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識別有IgA腎病(IgAN)風險的病人對臨床決策和管理非常重要。在CureGN研究中,分析了919名兒童和成人的數據,重點在於兩年內的蛋白尿水平,將病人分為不同的發展組。研究發現,成人中,蛋白尿水平最低的組別進展較慢,而高蛋白尿組別的腎功能下降風險顯著較高。這顯示蛋白尿的變化是IgAN進展的重要預測指標,強調了監測蛋白尿對改善病人結果的關鍵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兒童中有高蛋白質的IgA血管炎腎炎情況,年紀小且腎損傷嚴重。他們的血液和免疫標記異常,腎損傷程度影響結果。高蛋白質兒童免疫功能、血液凝結和腎損傷較嚴重,治療方法仍待更多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白蛋白尿對預測原發性免疫球蛋白A腎病(IgAN)患者腎臟結果的意義,涵蓋421名德國患者,隨訪6.5年。主要發現顯示,28%的患者出現腎臟不良結果,且白蛋白尿水平越高,風險越大。研究指出,白蛋白尿是評估IgAN患者腎臟風險的重要指標,建議在臨床上作為替代標記使用。相對而言,心臟事件與糖尿病的關聯更強。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可能導致末期腎病。本研究評估蛋白尿選擇性指數(PSI)在IgAN患者中的預後價值,納入94名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低PSI組在蛋白尿緩解率及無血清肌酸酐增加兩倍的生存率上顯著較好。Cox回歸分析指出,低PSI與蛋白尿及血尿緩解的可能性較高,且與血清肌酸酐增加的風險較低相關。因此,PSI可作為IgAN的有用預後工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2141名來自中國的IgA腎病患者,分析了他們的長期結果,特別是蛋白尿與腎病進展的關係。隨訪平均5.8年,24%的患者發展為末期腎病,腎臟存活中位數為12.4年。結果顯示,蛋白尿是腎衰竭的重要預測因子,當蛋白尿超過0.5 g/d時,ESKD風險顯著增加。蛋白尿低於0.3 g/d的患者長期腎臟存活率較好。這項研究強調,儘管有治療,許多IgAN患者仍面臨不良結果,特別是高蛋白尿患者。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的治療正在不斷進步,新的療法針對不同的病理機制開發中。有些療法已在某些國家獲得批准,另一些則在隨機對照試驗中顯示出希望的結果。不過,大部分研究主要針對難治性非腎病性蛋白尿的患者,對於快速進展型、惡性高血壓等其他臨床表現的研究相對不足。此外,血尿及特殊族群(如懷孕或移植患者)的管理也尚待深入探討。本文建議了一些治療算法,並強調在這些領域進一步研究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青少年、兒童、年輕成人及成人的腎小球疾病結果,數據來自CureGN資料庫。主要評估未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情況下,持續蛋白尿緩解和eGFR下降。結果顯示不同年齡組之間無顯著差異,但高風險的APOL1等位基因和高血壓會降低持續蛋白尿緩解的可能性。雖然最小變病和IgA腎病的緩解率相似,但其他類型的緩解率較低。約25%的參與者在五年內經歷eGFR下降,建議臨床試驗應納入青少年,因為他們也面臨腎功能下降的風險。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在兒童和成人的表現及進展模式有所不同,這使得因年齡和國家腎活檢政策而直接比較發病率變得困難。近期研究著重於評估腎活檢時或隨訪一年後的個別風險,這對於避免輕度病例的過度治療及確保重症病例的及時治療尤為重要。這篇綜述強調了不同年齡段IgAN的相似與差異,並探討影響疾病進展的預後因素,旨在提供指導以改善治療決策。 PubMed DOI

這篇研究發現,不論是C3G還是IC-MPGN,只要能把蛋白尿壓到每天1公克以下,腎臟預後就會比較好,腎功能惡化也會比較慢。反之,蛋白尿增加會大幅提高腎衰竭風險。所以,治療這兩種罕見腎病時,重點就是要積極控制和降低蛋白尿。 PubMed DOI

這項大型多元族群IgA腎病變研究發現,追蹤2.7年內,超過三分之一患者腎功能惡化、腎衰竭或死亡。蛋白尿≥0.5 g/g及腎功能較差會增加風險,年齡≥30歲則有保護效果。不同族群間風險差異不大。即使中度蛋白尿也需注意,顛覆過去只重視高蛋白尿的看法。 PubMed DOI

這項針對591位原發性膜性腎病變患者的研究發現,即使有用免疫抑制劑,黑人、18歲以下、診斷時蛋白尿多或腎功能較差的人,腎臟預後都比較差。黑人和兒童腎衰竭風險較高,拉丁裔則較難完全緩解蛋白尿,顯示不同族群和年齡層的預後有明顯差異。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