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評估了梅奧診所影像分類(MCIC)和多囊腎病預測腎臟結果評分(PROPKD)兩種工具在預測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進展至末期腎病(ESKD)的有效性。研究涵蓋187名成年ADPKD患者,結果顯示PROPKD評分對預測ESKD有中等能力,特別是在黑人患者中表現更佳。相對而言,MCIC的預測能力較低。主要預測因子包括自我認同的黑人族裔和年齡,顯示族裔和年齡在評估腎衰竭風險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自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是末期腎病的主要遺傳原因,影響各種族患者。研究顯示,非白人患者在腎臟移植,特別是活體捐贈時,面臨更多障礙。分析32,611名ADPKD移植者的數據,發現非裔美國人和西班牙裔患者透析時間較長,移植機會較少,且EPTS分數較低。雖然這些群體在移植時EPTS分數低於20%的機率較低,但面臨的移植物失敗風險卻顯著較高。研究強調了種族對移植結果的影響,呼籲針對性干預以改善這些差異。 PubMed DOI

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是導致腎衰竭的主要遺傳原因。本研究分析了261個ADPKD家庭的疾病進展及基因變異,特別是PKD1和非PKD1變異。結果顯示,75.8%的家庭有致病變異,其中74.2%為PKD1,23.2%為非PKD1。非PKD1家庭的病情較輕,腎功能下降較慢,但擁有ADPKD-NEK8變異的患者則進展較快。這顯示了不同基因變異對ADPKD病情嚴重程度的影響。 PubMed DOI

這項觀察性研究針對常染色體隱性多囊腎病(ARPKD),分析了658名患者的數據,探討腎病進展及快速惡化的風險因素。研究發現,20歲時腎衰竭的機率約50.1%,且不同亞組之間有差異。生命第一年後,腎功能平均每年下降1.3 ml/min。研究還建立了一個預測模型,評估兩個月大時早期腎衰竭的風險,使用五個關鍵因素,顯示出良好的預測能力,特別是在生命前三年,有助於識別低風險患者及早期治療的需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124名患有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第二類的患者進行調查,重點在臨床和影像學特徵。結果顯示,12名患者符合梅約標準,66.7%的病例有腎外參與,但只有2名患者的腎小球過濾率低於60 mL/min/1.73 m²。這些患者的囊性疾病家族史陽性率較高,卻只有8.3%在PKD1基因中發現致病突變。研究指出,非典型ADPKD並不罕見,約10%的患者需進一步評估,顯示基因檢測和MRI的預測局限性。 PubMed DOI

慢性腎病(CKD)對於後尿道瓣(PUV)的兒童影響深遠,約有40%的病例受到影響。研究開發了一個名為PURK的風險評分工具,旨在根據臨床數據預測CKD的進展。這項研究納入283名PUV兒童,並隨訪至少一年。關鍵預測因子包括基線肌酸酐超過150 µmol/L、高度膀胱輸尿管逆流、生長不良及腎發育不良。PURK分數在預測準確性上表現優異,能有效提升病患照護及家庭諮詢,並促進醫療研究的比較。 PubMed DOI

管理非透析依賴性慢性腎病(NDD-CKD)患者面臨多重挑戰,如醫師短缺和需求增加,導致等待時間延長。本研究在意大利公立醫院驗證慢性腎病進展預測系統(PROGRES-CKD),評估其在優化等待名單的有效性。研究納入2005名患者,結果顯示PROGRES-CKD在預測腎臟替代療法啟動方面準確性高,6個月和24個月的AUROC值分別為0.88和0.85。模擬演練中,使用PROGRES-CKD的患者獲得更多隨訪,顯示其在資源配置上有潛力改善等待名單管理。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13種預後生物標記對自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患者腎臟疾病進展的預測效果,涉及596名患者,平均隨訪5年。主要發現顯示,患者的腎小管過濾率平均每年下降3.46 mL/min/1.73m²,超過一半的患者出現快速進展。特定生物標記如尿液白蛋白/肌酸酐等被證實是重要的預測因子,並能提升風險模型的預測準確性。研究建議將這些標記整合進風險分層工具,以提高ADPKD患者的預測精確性。 PubMed DOI

這項新風險評分模型能用五個臨床指標,幫助找出ARPKD兒童中腎衰竭高風險族群。雖然能有效區分高低風險,但還需更多研究來預測絕對風險,並在不同族群驗證。文章也提到,罕見疾病模型的詮釋和驗證有不少挑戰。 PubMed DOI

有研究發現,約12%的ADPKD患者雖然影像上囊腫不多,但腎功能卻偏低。這些人常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腎病,也可能因肌肉量高導致eGFR低估。遇到影像和腎功能不符時,建議進一步檢查,才能給病人最適合的治療。 PubMed DOI

這項針對591位原發性膜性腎病變患者的研究發現,即使有用免疫抑制劑,黑人、18歲以下、診斷時蛋白尿多或腎功能較差的人,腎臟預後都比較差。黑人和兒童腎衰竭風險較高,拉丁裔則較難完全緩解蛋白尿,顯示不同族群和年齡層的預後有明顯差異。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