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最近一項研究針對美國退伍軍人面對晚期慢性腎病(CKD)時的腎臟替代療法(KRT)決策準備情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468名參與者中有60%無法選擇任何KRT方式。能做決定的人中,決策質量呈現兩極化,稍微偏好居家透析。影響決策準備的因素包括年齡、CKD階段、KRT教育經驗及對疾病的知識。研究強調,對腎衰竭及KRT選項的理解對提升決策準備至關重要。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西班牙研究指出,晚期腎臟病患者在選擇腎臟替代療法時,受非醫療因素影響。社經地位高、西班牙籍、語言無礙、獨立者較傾向腹膜透析。年長、需他人協助者則較傾向保守療法。研究呼籲跨領域干預以解決這些障礙,確保公平醫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指出腎臟科醫療提供者在討論不進行腎臟替代療法(KRT)時面臨的挑戰。透過全國訪談,發現三個主要問題: 1. **術語不一致**:醫療提供者對於描述放棄KRT的病人護理缺乏共識,難以找到合適的語言來肯定病人的選擇。 2. **界限模糊**:對於放棄KRT和考慮KRT的病人,護理方式不夠明確,可能造成混淆。 3. **解讀病人決定的困難**:醫療提供者常懷疑病人是否真的堅持放棄KRT,影響了對病人意願的理解。 總之,腎臟科醫療提供者需改善溝通策略,增進對病人偏好的理解,以優化治療決策。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與荷蘭腎臟病患者協會合作,調查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對預後資訊的需求。共163名患者參與,平均年齡63.9歲,近一半為男性。大多數患者偶爾或經常思考未來,雖然近半數會與醫生討論,但仍有19.6%希望討論卻未能實現。73.6%的患者渴望獲得更多預後資訊,特別關注實驗室數值和症狀。研究顯示,CKD患者對未來有高度關注,但與醫生的溝通仍需加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影響慢性腎病(CKD)兒童患者選擇及開始腎臟替代療法(KRT)的因素,涵蓋695名6到17歲的患者。結果顯示,eGFR較低、下降幅度大及高收縮壓會增加開始KRT的機率。腎小管病的兒童較腎臟及尿道畸形患者更可能開始透析,且較低的BMI和血紅素水平也有關。研究還發現不同醫療中心的實踐差異影響KRT的決策。總之,腎功能、病型、營養、血壓、貧血及醫療中心的影響都很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65歲以上的腎衰竭老年人,探討他們對透析或保守治療的偏好。研究中有327名來自英國的老年人參與,平均年齡77歲。結果顯示,參與者需要顯著的生存益處才能選擇透析,並偏好較少次數的治療和居家護理。研究識別出三個不同的群體,顯示伴侶關係和能力水平影響他們的選擇。總體而言,患者重視生存機率,但也強調保持能力和治療的頻率及地點。這強調了醫生需了解患者的目標和價值觀,以提供符合需求的護理。 PubMed DOI

改善末期腎病(ESKD)老年患者的照護,需要調整醫療標準以符合他們的獨特需求。這些患者常面臨多重疾病、虛弱和認知衰退等挑戰,醫生在治療決策上也面臨不確定性。本文探討老年人醫療問題,特別是末期腎病的決策過程,並提出共享決策的關鍵要素及增強照護的策略。我們建議老年醫學與腎臟科合作,稱為「老年腎臟動態」,以更有效應對這些挑戰,並指出未來研究的重點。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指出腎臟科醫療提供者在討論放棄腎臟替代療法(KRT)時面臨的挑戰。透過全國訪談,研究發現三個主要問題: 1. **術語不一致**:醫療提供者對於描述放棄KRT的患者缺乏共識,需使用能肯定患者選擇的語言。 2. **界線模糊**:在區分放棄KRT與計劃接受KRT的患者時,缺乏清晰的照護指引,可能造成混淆。 3. **解讀患者決策**:醫療提供者難以接受患者的放棄決定,並試圖評估患者的堅定性。 總之,研究強調需要更清晰的溝通與一致的術語,以支持患者做出知情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目前血液透析的標準護理方式是每週三次,但對於一些病人來說,這可能不夠靈活。每年約有12,000名退伍軍人進展到末期腎病,透析費用高且影響生活品質。研究顯示,每週兩次的透析安排可能有助於保留腎功能、減少血管損傷,並降低病人負擔。VA IncHVets 試驗將比較這兩種透析方式的有效性與安全性,進一步了解漸進式透析的可行性與耐受性。 PubMed DOI

慢性腎病(CKD)在美國影響許多人,但缺乏有效的介入措施來提升患者的知識和參與度。本研究開發了一個簡短的教育決策輔助工具(EDI),並在兩個一般內科診所進行初步測試。結果顯示,使用EDI的患者對醫師溝通、整體護理及滿意度均有顯著提升。雖然研究有一些限制,如樣本量小,但初步結果顯示EDI能有效增進CKD患者在初級護理中的參與感和滿意度。 PubMed DOI

支持老年人選擇合適的腎臟替代療法(KRT)面臨多重挑戰,如虛弱、合併症和認知障礙等,這些都影響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虛弱的老年慢性腎病患者住院率高、死亡率增加,生活品質下降。雖然血液透析可能加重虛弱,但腹膜透析(PD)提供居家選擇,能提升生活品質。共享決策至關重要,需考量患者的目標和生活品質。老年醫學專家的角色愈加重要,健康服務應加強輔助PD的獲取,確保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