者較可能使用這些藥物,而癡呆症和高肌酸酐水平則是未使用的預測因子。值得注意的是,46.8%的未用藥患者可能會從SGLT2抑制劑中受益,顯示住院期間這些藥物的使用仍然不足。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顯示第二型糖尿病(T2D)在健康上的影響相當大,強調了有效管理的重要性。隨著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等新藥的推出,這些藥物對心血管和腎臟有益,但實際處方率仍偏低。研究分析了超過147,000名T2D患者,發現83%的患者符合使用這些藥物的指徵,但實際上只有32%被開立。這顯示許多未接受治療的患者面臨心血管或腎臟風險,需進一步研究以找出採用這些療法的障礙,改善患者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心血管疾病、心臟衰竭及慢性腎病患者中,年長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和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的情況。結果顯示,內分泌科醫生的患者中,73.2%有開糖尿病藥物,但只有41.9%使用GLP-1RA/SGLT2i;腎臟科和心臟科的使用率更低。年長患者及由年長醫生治療的患者,開這些藥物的機會也較少,顯示醫生的培訓和處方實踐有待改善。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如何提升初級醫療提供者(PCPs)在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時開立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和類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的處方。儘管這些藥物能有效減少心血管和腎臟併發症,但因保險問題及醫療提供者的舒適度,開立率仍偏低。研究中,191名PCPs被分為三組,進行不同的介入措施,結果將有助於提升這些藥物的使用頻率,改善患者健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建立了一個預測模型,旨在找出對2型糖尿病患者最有效的降糖療法,並使用常見的臨床數據。模型評估了五種藥物類別,並基於100,107次藥物啟動的九個臨床特徵進行開發。結果顯示,接受最佳療法的患者在12個月內的HbA1c水平顯著低於非最佳療法患者,且在5年內的血糖失控風險及心血管事件風險較低。這個模型的可行性高,能改善糖尿病管理及治療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在社區健康系統中,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心血管或腎臟疾病時,接受SGLT2i和GLP-1 RA的處方情況。研究分析了2019至2021年間維吉尼亞州Bon Secours Mercy Health的電子健康紀錄,納入22,060名年滿18歲的患者,發現只有17.4%的合格患者獲得這些藥物的處方。特別是心臟科的處方率最低,顯示出在這些重要療法的使用上仍有許多障礙,需進一步研究以尋找解決方案。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旨在提升患有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或心衰竭的患者對GLP-1受體激動劑和SGLT2抑制劑的使用。研究在退伍軍人事務部安娜堡醫療系統進行品質改善介入,透過教育和一對一輔導,成功聯繫445名患者,48%開始使用這些藥物。介入前,處方率為22.7%,經過12個月後上升至37.9%,顯示出顯著的增長,證明了這種多學科介入的有效性。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SGLT-2抑制劑在實際護理中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謝控制效果。研究為期6個月,納入280名患者,平均年齡63.69歲,糖尿病病程平均9.06年。結果顯示,SGLT-2i在血糖和體重管理上有顯著效果,並能降低心血管風險及內臟脂肪。研究強調臨床實證的重要性,並指出需改善臨床執行,以提升患者健康結果。 PubMed DOI

在大型醫療體系導入臨床決策支援(CDS)工具後,糖尿病患者的CKD篩檢率從35%大幅提升到72%。不過,像ACEi/ARB使用率和腎臟科共同照護等治療指標進步有限。針對SGLT2 inhibitor的提醒則明顯提升了用藥率。整體來說,CDS工具對提升CKD篩檢很有效,但對整體照護品質的幫助有限,效果不一。 PubMed DOI

台灣有研究發現,僅約28%第二型糖尿病合併心腎疾病患者,依指引使用SGLT2抑制劑或GLP-1促效劑。年長者、有中風史或已用DPP-4抑制劑者,更少用這些藥物。雖然藥物效果明確,但實際落實率偏低,這些族群更需加強推廣指引治療。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