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腎臟的近端小管透過內吞作用重吸收白蛋白和低分子量蛋白質,這依賴於megalin和cubilin等多配體受體。基因異常可能導致小管性蛋白尿,尿中出現過多的白蛋白。Dent病是一種X連鎖遺傳病,與小管性蛋白尿有關,會引發腎結石和慢性腎病。CLCN5和OCRL基因突變會影響內吞功能。CUBN基因的變異則可能導致孤立性蛋白尿,挑戰了蛋白尿必然有害的觀點,顯示並非所有蛋白尿都會損害腎臟。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腎小球疾病是全球慢性腎病的主要原因,通常由獲得性和遺傳性疾病造成,破壞腎小球的過濾功能。這會導致足細胞受損,進而引發蛋白尿和腎功能障礙。目前已知超過70種單基因引起的蛋白尿性腎病,主要影響足細胞中表達的基因。這些基因對維持腎小球結構和功能至關重要。文章總結了單基因足細胞病的機制,並探討基因組技術和細胞生物學的進展,為個性化療法如小分子和基因治療提供了新方向。 PubMed DOI

腎臟的近端小管在重新吸收和降解血漿蛋白質方面非常重要,能回收必需的營養素並維持身體平衡。若此過程受阻,可能會出現蛋白尿,這是腎臟疾病的常見指標。蛋白質透過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被吸收,並在專門的內溶酶體系統中處理。了解這些機制對於腎臟病學的發展至關重要。此外,內溶酶體系統也可能成為腎毒素的通道,這些毒素可能損害小管,成為新療法的研究重點。創新的研究方法正在揭示這些過程在疾病狀態下的變化,對於理解蛋白尿相關的併發症及新治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PubMed DOI

Dent病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主要影響男性,與X染色體有關。其特徵包括低分子量蛋白尿和高鈣尿,可能導致腎結石、腎臟鈣化及腎衰竭等併發症,通常在30至50歲之間出現。由於腎臟近端小管功能障礙,診斷可能變得複雜,影響治療時機。因為Dent病罕見,相關研究有限,已制定臨床實踐建議,總結目前對該病的理解,並提供診斷與管理指導,這些建議經過專家驗證。 PubMed DOI

這篇病例報告探討一位52歲男性,長期有慢性白蛋白尿,但腎功能正常。儘管接受ACE抑制劑和AT-II受體阻斷劑治療,白蛋白尿仍未改善。基因檢測發現CUBN基因有三種致病變異,這影響腎臟的蛋白質重吸收。這些變異以複合異質性遺傳,且不會導致維生素B12缺乏或其他Imerslund-Gräsbeck症候群的症狀。研究強調白蛋白尿的多樣性,並指出識別其遺傳原因可避免無效治療及不必要的檢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因HNF1β基因突變引起的常染色體顯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病(ADTKD-HNF1β)患者的尿液細胞外囊泡(uEV)蛋白質組,並與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及慢性腎病(CKD)患者進行比較。主要發現包括:ADTKD-HNF1β和ADPKD患者的uEV中有特定蛋白質富集,顯示與腎功能下降相關的病理變化,並且某些Serpin蛋白的豐度與腎小球過濾率呈負相關。這些結果為ADTKD-HNF1β的病理生理提供了新見解,並強調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懷疑患有Dent病(DD)的兒童進行調查,分析了11名患者的遺傳和臨床特徵。高通量測序顯示,9名患者中有**CLCN5**和**OCRL**基因變異,並發現三個新型變異。確診患者的主要症狀包括低分子量蛋白尿、高鈣尿、腎功能異常等。具有遺傳變異的患者β2-微球蛋白和α1-微球蛋白水平顯著較高。七名患者接受非類固醇治療,研究結束時五名被診斷為第二期慢性腎病。這些結果強調結合遺傳分析與蛋白測量對提高DD診斷準確性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常導致死亡,與腎小球足細胞的損傷有關,進而引發蛋白尿。這不僅造成重要凝血蛋白質流失,還增加血栓風險。研究顯示,前凝血酶在腎臟損傷中扮演重要角色,降低其水平可減少足細胞損傷和蛋白尿,而提高則會惡化情況。這表明,調控前凝血酶水平可能成為保護足細胞及減少CKD蛋白尿的潛在治療策略。 PubMed DOI

這篇研究發現,不論是C3G還是IC-MPGN,只要能把蛋白尿壓到每天1公克以下,腎臟預後就會比較好,腎功能惡化也會比較慢。反之,蛋白尿增加會大幅提高腎衰竭風險。所以,治療這兩種罕見腎病時,重點就是要積極控制和降低蛋白尿。 PubMed DOI

這項多中心研究分析141例TRPC6相關足細胞病變,發現多數患者會出現蛋白尿或腎病症候群,約一半30多歲就腎衰竭。散發性個案惡化較快,特定基因變異(如p.R175W、p.R895C)更易早發腎衰竭。這些結果有助於未來個人化治療發展。 PubMed DOI

CFHR5腎病通常會有血尿和蛋白尿,且多見於男性,腎功能惡化快。這份報告發現一種新的CFHR5變異,患者只有慢性腎臟病,沒有血尿或蛋白尿,症狀像常染色體顯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病。男性病人腎功能惡化也很快,腎臟切片顯示腎小管和血管受損,但腎小球正常。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