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前列腺癌的發生率逐漸上升,傳統的PSA檢測常常出現假陽性。最近的研究發現與前列腺癌相關的基因變異,讓多基因風險分數(PRS)成為可能。在英國的一項研究中,55至69歲的男性透過唾液樣本計算PRS,風險高的男性被邀請進行篩檢。結果顯示,62.8%的參與者接受MRI和活檢,40%被診斷為前列腺癌,其中71.8%的病例若依賴傳統方法將無法被檢測。這顯示PRS篩檢方法能更有效識別臨床顯著的前列腺癌。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針對美國黑人開發了一個慢性腎病(CKD)的多基因風險評分(PRS),旨在改善非洲血統族群在基因研究中的代表性。研究利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數據,並在高血壓遺傳流行病學網絡(HyperGEN)中進行優化,最終在精準醫學跨組織(TOPMed)和高血壓相關治療基因研究(GenHAT Study)中驗證。結果顯示,PRS與CKD流行率顯著相關,並且納入APOL1風險狀態後,準確性進一步提升。這項研究強調了多樣化族群在基因研究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對前列腺癌風險的影響。研究發現,基因預測的SGLT2抑制劑能顯著降低前列腺癌風險(勝算比 = 0.56),而電子健康數據顯示,糖尿病男性使用SGLT2抑制劑的前列腺癌風險降低23%(危險比 = 0.77)。此外,HbA1c水平與前列腺癌的關聯性證據較弱,顯示SGLT2抑制的效果可能不僅與血糖控制有關。這些結果支持SGLT2抑制劑在前列腺癌預防中的潛在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已找出許多與人類疾病相關的風險變異,顯示慢性腎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多基因特性。雖然這些變異對疾病的影響較小,但合起來卻顯著影響疾病風險,顯示常見疾病的複雜性,這也讓GWAS的臨床應用面臨挑戰。 多基因風險評分(polygenic scores)試圖整合這些小效應變異,以提升個人化風險預測。雖然部分評分已具臨床應用潛力,但在不同族群間的適用性及整合其他風險因素的模型仍需改進,未來也需更多研究來驗證其臨床效用。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磁共振影像(MRI)在前列腺癌篩檢中的療效與安全性,並與傳統活檢比較。自2015年起,50至60歲男性參與者接受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檢,PSA達3 ng/mL以上者進行MRI檢查,隨後隨機分配進行系統性或MRI靶向活檢。結果顯示,MRI靶向活檢組的前列腺癌檢出率為2.8%,顯著低於系統性活檢的4.5%。MRI方法能有效減少臨床上不重要的癌症診斷,且保持低風險,顯示其為更安全有效的篩檢選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冠心病(CHD)多基因風險評分(PRSs)在個體層級的協議性,發現雖然在整體人群中表現相似,但個體的風險評估卻有顯著差異。研究分析了171,095名參與者的數據,結果顯示個體預測的一致性較低,內部一致性相關係數(ICC)僅為0.373,風險分配一致性也未超過0.56。這顯示即使PRS在大眾中表現良好,對個別患者的風險評估仍需改進統計方法,並加強與患者的溝通。 PubMed DOI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常常未被診斷,雖然遺傳因素影響風險,但其肺功能檢測的有效性仍不明。本研究評估COPD多基因風險評分(PRS)是否能改善未診斷COPD的識別。分析來自Framingham心臟研究和COPDGene研究的參與者,結果顯示將PRS納入傳統肺功能問卷(mLFQ)能顯著提高COPD的預測準確性,尤其在Framingham隊列中。總結來說,COPD PRS可增強未診斷COPD的檢測,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以了解其對診斷和患者結果的影響。 PubMed DOI

這篇論文探討慢性腎臟病(CKD)的多基因風險評分(PRS)與腎衰竭發展年齡的關聯。研究分析了來自12個隊列的10,586名患者的基因數據,重點在高血壓、尿白蛋白及腎小管過濾率(eGFR)等因素。結果顯示,PRS在eGFR減少的高風險群中,腎衰竭發展年齡比低風險群早約2年。此外,PRS每增加一個標準差,60歲前發展腎衰竭的機率也隨之增加。研究強調了遺傳因素在CKD進展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前列腺癌是美國男性中最常見的非皮膚癌,2024年預計將有299,010個新病例和35,250人死亡。全球男性中,前列腺癌為第二常見癌症,2022年新病例達1,466,680例。大多數為腺癌,診斷年齡中位數為67歲,遺傳因素影響風險超過50%。高風險患者可選擇放射治療或根治性切除,治療後仍有部分患者可能轉移。轉移性前列腺癌主要透過雄激素剝奪療法管理,並可搭配新型藥物以提高生存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高解析度微超聲引導活檢與MRI融合引導活檢在未接受過活檢的男性中診斷前列腺癌的效果。試驗於2021年12月至2024年9月在20個國家的802名男性中進行,結果顯示微超聲引導活檢檢測到癌症的比例為47.1%,不劣於MRI融合引導的42.6%。研究結論認為,微超聲引導活檢是檢測前列腺癌的可行替代方案,並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識別碼為NCT05220501。 PubMed DOI

Epi-PRS 是新一代多基因風險分數,運用大型語言模型分析全基因體定序資料,能預測細胞類型特異的表觀基因組訊號,包含罕見和調控性變異。這方法可捕捉非線性與調控效應,提升疾病風險預測準確度。實驗顯示,Epi-PRS 在乳癌、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預測表現都比傳統方法更好,能提供更精確、易懂的個人化醫療風險評估。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