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針對55歲以上的高血壓男性,探討他們的血壓節律與腎功能的關聯。研究包含188名參與者,發現許多人在收縮壓和舒張壓上都有12小時和24小時的節律。經過3年的追蹤,腎小管過濾率顯著下降,從86.6降到81.0 mL/min/1.73 m²。特別是,具有12小時節律的收縮壓患者,腎功能下降的風險降低了70%。這顯示維持血壓的12小時節律對腎功能有保護作用,強調了血壓節律分析在高血壓管理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患有慢性腎臟疾病4-5期的高血壓患者,若收縮壓<120mmHg,與腎臟替代治療(KRT)和死亡率無明顯關聯。但未受控組有增加死亡風險的趨勢。受控組中,年長患者患有較低的KRT風險。需進一步臨床試驗確認收縮壓目標對患者的影響。 PubMed DOI

血壓有日夜變化,腎臟的SGK1基因參與調節。研究顯示,刪除SGK1的小鼠在高鉀飲食下血壓異常,尤其在夜晚。長期刪除SGK1會導致血壓降低,脈壓改變,這是因為醛固酮水平改變。研究強調SGK1在維持健康血壓節奏中的重要性,顯示腎臟和SGK1在血壓調節中扮演關鍵角色。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1758名參與者的收縮壓(SBP)目標範圍(TTR)與慢性腎臟疾病(CKD)進展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在首年期間較高的SBP-TTR與在中位數為5.4年的追蹤期間較低的CKD進展風險有關聯。具有較高SBP-TTR的參與者,其腎功能下降的風險降低。 PubMed DOI

控制血壓對於管理慢性腎臟疾病至關重要。監控收縮壓隨時間的變化,特別是在目標範圍內的時間,被建議作為預測結果的有價值指標。Park等人驗證了這個參數在慢性腎臟疾病患者中的預後價值。本篇評論討論了在腎臟病學護理中使用這個參數的潛在臨床益處和障礙。 PubMed DOI

研究發現高收縮壓與所有脈壓亞組的腎臟風險有關。在高脈壓亞組中,低或高舒張壓都增加腎臟風險,呈現U型曲線。這表示舒張壓對腎功能預後價值會因脈壓水平而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長期累積血壓負荷對健康韓國成年人發展慢性腎臟病(CKD)風險的影響。研究分析了5,221名腎功能正常的參與者數據,發現較高的累積收縮壓(SBP)和舒張壓(DBP)負荷與CKD風險增加有關。具體來說,SBP的危險比為1.23,DBP為1.14,顯示累積負荷較高者發展CKD的風險幾乎是無負荷者的兩倍。這項研究強調,即使血壓正常,高累積血壓負荷仍可能增加CKD的風險。 PubMed DOI

這項回顧性研究探討了接受門診血壓監測的患者在全因死亡率和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因素。研究納入1,291名年齡18歲以上、腎功能良好的參與者,並透過訪談和健康紀錄收集數據。隨訪46.9個月後,5.9%的患者死亡,15.1%經歷心血管事件。結果顯示,舒張壓下降幅度、夜間收縮壓變異性及年齡等因素影響存活率。研究強調門診血壓監測在風險評估中的重要性,並提出了有效的預測模型。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靜息心率與近期缺血性中風患者腎功能下降的關聯。分析了9,366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心率越高,腎小管過濾率(eGFR)年下降幅度越大。心率≥90 bpm的患者年下降幅度為3.90 mL/min/1.73 m²,而心率<60 bpm則為2.12 mL/min/1.73 m²。高心率也與不良腎臟結果風險增加相關,特別是在無心房顫動的患者中更為明顯。研究強調監測心率對缺血性中風患者的重要性,建議進一步探討不同族群的情況。 PubMed DOI

在中重度CKD患者使用dapagliflozin治療12個月後,較高的收縮壓會獨立影響腎功能長期下降。治療初期eGFR變化則與高收縮壓、高尿蛋白及治療前eGFR下降幅度大有關,因此收縮壓是影響腎功能變化的重要因素。 PubMed DOI

在75歲以上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中,血壓變異度越高,腎功能通常越差。不管是一次看診內還是多次看診間測量,結果都差不多。血壓變異度高跟年紀大、腎功能差、脈壓高有關。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血壓變異度能不能預測健康狀況,以及背後的原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