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慢性腎病(CKD)患者的腎小管過濾率(GFR)下降對生活品質(QoL)的影響,涵蓋582名CKD 2至5期患者,並使用腎病生活品質量表(KDQOL™)進行三年評估。結果顯示,eGFR每下降10 ml/min/1.73 m²,生活品質的身體和心理得分顯著降低,身體功能及因健康問題造成的角色限制是主要因素。研究強調定期監測CKD患者的生活品質,以改善他們的健康結果,支持KDIGO的建議。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慢性腎臟病(CKD)因人口老化和風險因素增加而日益普遍。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HRQoL)對CKD患者至關重要,但並非所有影響因素都能改變。這篇綜述指出了一些可調整的因素,如心理健康、用藥依從性、社會支持等,並強調HRQoL在臨床試驗中的重要性。已證實的介入措施包括運動、教育計畫和針對貧血的藥物。醫師應採取整體護理方法,並進行高品質的研究,以更好地提升CKD患者的生活品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在慢性腎臟病(CKD)老年人中,加入身體功能測量(如步態速度和虛弱)對死亡預測的影響。研究對象為65歲以上、eGFR低於60 mL/min/1.73m²的參與者,共2,338名,平均年齡70歲。結果顯示,隨訪5年內392人去世,164人需接受腎臟替代療法。加入步態速度和虛弱評估後,死亡風險預測的準確度有所提升,強調這些指標在臨床評估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最近的研究指出,非透析慢性腎病(ND-CKD)患者,特別是中度到重度階段,面臨顯著的症狀負擔。來自巴西、法國和美國的研究顯示,4,430名患者中,有23%感到肌肉酸痛,21%感到疲憊,且隨著病情加重,症狀困擾程度也增加,女性患者更為明顯。症狀負擔較高的患者,其生活品質得分顯著低於症狀負擔較低者,顯示改善臨床管理的必要性。不過,研究結果的普遍性受到限制,特別是在巴西的背景下。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2至18歲的慢性腎病(CKD)兒童進行生活品質調查,涵蓋不同病程階段,包括透析和腎臟移植的患者。共87名患者參與,使用兒童生活品質量表(PedsQL™)評估。結果顯示,自我報告的生活品質在不同CKD階段相對一致,但父母報告的分數普遍較低,且與自我報告的相關性較弱。特別是第五階段透析兒童的生活品質顯著低於早期階段,且母親教育程度較低的兒童生活品質也較差。研究強調定期評估生活品質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晚期CKD患者及面臨社會經濟挑戰的患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65歲以上的末期腎病(ESRD)老年患者在接受維持性透析時,生活品質(QOL)與生存之間的關係。分析了492名患者的數據,平均隨訪67個月。結果顯示,身體組成摘要(PCS)分數較低與生存率下降有關,而心理組成分數則無顯著關聯。研究強調,改善老年ESRD患者的身體功能對提升生存率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年長腎衰竭患者的認知功能、憂鬱症狀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HRQoL)之間的關係,共有403名65歲以上的病人參與。結果顯示,認知功能對心理HRQoL有正面影響,但對身體HRQoL影響不大。較低的認知功能與較差的心理HRQoL相關,且憂鬱症狀在其中扮演中介角色。研究建議針對認知障礙和憂鬱症狀進行介入,以提升這些患者的生活品質,並強調未來研究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非糖尿病慢性腎病(CKD)患者的品質指標(QIs)與健康結果的關聯,數據來自台灣國民健康保險。分析了2016至2019年間27,842名晚期CKD患者,重點在於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抑制劑、蛋白尿檢測及避免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結果顯示,只有33.5%的患者達到最高QIs得分,且較高得分與降低透析風險、全因死亡率及酸中毒風險相關。研究強調QIs在提升CKD患者護理中的重要性,建議未來應進一步完善這些指標。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不同腎小管過濾率(eGFR)閾值對慢性腎病(CKD)流行率和預後的影響,隨訪長達15年。研究分析了4,952名參與者,發現年齡分層定義會重新分類部分參與者,但並未影響不良結果。Cox回歸分析顯示,CKD組的預後明顯較非CKD組差,無論使用哪種定義,標準定義的風險比最高。總結來說,年齡或i-BSA分類CKD的預測能力不如標準定義。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慢性腎病(CKD)2至4期患者的腎功能與骨礦密度(BMD)下降速率的關聯。研究採用前瞻性隊列方式,涵蓋1006名參與者,時間從2011年到2016年,透過雙能X光吸收法測量BMD。結果顯示,CKD期數越高,髖部BMD下降越快,且男性與女性之間有顯著差異。此外,研究還發現兩種eGFR變化趨勢:穩定組與快速下降組,後者BMD下降幅度更大。總體而言,CKD進展及腎功能快速下降與非透析CKD患者的BMD損失有關。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與神經肌肉問題有關,但對最大自願力量(MVF)的影響研究不多。本研究分析了CKD進展如何影響骨骼肌質量與力量的關係,並探討肌少症及肌少症肥胖的盛行率。結果顯示,CKD G1-G3期的MVF明顯高於G4和G5期,且隨著病情惡化,MVF與肌肉質量的關聯性減弱。雖然各期肌少症的盛行率無顯著差異,但早期階段的恢復情況較好。研究強調早期康復計畫對CKD患者的重要性,以提升肌肉健康和生活品質。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