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生長激素(Ghrelin)在進食時扮演重要角色,進食前會上升,進食後則下降。迷走神經活化及碳水化合物、脂質攝取會降低其水平,而禁食則會提高。最近研究顯示,β-腎上腺素能活化,特別是異丙腎上腺素,能顯著提升老鼠的生長激素水平,無論是進食還是禁食,且與葡萄糖水平無關。這種提升是劑量依賴性的,β1和β2腎上腺素受體皆參與其中,β1是主要驅動因素。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視丘和腦幹DVC中的Gipr神經元對控制能量平衡扮演重要角色,刺激這些神經元可減少進食並導致對某些味道的厭惡。不同腦區的Gipr神經元有不同特徵,外周給予的GIPR激動劑主要影響特定腦區。研究強調中樞GIPR信號的複雜性,未來治療研究需考慮多樣調節進食行為的途徑。 PubMed DOI

現代飲食環境易讓人過度進食且發胖,但GLP1有助對抗肥胖。研究指出,高熱量飲食會降低GLP1R的效力,導致減弱GLP1對抗肥胖的效果,且白色脂肪組織缺乏功能性GLP1受體。 PubMed DOI

長期抽菸可能會影響新陳代謝,改變食慾荷爾蒙,導致類似2型糖尿病情況。研究發現,急性抽菸會增加菸癮大鼠的進食量,但對非菸癮大鼠無影響。長期抽菸會提高胰島素、瘦素和生長素,並與體重、進食量正相關。在菸癮大鼠中,急性抽菸會降低GLP-1和葡萄糖素,預先給予葡萄糖素可減少進食。急性抽菸透過降低葡萄糖素訊號增加菸癮大鼠進食。 PubMed DOI

單分子共激動劑對GLP-1和GIP受體的開發,對治療肥胖和2型糖尿病有重大意義。研究指出,GIPR-GLP-1R共同激動效果比單獨GLP-1R更有效減重。雖然GIP在調節能量代謝方面尚未完全了解,但最新研究指出,長效GIPR激動劑可透過大腦減少進食來降低體重。這項研究顯示,長效GIPR激動劑和GIPR-GLP-1R共激動劑透過抑制性GABA神經降低體重和進食。研究結果強調,這些神經中的GIPR信號對於長效GIPR激動劑的減重效果至關重要。 PubMed DOI

各種訊號從營養、荷爾蒙和神經系統傳遞到大腦,一起調節飲食和維持能量平衡。Leptin、葡萄糖皮質激素和GLP1在這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Leptin控制飢餓,葡萄糖皮質激素應對壓力和調節能量,GLP1則影響胰島素分泌和飽足感。這篇文章討論了這些系統如何在大腦和身體間互動,控制飲食和代謝平衡,並探討了它們在肥胖和飲食失調中的作用。 PubMed DOI

最新的肥胖症藥物治療研究著重於GLP-1和GIP受體。雖然GLP-1受體激動劑已經被證實有效,但GIP系統的作用仍有爭議。研究指出,GIP受體激動劑或拮抗劑與GLP-1受體激動劑結合後,能改善新陳代謝。雖然人們擔心GIP可能增加體重,但證據顯示中樞GIP受體激動劑對代謝有益。然而,GIP在大腦中的作用和GIP受體激動劑與拮抗劑在控制能量代謝方面的差異仍不確定。本文探討了GIP在中樞的最新研究,並提出了有關其在大腦和身體中複雜生物學的問題。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腸道灌流未醯化生長激素釋放素(UAG)有助於改善高脂飲食誘導的脂肪肝,降低血脂、改善肝臟健康,並調節脂質代謝酶。機制為通過中央GLP-1途徑,從NTS到PVN激活。研究顯示UAG可能成為治療MAFLD的潛在方法。 PubMed DOI

生長分化因子15(GDF15)和類胰高血糖素肽-1(GLP-1)類似物如Exendin-4,透過影響特定腦幹神經元來減少食物攝取和體重,但可能引發不良行為,限制其臨床應用。本研究發現,孤束核內側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神經元在GDF15和Exendin-4的減重效果中扮演重要角色。激活這些BDNF神經元不僅能減少食物攝取,還能促進脂肪酸氧化,顯示這可能是持續減重的潛在靶點,且不會引發不良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胃抑制多肽(GIP)在能量代謝中的角色,分析了不同進食條件下瘦鼠和肥鼠的GIP受體表達。研究將老鼠分為四組,發現進食的肥鼠在下丘腦弓狀核(ARC)中GIP受體表達較高,顯示肥胖影響GIP受體的表達。肥鼠的血液GIP水平也高於瘦鼠,且進食狀態會影響GIP水平。此外,GIP給藥可增加POMC神經元的活性,顯示其在食慾調節中的潛在作用。整體而言,GIP在能量平衡和食慾調節中扮演重要角色。 PubMed DOI

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促進多肽(GIP)是一種重要的腸促胰島素,對食物攝取、營養吸收及胰島素分泌有重大影響。近期研究顯示,針對GIP和GLP-1受體的共激動劑在治療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方面,比單獨使用GLP-1更有效,顯示GIP在調節食物攝取和體重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GIP的能量平衡機制仍有爭議,特別是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的作用,這引發了對其如何影響食慾的興趣。本文旨在總結GIP在食物攝取調節中的角色及其潛在機制。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