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最近一項研究針對美國退伍軍人面對晚期慢性腎病(CKD)時的腎臟替代療法(KRT)決策準備情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468名參與者中有60%無法選擇任何KRT方式。能做決定的人中,決策質量呈現兩極化,稍微偏好居家透析。影響決策準備的因素包括年齡、CKD階段、KRT教育經驗及對疾病的知識。研究強調,對腎衰竭及KRT選項的理解對提升決策準備至關重要。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年長的拉丁裔成人(65歲以上)是美國增長最快的少數族裔,面臨腎衰竭的挑戰,且在腎臟護理上與非西班牙裔白人存在差異。儘管他們有特殊需求,但針對其語言和文化的教育資源仍然不足。決策輔助工具能提升知識並促進共同決策,改善慢性腎病患者的護理結果。這篇評論指出年長拉丁裔CKD患者在透析決策中面臨的障礙,強調設計文化適切的決策輔助工具的必要性,以提升護理可及性,確保他們獲得以患者為中心的治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影響慢性腎病(CKD)兒童患者選擇及開始腎臟替代療法(KRT)的因素,涵蓋695名6到17歲的患者。結果顯示,eGFR較低、下降幅度大及高收縮壓會增加開始KRT的機率。腎小管病的兒童較腎臟及尿道畸形患者更可能開始透析,且較低的BMI和血紅素水平也有關。研究還發現不同醫療中心的實踐差異影響KRT的決策。總之,腎功能、病型、營養、血壓、貧血及醫療中心的影響都很重要。 PubMed DOI

全球有超過350萬人因慢性腎衰竭接受維持性透析,其中美國有54萬人。透析後五年存活率約40%。雖然透析能有效去除廢物和多餘水分,但並沒有明確的eGFR標準來決定何時開始治療。患者與醫師的共同決策至關重要,需考量症狀、體液狀況及檢查結果。研究顯示在較高eGFR下開始透析並無顯著死亡率優勢,心血管問題和感染等併發症也很常見。選擇透析方法時,需考慮患者的症狀、實驗室結果、個人偏好及費用等因素。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慢性腎病(CKD)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最佳時機,發現使用腎衰竭風險方程式(KFRE)≥40%作為風險閾值,比傳統的估計腎小管過濾率(eGFR)<15 mL/min/1.73 m²更有效。分析238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在中位隨訪10.7個月內,77.6%的患者在KFRE≥40%下發展為末期腎病(ESKD),而eGFR則為65.8%。研究建議在計劃CKD患者的血管通路時,應優先考慮KFRE閾值,以降低過早建立動靜脈瘻管的風險。 PubMed DOI

腎衰竭的上升顯示出患者與醫生之間有效溝通的重要性,以提升生活品質和治療遵從性。這篇回顧探討晚期腎病中的溝通實踐,特別是共同決策和預立醫療計畫。研究指出在這些方面存在明顯缺口,影響患者滿意度和治療結果。作者提倡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方法,強調患者及家庭的參與,並呼籲改善醫生的溝通技巧訓練,推動系統性變革以支持這種溝通方式。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是全球重要的健康問題,影響超過8億人,且死亡率高。對腎臟科醫生、病患及照護者而言,確定末期腎臟病(ESKD)患者何時開始透析是一大挑戰。目前對於透析啟動的最佳時機尚無共識,因為隨機對照試驗的數據不足。雖然有一項試驗比較早期與晚期透析,但仍不夠充分。本篇綜述建議需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以建立明確的指導方針,協助醫生決定透析啟動時機。 PubMed DOI

支持老年人選擇合適的腎臟替代療法(KRT)面臨多重挑戰,如虛弱、合併症和認知障礙等,這些都影響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虛弱的老年慢性腎病患者住院率高、死亡率增加,生活品質下降。雖然血液透析可能加重虛弱,但腹膜透析(PD)提供居家選擇,能提升生活品質。共享決策至關重要,需考量患者的目標和生活品質。老年醫學專家的角色愈加重要,健康服務應加強輔助PD的獲取,確保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 PubMed DOI

居家透析雖然有許多好處,但在歐洲的使用率仍然偏低。研究顯示,擁有國家腎臟護理進階教育指導方針的國家,居家透析的流行率明顯較高,達20.9%,而沒有指導方針的國家僅7.9%。這顯示出有效的腎臟護理教育對提升居家透析接受度的重要性。因此,應加強腎臟護理進階教育,以改善患者的治療選擇和居家透析的可及性。 PubMed DOI

重症急性腎損傷患者若較早開始洗腎,90天後持續需要洗腎的人會比較多。不過,對本來就很可能需要洗腎的患者來說,提早洗腎並不會明顯增加長期洗腎的風險。這代表長期洗腎的風險,主要是因為有接受洗腎,而不是洗腎開始得早不早。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的年長者越來越多,照護也變得更複雜。現在有多專科團隊(腎臟科、老年醫學、護理、營養)一起照顧60歲以上的中重度CKD患者,定期評估並協助病人和家屬討論治療選擇。結果發現,這種團隊照護能更全面掌握患者需求,讓治療更貼近個人狀況,也有部分重度患者選擇不洗腎,提升照護品質。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