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篇病例報告介紹了一名極早產的重症嬰兒(出生於25週1天),成功使用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KRT)的案例。這名9天大的女嬰因新生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和多脏器功能障礙,發展出急性腎損傷第三期。她體重690克,出生後不久就需要侵入性呼吸支持。第11天因腎功能惡化和高鉀血症,透過臍帶進行CKRT治療。這個案例顯示CKRT在脆弱新生兒中的可行性與安全性,對急性腎損傷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觀察兒科加護病房接受連續腎臟替代療法的小朋友,探討治療前24小時的狀況,發現血管支持在1小時後增加,通氣在24小時後改善,但鎮痛鎮靜藥物無明顯變化。69名患者中55%死亡。結果顯示CKRT對血液動力學和通氣有影響。 PubMed DOI

腎臟替代療法(KRT)用於治療腎臟相關疾病,對嬰兒進行KRT具挑戰性,但嬰兒專用設備進步改善治療。本文討論住院嬰兒KRT挑戰、進展、最佳方法,包括治療方式、設備比較,並探討倫理問題和未來研究。 PubMed DOI

研究發現Carpediem™機器對腎衰竭嬰兒安全有效,但仍可能導致生長延遲。大多數嬰兒存活並轉換至腹膜透析。CKRT可增加營養補充。 PubMed DOI

一項研究觀察了在2015年至2021年間在7個國家的32個中心接受連續腎臟替代治療(CKRT)的980名兒童和年輕成人。研究發現大約三分之二的受試者在重症加護病房出院前存活下來。雖然CKRT的實踐存在差異,但存活率與特定參數如透析模式或抗凝劑使用並無關聯。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危重病童中常見且致命的併發症。研究指出,對於小兒AKI患者,延遲啟動持續腎臟替代療法(CKRT)可能增加死亡風險。早期開始CKRT可能有助於改善生存率和腎功能恢復,但最佳時機仍有爭議。 PubMed DOI

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KRT)在重症醫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四十年來不斷演進,提升了精確度和安全性。對於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重症病人,CKRT特別有幫助,能早期進行物理治療,解決病人活動不便的問題。雖然隨機試驗未顯示CKRT在死亡率上優於間歇性血液透析,但它能精確控制溶質和液體的去除,並根據病人狀況調整。觀察性研究指出,CKRT可能更有助於腎臟恢復。考量到重症病人的多樣需求,提供多種療法以便靈活轉換是必要的,CKRT在個性化治療中扮演關鍵角色。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體重10公斤以下的兒童,評估接受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KRT)治療急性腎損傷(AKI)或液體過載(FO)時的ICU死亡率。分析了210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ICU死亡率為46.5%,低於早期的57%。此外,72%的患者在90天內出現重大不良腎事件。研究指出,CKRT開始時較高的PELOD-2評分與死亡率及不良事件風險增加相關,而缺乏合併症則降低風險,強調對這群脆弱患者的密切追蹤必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中低收入國家接受持續腎臟替代療法(CKRT)的兒童臨床特徵及結果。研究涵蓋102名年齡1個月到18歲的兒童,61.8%為男孩,媒介年齡4歲。許多患者營養不良,51%體重低於15公斤,入院時病情嚴重,94.1%需機械通氣。最常見診斷為敗血性休克,CKRT主要因液體過載及代謝缺陷啟動。死亡率高達75%,顯示出管理挑戰,強調需進一步研究以改善這群脆弱患者的結果。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在重症新生兒中很常見,特別是極低和超低出生體重的嬰兒。為了解決現有腎臟替代療法(KRT)設備不適合小嬰兒的問題,研究人員開發了迷你版的Kirpa Kit,稱為Brophy Kit,並在實驗室中測試其性能。結果顯示,經過30個清除循環後,血尿素氮(BUN)和鉀的中位數分別降低了31%和35%。Brophy Kit展現了高效的清除能力和穩定的超濾性能,顯示其在小型新生兒KRT技術中具有潛力。 PubMed DOI

重症病患需要腎臟替代療法(KRT)是加護病房中最具挑戰性的案例之一。對於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腎衰竭病患,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KRT)通常是首選,雖然研究未顯示其在存活率或腎臟恢復上優於間歇性KRT。CKRT已成為急性腎損傷(AKI)的標準治療,特別是在發達國家。隨著醫療系統對複雜病患的器官支持需求增加,CKRT的使用預計會上升。本課程回顧CKRT的原則,提供實用指導,並強調多學科護理的重要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