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篇評論強調糖類在腎臟功能與疾病中的重要性,並探討它們在組織中的分佈。文中提到不同類型的糖類及其在腎臟生物學中的角色,特別是質譜影像(MSI)技術,能提供全面的糖類組成資訊,優於傳統的凝集素和代謝物標記方法。評論中也提到蛋白質N-糖基化對腎臟健康的重要性,最近在N-糖類的MSI進展有助於加深我們對腎臟病理生理的理解,並可能有臨床應用的潛力。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免疫球蛋白的糖基化在抗體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受多方面影響。不同的IgG糖基化會影響抗體功能,並與疾病發展相關。分析IgG糖基化可預測疾病嚴重程度,尤其對類風濕性疾病如紅斑狼瘡和腎臟疾病有幫助。特定的糖基特徵可能加劇IgG引發的腎損傷。調節IgG糖基化或許是未來治療的方向,可幫助管理免疫反應,減少對免疫抑制藥物的需求。 PubMed DOI

鞘脂是一種生物活性脂質,包含神經酰胺等重要成分。最初被認為是細胞膜的結構元素,但後來發現它們在細胞信號傳導中扮演重要角色,影響細胞的分化、遷移、增殖和凋亡等過程。近期研究指出,腎臟中的鞘脂成分會隨不同條件變化,顯示它們在腎功能及腎病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這篇綜述將介紹鞘脂信號傳導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腎病病理學中的意義。 PubMed DOI

腎臟在乳酸代謝中扮演重要角色,正常情況下會吸收和代謝乳酸,只有少量會排出。然而,急性腎損傷和糖尿病腎病會影響腎臟處理乳酸的能力,導致乳酸積聚,進一步惡化腎功能。近期研究指出,乳酸化在腎臟疾病中具有關鍵影響,涉及基因轉錄、蛋白質功能及細胞代謝,並與炎症反應及腫瘤進展有關。了解乳酸代謝及乳酸化的機制,可能為新療法提供方向。 PubMed DOI

空間解析質譜(MS)和質譜成像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腎臟生物分子研究,能無標記地檢測多種分子,如代謝物、藥物和蛋白質。這些技術透過分析生物液體、整個器官及單一細胞,為腎臟健康與疾病提供新見解。隨著樣本處理技術和空間解析度的提升,加上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應用,這些技術在腎臟病學中的價值預期將持續增長,填補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的不足。 PubMed DOI

Omics技術大幅推進了腎臟病學的發展,讓我們更深入了解腎臟疾病的分子機制。這些技術幫助開發更準確的診斷工具和治療策略,並提供預後標記。整合多層次的omics數據,包括大規模、單細胞和空間omics,讓我們能全面理解腎臟的健康與疾病狀態。 本篇綜述探討了整合不同omics層次(如轉錄組、表觀基因組和空間數據)的方法與挑戰,並強調這對於研究糖尿病腎病和多囊腎等疾病的重要性。這種整合方法正在改變腎臟病學的診斷與治療,對改善病人結果至關重要。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種常見的情況,會增加健康風險和醫療成本。早期檢測和管理對改善病人結果非常重要。近期在腎臟影像學和組學技術的進展,雖然增強了我們對腎損傷的理解,但也帶來了挑戰。這篇綜述探討了基於質譜成像的空間代謝組學在研究缺血和毒素引起的AKI的應用,提供了對病理生理學的見解,特別是脂質代謝和能量轉換的變化。持續的研究對於推進腎損傷的診斷、機制和治療至關重要。 PubMed DOI

全球超過8.5億人受腎臟病影響,早期發現很重要。腎臟病常會造成脂質代謝異常。質譜影像(像MALDI、DESI MSI)能幫助研究人員在腎臟特定區域觀察脂質變化,深入了解疾病機制。結合空間代謝體學和其他技術,有機會帶來新的臨床應用。 PubMed DOI

近十年質譜影像技術大躍進,能在組織切片中高解析度地描繪數百種代謝物和蛋白質分布,特別在腎臟等器官研究上很有幫助。這些成果仰賴跨領域合作,但資料分析和標準化還有待加強。隨著技術和品質控管進步,未來應用會更普及,對複雜疾病的理解也會更深入。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常見腎小球硬化、腎小管萎縮和間質纖維化,但相關分子機制還不明。空間代謝體學能分析組織內代謝物分布,協助找出導致這些病變的細胞路徑。本文探討如何用這技術研究CKD病理變化及發展代謝體標誌時遇到的挑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用空間轉錄體學分析C3腎小球病變患者的腎臟切片,發現與細胞外基質和干擾素活性相關的基因表現特別高。補體C3可能透過CD11c與ECM互動。實驗也證實,補體活化的巨噬細胞會促使腎小球內皮細胞產生纖維化,並增加ECM基因表現,為C3G的致病機制帶來新見解。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