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評估了視頻輔助電子同意(eConsent)與傳統同意方法在接受經皮腎活檢(PKB)患者中的效果。研究包含120名患者,分為兩組:一組觀看八分鐘的動畫視頻,另一組則依照傳統程序與醫師溝通。結果顯示,eConsent組的理解能力顯著較高,年輕患者的表現尤佳,但在經驗、焦慮或滿意度上兩組無顯著差異。總結來說,視頻輔助的eConsent能提升患者對手術的理解,且不影響他們的整體經驗或情緒。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探討KPMP計畫中受試者的腎臟活檢經驗,包括AKI或CKD患者。多數參與者為幫助未來病患,對同意書內容理解良好,認為在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些人在活檢時感到疼痛和焦慮,許多人表示研究影響了他們的生活。整體而言,受試者出於利他動機參與,對同意程序理解良好。 PubMed DOI

人工智慧(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已改變病人互動方式。本研究探討了像ChatGPT這樣的AI在手術同意過程中的角色,重點在於病人的理解與滿意度。研究中86名參與者與AI互動後,71%的人感到獲得足夠資訊,86%認為資訊清晰,71%相信能做出知情決策。雖然大多數參與者表達滿意,但對數據隱私的擔憂仍然存在。未來需改善AI互動,確保人性關懷不被忽視。 PubMed DOI

這篇論文探討了決策輔助工具的重要性,如病人資訊手冊、影片及現代科技,這些工具能賦予病人權力,促進泌尿科的共同決策。作者主張應從傳統的同意過程轉向更以病人為中心的方法,強調病人對醫療狀況和治療選擇的理解。文中提到多媒體資源及像ChatGPT的工具在提升病人理解和滿意度方面的角色,並強調病人與醫療提供者的合作。最後,論文呼籲醫療界持續增進病人的教育與參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使用ChatGPT進行輸精管結紮前諮詢的效果,目的是提升諮詢效率與病人滿意度。研究在單一機構進行,參與者為有意接受手術的成年病人,最終納入18位病人。結果顯示,使用ChatGPT的病人對於理解的評價較高,諮詢時間也縮短。此外,ChatGPT提供的資訊質量和整體體驗均獲得正面評價。總體來看,ChatGPT能有效提升輸精管結紮前的諮詢效率。 PubMed DOI

醫療同意書的可讀性普遍高於患者的平均閱讀水平,這對知情同意造成挑戰,並可能影響臨床試驗的參與者留存率。研究分析了截至2023年1月1日美國的聯邦資助臨床試驗同意書,發現其平均Flesch-Kincaid年級水平為12.0,遠高於美國成年人通常的8年級水平。可讀性每增加一級,退選率就增加16%。使用大型語言模型簡化同意書後,能在保留法律內容的同時降低可讀性,顯示改善可讀性對提升參與度的重要性。該研究無外部資金,作者無利益衝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末期腎病患者開發了一部動畫營養教育影片,內容基於「腎病中的健康飲食」資訊圖表,並提供多語言版本。研究招募了125名接受透析的參與者,發現觀看影片後,他們的營養知識顯著提升,平均得分從67.73%增至82.32%。雖然結果顯示影片教育有效,但知識得分與參與者的年齡、收入或教育程度無關。整體來看,這項研究顯示影片能改善患者的健康知識,可能促進更好的健康行為。 PubMed DOI

最近的研究顯示,ChatGPT在全膝關節置換術(TKA)病人的術前教育中,能有效減少焦慮並提升滿意度。這項2023年的初步研究涉及60名病人,分為使用ChatGPT輔助的知情同意組和傳統醫生主導組。結果顯示,使用ChatGPT的病人在術前和術後焦慮分數顯著較低,且對住院經驗的滿意度更高。不過,對於抑鬱、膝關節功能或疼痛程度並未見顯著差異。未來仍需進一步研究以確認這些發現。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使用 Mistral 8x22B 大型語言模型 (LLM) 改善臨床試驗的知情同意書 (ICFs) 撰寫,針對複雜性和法律術語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中,四個臨床試驗方案的 ICF 由 LLM 生成,並由八位專家評估。結果顯示,LLM 生成的 ICF 在準確性和完整性上與人類版本相似,但在可讀性和可理解性上表現更佳,且在可行性上獲得滿分。整體而言,LLM 顯示出提升 ICF 可及性和清晰度的潛力,可能成為改善參與者理解的有效解決方案。 PubMed DOI

臨床試驗對醫學進步和病人獲得新療法非常重要,但像 ClinicalTrials.gov 的複雜語言讓人難以理解。本研究探討大型語言模型(LLMs),特別是 GPT-4,如何改善病人對癌症臨床試驗的教育。研究人員利用知情同意書,透過兩種 AI 方法創建易懂的摘要,並設計多選題評估病人理解。結果顯示,AI 生成的摘要更易讀,且超過 80% 的參與者表示理解更好。儘管 LLMs 有助於增強病人參與,但仍需解決準確性和倫理問題,未來應專注於改善 AI 流程和遵循法規。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一個基於檢索增強生成(RAG)技術的病人資訊助手(PIA)聊天機器人在提供CT前資訊的可行性與有效性,並與傳統醫生諮詢比較。研究對象為86名預定接受CT的病人,隨機分為PIA組和對照組。 主要發現包括:兩組在資訊清晰度和理解度上相似,但對照組在減輕病人擔憂方面更有效。PIA組的諮詢時間顯著較短。放射科醫生對PIA的評價也很高。總結來說,PIA有效提供CT前資訊並縮短諮詢時間,但醫生在解決病人擔憂方面表現更佳。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