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篇研究探討了重度急性腎損傷(AKI)的預測,特別是尿液中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1(IGFBP-1)。研究發現,IGFBP-1在從1期AKI進展到重度AKI的患者中顯著升高,並能有效預測重度AKI的發展。小鼠實驗顯示,缺乏IGFBP-1的模型在腎損傷後的細胞死亡減少,顯示其在AKI病理生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針對IGFBP-1的治療策略可能有助於減輕AKI的嚴重程度。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糖尿病腎病(DKD)是慢性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最新研究發現,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結合蛋白2(IGFBP2)和4(IGFBP4)可能是DKD的潛在生物標記。研究顯示,DKD患者及小鼠的IGFBP2和IGFBP4水準升高,並伴隨補體途徑活化及腎功能惡化。高葡萄糖環境下,這些蛋白在腎小管細胞中增加,進一步影響巨噬細胞的比例,促進補體途徑的活化。雖然直接添加IGFBP2和IGFBP4對腎小管細胞生長無影響,但THP-1細胞的上清液卻能改變其生長,顯示這些蛋白可能透過巨噬細胞促進DKD進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膠原蛋白第三型的生物標記與急性腎損傷(AKI)後不良結果的關聯。研究中,800名患者的血漿樣本中測量了三種生物標記,結果顯示AKI組的PRO-C3水平顯著高於對照組,而C3M和C3C則無差異。PRO-C3被認為是AKI後腎病進展和死亡率的預後標記,並與心臟衰竭相關。這些結果顯示PRO-C3可能有助於識別高風險患者,對於後續的管理和分層具有實用性。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種危險的狀況,腎功能快速下降可能威脅病人生命。最新研究指出RNA結合蛋白(RBPs)在AKI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Lgals3。研究顯示Lgals3在AKI模型中表達顯著增加,抑制Lgals3可減少腎損傷,而過表達則會加重損傷。Lgals3透過與Nr4a1基因的3'非翻譯區互動,促進鐵死亡的發生。敲除Nr4a1或阻斷特定區域可保護AKI模型免受Lgals3誘導的損傷,顯示Lgals3在AKI中的關鍵角色。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尿液Ba片段水平與重症成人急性腎損傷(AKI)之間的關聯。AKI的發病率高且治療選擇有限。研究發現,尿液Ba水平隨著AKI的嚴重程度增加,持續AKI患者的Ba水平顯著高於恢復或無AKI者。高尿液Ba水平與器官衰竭結果不佳相關,包括住院天數和生存率下降。研究建議尿液Ba可作為AKI恢復與持續的生物標記,並呼籲進一步研究補體因子B抑制的治療潛力。 PubMed DOI

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腎損傷(AKI)在圍手術期護理中是一大挑戰,且目前治療方法有限。本研究探討p21-活化激酶4(PAK4)在腎臟損傷中的角色。研究發現,缺血後小鼠腎臟中PAK4表達增加,刪除PAK4可顯著降低AKI指標。使用針對PAK4的PROTAC可保護腎臟,透過減少氧化壓力及促進脂肪酸代謝。總之,PAK4在腎小管損傷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潛在治療策略。 PubMed DOI

長期接觸鎘可能導致肝腎纖維化,但其分子機制尚不明朗。研究發現,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結合蛋白7(IGFBP7)在鎘誘導的肝腎纖維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使用基因剔除小鼠,研究顯示缺乏IGFBP7的小鼠纖維化減少,恢復IGFBP7則會使纖維化復發。IGFBP7與α-烯醇化酶(ENO1)相互作用,促進乳酸積累,進而增強IGFBP7表達。針對IGFBP7的治療能顯著減少纖維化,顯示其在此過程中的關鍵性。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和慢性腎臟病(CKD)彼此影響,會互相增加發生風險。雖然詳細因果還不明,但像發炎或AKI後修復不良,會讓CKD惡化。未來需要更精確的研究,才能發展更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急性腎損傷(AKI)患者如果血紅素糖化指數(HGI)偏低,28天和90天內的死亡率會明顯提高,尤其是沒有糖尿病的人更明顯。HGI和死亡風險呈L型關係,HGI越低風險越高,住院天數也會拉長。HGI有機會成為預測AKI患者死亡風險的指標。 PubMed DOI

這篇系統性回顧探討影響急性腎損傷(AKI)恢復的多重因素,包括生物、臨床及環境層面,並指出目前證據充足與不足的地方。目的是協助醫師和研究人員優化AKI治療策略,提升病患恢復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急性腎損傷時,腎小管細胞內的三酸甘油酯會增加,和LRP1蛋白表現上升有關。阻斷LRP1能減少腎損傷和脂肪堆積。細胞實驗也證實,LRP1會促進脂肪累積和細胞損傷。抑制LRP1有機會成為治療急性腎損傷的新方向。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