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慢性腎臟病患者在接受腎臟替代療法時,常面臨社會參與和人際關係的挑戰,特別是在少數族裔中更為明顯。研究針對25名阿拉伯澳洲患者進行訪談,發現四大主題:治療影響社交、社區文化聯繫減弱、家庭角色失落,以及從人際連結中獲得安慰。患者感到孤立,並因感染風險而不願社交。研究建議,應加強文化同儕和家庭支持,以改善這些患者的社會連結。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西班牙研究指出,晚期腎臟病患者在選擇腎臟替代療法時,受非醫療因素影響。社經地位高、西班牙籍、語言無礙、獨立者較傾向腹膜透析。年長、需他人協助者則較傾向保守療法。研究呼籲跨領域干預以解決這些障礙,確保公平醫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病(CKD)對兒童生長失敗的影響,涵蓋了120名兒童、250名父母和445名健康專業人員的觀點。研究指出五個關鍵主題:心理健康下降、生活參與受限、應對症狀和治療挑戰、促進及時介入的重要性,以及平衡生長與健康的優先事項。這些結果顯示,對CKD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社會支持是非常必要的,以幫助他們應對生長障礙帶來的多重挑戰。 PubMed DOI

社交功能對慢性腎病(CKD)患者及其照顧者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CKD患者常面臨疲勞、疼痛及治療負擔,這些都會影響他們的社交互動,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和心理健康。照顧者也因協助患者而面臨社交關係的挑戰。儘管社交功能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但在臨床上卻常被忽略,且相關的患者報告結果測量(PROMs)較少。本文將探討社交功能的定義及其影響,並回顧現有的PROMs,討論開發新測量工具的必要性,以改善CKD患者的照護。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常感孤獨與社交隔離,這可能增加死亡率和心理健康問題。一項研究分析了來自25國1261名參與者的質性數據,發現六大主題:1. 疾病和治療限制社交活動;2. 對感染的擔憂加劇孤立感;3. 社會角色減少引發悲傷;4. 醫療中感到孤立和不確定;5. 自尊心受損影響人際關係;6. 感到被排斥和內疚。研究強調需介入措施以增強CKD患者的社交連結。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揭示了危地馬拉慢性腎病(CKD)兒童,特別是接受腎臟替代療法(KRT)孩子所面臨的挑戰。透過質性研究,收集了八位兒童及其母親的經驗,發現三個主要主題: 1. **健康系統互動**:家庭在應對醫療系統的複雜性時感到困難,增加了壓力和獲取醫療服務的挑戰。 2. **家庭動態變化**:CKD影響家庭結構,導致壓力和角色改變,照顧者需適應疾病需求。 3. **社交壓力**:兒童在社交上面臨孤立和疏離感,影響整體福祉。 研究強調需綜合護理,滿足醫療需求並解決社會和家庭挑戰,以提升這些兒童及家庭的生活品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來自社會經濟弱勢及澳洲偏遠地區的慢性腎病(CKD)兒童照顧者對醫療服務的看法。透過對32位照顧者的訪談,發現六個主要主題:缺乏主動權、對醫師信任喪失、組織僵化、照顧負擔加重、家庭壓力加劇,以及建立韌性與穩定性。照顧者在獲取醫療服務時感到無能為力,顯示出改善社會經濟和地理劣勢家庭醫療服務獲取的必要性。 PubMed DOI

社交連結對末期腎病(ESKD)患者的福祉非常重要,能增強他們的歸屬感。這篇文章透過假設案例,探討了疫情期間患者面臨的社交孤立問題,並提出五項建議來應對: 1. **改善孤獨檢測** - 及早識別有風險的患者。 2. **實施社會支持介入** - 利用有效策略增強社交連結。 3. **改善透析環境** - 促進患者互動。 4. **吸引家庭照顧者參與** - 加強支持網絡。 5. **利用科技促進連結** - 在面對面互動受限時,數位工具能幫助維持聯繫。 文章強調,增強社交連結對於護理工作至關重要。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的兒童和青少年面臨嚴重的心理健康挑戰,特別是憂鬱症,這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和治療依從性。研究分析了來自53個國家的120名兒童和250名照顧者的意見,發現五大主題:身份認同掙扎、健康不確定性擔憂、職業機會失望、醫療創傷痛苦及缺乏支持的絕望。這些結果顯示CKD患者的脆弱性,強調需要改善心理支持策略,幫助他們應對恐懼和生活干擾。 PubMed DOI

澳洲偏鄉腎臟病患發生率高,但移植機會少,主因是交通不便和醫療資源不足。調查發現,若能加強同儕支持、資訊提供、減輕經濟壓力,並讓病患更容易接受評估和拿藥,有助提升移植經驗和結果。優化這些面向,能改善偏鄉病患的移植狀況。 PubMed DOI

洗腎病人常有認知障礙,影響生活和自理能力,也增加照護負擔。研究發現,病人常忽略或否認這些問題,醫護和病人都會自行想辦法應對,但都覺得需要更多支持和更好的評估工具。這顯示未來照護上有改善空間,應加強相關資源和管理方式。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