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治療抵抗性高血壓(TRH)與慢性腎病(CKD)常同時出現,增加心血管問題風險。這些病人通常有醛固酮水平升高,可能導致心腎發炎與纖維化。有效管理的重點在於控制血壓並降低醛固酮風險。雖然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RAs)被推薦,但CKD患者高鉀血症風險使其使用受限。非類固醇MRAs和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等替代療法顯示出改善效果。臨床試驗應重新評估治療策略,不僅僅是降低血壓。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醛固酮透過基因和非基因機制,對心血管和腎臟造成損傷。雖然類固醇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RAs)能對抗醛固酮的負面影響,但副作用可能限制使用。非類固醇MRAs(NS-MRAs)提供更好的選擇性和安全性,但可能無法完全抑制醛固酮。抑制醛固酮合成的酶CYP11B2是潛在解決方案。雖然早期的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劑(ASIs)特異性不足,但新一代的高特異性ASIs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希望,特別是對抗藥性高血壓和慢性腎病患者。仍需更多臨床試驗來驗證其有效性。 PubMed DOI

醛固酮過多與多種心血管、內分泌及腎臟疾病有關,因此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RAs)如螺內酯在治療上非常重要。不過,螺內酯可能會引起性方面的副作用及高鉀血症,特別是腎功能不佳的患者。依普利酮是一種選擇性較高的MRA,但效力較低。新的非類固醇MRA正在開發中,但尚未普遍使用。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劑(ASIs)作為替代方案逐漸受到重視,近期的研究顯示它們在降低醛固酮的同時不影響皮質醇,並在早期試驗中顯示出降低血壓和尿液白蛋白的效果。未來研究將進一步探討其長期益處。 PubMed DOI

礦物皮質激素受體(MR)是調節體液平衡和血壓的重要因子,過度活化可能導致慢性腎病和心臟衰竭等問題。MR在心臟、腎臟及免疫細胞中均有表現,與發炎和代謝有關。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RA)分為類固醇型和非類固醇型,前者雖有心血管益處,但可能引發副作用。非類固醇MRA則可避免這些問題,並有助於改善心腎疾病的管理。針對MR的治療潛力大,特別是在CKD和HF的治療上。 PubMed DOI

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RAs)在非糖尿病慢性腎病(CKD)的前臨床研究中顯示出良好效果,能預防腎損傷、減少尿蛋白及維持腎功能。MR在非上皮細胞的活化可能透過炎症、纖維化及氧化壓力影響腎臟。MRAs不僅保護腎臟,還有助於心血管健康,預防心臟纖維化和血管鈣化。然而,臨床應用面臨高鉀血症的風險。本文回顧了MR抑制在非糖尿病腎病中的保護機制,並探討了類固醇及非類固醇MRAs的安全性與療效。特別是非類固醇MRAs,正被研究其在減少不良反應的同時,維持腎臟和心血管健康的潛力。 PubMed DOI

高血壓和慢性腎病(CKD)是心臟衰竭的主要風險因素。最近研究發現,SGLT-2抑制劑、非類固醇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nsMRA)和GLP-1受體激動劑等新療法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及非糖尿病CKD患者的心臟衰竭事件和住院風險,並有助於減緩CKD進展至末期腎病。因此,SGLT-2抑制劑已成為這些患者的一線治療選擇,而nsMRA的使用也在增加,未來可能取代螺內酯。 PubMed DOI

醛固酮失調會影響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疾病。傳統治療主要是使用類固醇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如螺內酯和依普利酮。最近出現了針對醛固酮的新藥物,包括非類固醇MR拮抗劑(如finerenone、esaxerenone、ocedurenone)和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劑(如baxdrostat等)。早期臨床數據顯示,這些新藥在控制血壓、預防心血管問題及減緩慢性腎病方面有效且安全,未來有望成為心血管和腎臟健康管理的重要選擇。 PubMed DOI

高血壓在接受透析的晚期慢性腎病(CKD)和末期腎病(ESKD)患者中相當普遍,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管理這些患者的高血壓挑戰重重,尤其是抗藥性高血壓的情況。近期的KDIGO指引調整了血壓目標,旨在降低心血管風險。一線治療包括利尿劑、ACE抑制劑和ARBs,還有新藥如SGLT2抑制劑等顯示出希望。生活方式改變和透析患者的超濾體積控制也很重要,強調個性化治療策略以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PubMed DOI

雖然現在降血壓藥很多,但還是有不少人血壓控制不好,尤其是難治型高血壓。新藥像是非類固醇型抑制劑、aldosterone synthase抑制劑、RNA藥物等,未來有機會減少吃藥數量,也可能提升服藥意願。針對肥胖和糖尿病的藥物也有降血壓效果,未來高血壓治療會更個人化、更有效。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即使有治療,心臟和腎臟問題風險還是很高。醛固酮路徑過度活化是主因之一。新一代藥物像finerenone和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劑(ASIs),在降低併發症上有潛力,副作用也較少。ASIs能直接抑制醛固酮生成,有望成為新療法,但還需要更多研究證實效果和安全性。 PubMed DOI

這篇綜述比較了類固醇型、非類固醇型MRAs和ASi三種藥物,雖然都能抑制醛固酮,但機轉、副作用和代謝方式各有不同,影響臨床應用。作者建議未來應有更多直接比較的研究,也可考慮和SGLT2抑制劑或GLP-1受體促效劑合併使用,以協助醫師選藥並推動後續研究。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