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基因預測的環境因素對IgA腎病(IgAN)和膜性腎病(MN)的影響,使用兩步孟德爾隨機化分析。研究分析了68種環境暴露與這兩種腎臟疾病的關聯。 主要發現包括:IgAN的風險因子有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無麩質飲食等可降低風險,而酒精消費、失眠等則增加風險。MN的風險因子中,教育程度和中高強度運動可降低風險,牛肉攝取等則增加風險。研究指出失眠、BMI和腰圍在教育程度與IgAN的關係中扮演中介角色,這些發現有助於未來的預防策略和風險評估。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透過兩樣本孟德爾隨機化,探討免疫細胞特徵與IgA腎病的因果關係。研究分析731種免疫細胞特徵,結果顯示IgA腎病與多種免疫細胞特徵有顯著關聯,特別是14種相對細胞特徵、3種絕對細胞特徵等。然而,經過假發現率修正後,只有一種免疫表型,即CD4+ T細胞上的單純皰疹病毒入侵介導因子,顯示出對IgA腎病的保護作用。這項研究強調免疫細胞在IgA腎病中的複雜角色,為未來臨床研究提供了重要見解。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中國北方,特別是河北省,特發性膜性腎病(iMN)日益增加的情況,並分析其與空氣品質改善及基因-環境互動的關聯。研究分為兩個隊列,第一個隊列從2002到2021年分析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病理報告,發現iMN病例在2002至2014年間顯著增加,之後有所下降。第二個隊列顯示iMN的發病率存在地區差異,且污染暴露為獨立風險因素。基因-環境互動分析也顯示,特定基因攜帶者在污染環境中發展iMN的風險顯著增加。總體來看,基因-環境互動可能影響了iMN的盛行率。 PubMed DOI

IgA腎病是一種常見的腎小球腎炎,雖然確切原因不明,但「四擊模型」解釋了其發展過程。近期研究將特定補體成分與IgA腎病聯繫起來,並利用孟德爾隨機化方法探討其因果影響。研究發現C1QBP、C3b、C3d、C2和C7等補體成分與IgA腎病有因果關係,且無逆因果證據。這些結果顯示補體系統與IgA腎病之間存在複雜互動,為未來研究提供了方向。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腸道微生物組與膜性腎病之間的因果關係,採用雙向孟德爾隨機化方法。研究選取211種細菌分類,並透過統計分析發現六種微生物與膜性腎病有顯著關聯,p值均小於0.05。這些微生物包括Butyrivibrio、Butyricicoccus等,已知為膜性腎病的風險因素。特別是Ruminococcaceae UCG-003和Bacillales顯示出雙向因果關係,顯示這些微生物可能參與膜性腎病的發展,強調未來研究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運用孟德爾隨機化方法,探討教育程度(EA)與腎臟疾病(KD)之間的因果關係。研究顯示,基因預測教育程度每增加4.2年,腎臟疾病風險降低32%。研究人員找出24個風險因素,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和吸煙程度對這一保護效應有顯著影響,分別佔21.8%和18.7%。結果顯示,提高教育程度可能有助於降低腎臟疾病的發生,特別是針對肥胖和吸煙的干預,對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群尤為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強直性脊柱炎(AS)與IgA腎病(IgAN)的關聯,運用孟德爾隨機化(MR)和生物資訊分析。研究發現AS可能降低IgAN的風險,勝算比為0.552。透過分析,識別出24個與AS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以及332個IgAN的差異表達基因(DEGs)。特別是CX3CR1基因被認為是連結兩者的關鍵,可能成為IgAN的治療靶點。這項研究增進了對AS與IgAN之間分子機制的理解。 PubMed DOI

膜性腎病(MN)是成人腎病綜合症和腎衰竭的主要原因,最近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群(GM)與MN有關聯。透過大型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和孟德爾隨機化分析,研究顯示九種特定的GM與MN存在顯著因果關係,包括Clostridia和Oscillibacter等。此外,色氨酸對MN也有顯著影響。這些結果顯示,GM可能透過調節炎症因子影響MN,為未來的預防和治療策略提供了新方向。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病綜合症(NS)與多種風險因素的因果關係,包括慢性乙型/丙型肝炎、COVID-19、過敏、草本茶、免疫球蛋白E、兒童肥胖及特定HLA特徵。研究發現,HLA-II DQ α2 鏈對NS的風險有顯著影響,而免疫球蛋白E的關聯則較不穩定。此外,潰瘍性結腸炎對NS風險無顯著影響。總體來看,HLA-II DQ α2 鏈相關的免疫系統異常可能促進NS的發展及病理變化。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免疫細胞表型與主要腎小球疾病(PGDs)之間的關聯,包括腎病症候群(NS)、膜性腎病(MN)和IgA腎病(IgAN),並利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s)的遺傳數據。研究發現38種免疫表型與IgAN相關,其中六種在多重比較修正後仍顯著,顯示特定T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影響。MR分析也揭示了免疫表型與MN及NS的關聯,顯示不同PGDs之間可能有共同的免疫機制,為個性化治療提供了潛在目標。 PubMed DOI

最近的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群在腎臟疾病中的重要性,但其因果關係仍不明。這項研究利用孟德爾隨機化分析,針對糖尿病腎病、IgA腎病和膜性腎病進行探討,發現了多種腸道細菌與腎臟疾病之間的正向和負向因果效應。例如,*Dialister*對糖尿病腎病有保護作用,而*Lachnospiraceae UCG-008*則增加風險。研究結果強調了腸道微生物對腎臟健康的影響,並為未來的臨床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