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慢性腎臟病患者在接受腎臟替代療法時,常面臨社會參與和人際關係的挑戰,特別是在少數族裔中更為明顯。研究針對25名阿拉伯澳洲患者進行訪談,發現四大主題:治療影響社交、社區文化聯繫減弱、家庭角色失落,以及從人際連結中獲得安慰。患者感到孤立,並因感染風險而不願社交。研究建議,應加強文化同儕和家庭支持,以改善這些患者的社會連結。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病(CKD)對兒童生長失敗的影響,涵蓋了120名兒童、250名父母和445名健康專業人員的觀點。研究指出五個關鍵主題:心理健康下降、生活參與受限、應對症狀和治療挑戰、促進及時介入的重要性,以及平衡生長與健康的優先事項。這些結果顯示,對CKD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社會支持是非常必要的,以幫助他們應對生長障礙帶來的多重挑戰。 PubMed DOI

研究顯示,雖然女性在慢性腎臟病(CKD)第3至第5期的發生率較高,但男性在腎臟替代療法的啟動和治療中仍佔主導。透過問卷調查783名患者和98名照顧者,結果發現63.1%的女性認為女性在健康管理上表現較好,男性則為56.1%。不過,無論性別,絕大多數患者和照顧者都認為治療上對所有腎病患者是平等的,並未發現基於性別的治療差異。整體來看,兩性都認同女性在健康維護和自我管理方面的優勢。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顯示,腎臟醫療中,心理健康問題(如精神分裂症和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與其他患者有明顯差異。分析2006至2019年倫敦一腎臟單位的5,105名慢性腎病患者發現,只有2.2%有嚴重心理健康診斷。這些患者的平均壽命比其他人短13.1年,且CKD病情更嚴重。雖然腎衰竭和住院率相似,但他們急診和重症監護病房的入院率較高,接受腎臟移植或腹膜透析的機會也較低,且在血液透析中併發症更多。這強調了改善這群脆弱患者的腎臟護理和減少過早死亡的必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慢性腎病(CKD)患者中抑鬱和焦慮的盛行率,並分析影響這些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透過在英國六個腎臟中心進行的線上調查,共有458名參與者,結果顯示37.7%有中度至重度抑鬱,26.5%有類似程度的焦慮。超過一半的參與者曾被診斷為抑鬱,且多數人希望獲得心理健康支持。研究強調了針對CKD患者提供個性化心理健康服務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2009至2020年間,巴塞隆納移民與西班牙患者在腎臟替代療法的選擇。673名患者中,113名為移民,79.5%選擇血液透析,僅12.5%選擇腹膜透析。相比之下,西班牙患者的選擇較為均衡,55.5%選擇血液透析,25%選擇腹膜透析。移民的腎小管過濾率較低,且隨訪時間短,語言障礙影響其選擇。研究顯示,社會經濟和文化背景對健康差異有重要影響。 PubMed DOI

社交連結對末期腎病(ESKD)患者的福祉非常重要,能增強他們的歸屬感。這篇文章透過假設案例,探討了疫情期間患者面臨的社交孤立問題,並提出五項建議來應對: 1. **改善孤獨檢測** - 及早識別有風險的患者。 2. **實施社會支持介入** - 利用有效策略增強社交連結。 3. **改善透析環境** - 促進患者互動。 4. **吸引家庭照顧者參與** - 加強支持網絡。 5. **利用科技促進連結** - 在面對面互動受限時,數位工具能幫助維持聯繫。 文章強調,增強社交連結對於護理工作至關重要。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的兒童和青少年面臨嚴重的心理健康挑戰,特別是憂鬱症,這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和治療依從性。研究分析了來自53個國家的120名兒童和250名照顧者的意見,發現五大主題:身份認同掙扎、健康不確定性擔憂、職業機會失望、醫療創傷痛苦及缺乏支持的絕望。這些結果顯示CKD患者的脆弱性,強調需要改善心理支持策略,幫助他們應對恐懼和生活干擾。 PubMed DOI

中東與北非地區多數腎臟科醫師了解並接受保守性腎臟治療(CKM),但實際主動提供CKM或有正式計畫的很少。主要障礙是經費、資源不足及缺乏訓練,文化和宗教影響較小。未來需加強研究與政策,提升CKM可近性。 PubMed DOI

澳洲偏鄉腎臟病患發生率高,但移植機會少,主因是交通不便和醫療資源不足。調查發現,若能加強同儕支持、資訊提供、減輕經濟壓力,並讓病患更容易接受評估和拿藥,有助提升移植經驗和結果。優化這些面向,能改善偏鄉病患的移植狀況。 PubMed DOI

洗腎病人常有認知障礙,影響生活和自理能力,也增加照護負擔。研究發現,病人常忽略或否認這些問題,醫護和病人都會自行想辦法應對,但都覺得需要更多支持和更好的評估工具。這顯示未來照護上有改善空間,應加強相關資源和管理方式。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