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從2010到2023年,美國有超過2900萬人完成馬拉松和半馬拉松,這個數字是2000至2009年的三倍。研究分析了29,311,597名參賽者的心臟驟停情況,發現共176例心臟驟停,男性和馬拉松參賽者的發生率較高。雖然心臟驟停的發生率穩定,但心臟死亡率顯著下降,致死率也從71%降到34%。這可能歸因於更好的緊急應變措施和除顫器的可及性,顯示出比賽中急救護理的進步。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比較了美國腎臟數據系統(USRDS)和國家死亡指數(NDI)中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研究分析了39,507名2003至2009年間開始透析的患者,發現6,436人去世,且大多數死亡發生在醫院。USRDS和NDI的死亡原因分類一致性僅42%,USRDS中心血管疾病(CVD)佔67%,而NDI僅52%。這顯示兩個系統在死亡原因報告上存在顯著差異,需改進數據整合,以提高分類準確性。 PubMed DOI

心臟手術後的急性腎損傷(CSA-AKI)是一個重要的併發症,特別是與體外循環(CPB)有關。這些因素如血液稀釋、低體溫和低血壓等,可能會影響腎臟微循環,導致腎損傷。CSA-AKI的發生率約30%,研究顯示女性在此方面更敏感,尤其是更年期後。雌激素被認為對腎臟有保護作用,但更年期後的女性風險增加。這篇綜述探討了CSA-AKI的機制、性別差異及預防策略,強調需針對性別的管理方式,以改善心臟手術患者的治療效果。 PubMed DOI

突發性心臟驟停和死亡對各年齡層、性別及運動水平的運動員都是重大挑戰。由於報告不足和缺乏追蹤機制,這些事件的發生率仍不明朗。黑人和白人運動員的結果也存在差異。年輕運動員多因遺傳性心臟病或無法解釋的原因,而年長運動員則多與冠狀動脈疾病有關。雖然預防措施如參賽前篩檢仍在討論中,但建立完善的緊急行動計畫對於運動員的心臟健康至關重要。 PubMed DOI

Canagliflozin以其抗糖尿病效果聞名,研究顯示它對減少2型糖尿病大鼠的心臟復甦後心肌功能障礙(PRMD)有潛在好處。在一項針對24隻糖尿病大鼠的研究中,接受canagliflozin治療的組別在心臟驟停後的循環恢復、平均動脈壓、射血分數和縮短分數等指標上,表現顯著優於安慰劑組。此外,與心臟壓力和炎症相關的生物標記物在canagliflozin組中也顯著較低,顯示其可能透過抑制NLRP3/caspase-1信號傳導途徑來減輕PRMD。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不同透析方式患者的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涵蓋968名來自芬蘭的患者,隨訪時間從2004到2017年。結果顯示,中心血液透析(IC-HD)和持續性自主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MACE發生率相似,且高於自動腹膜透析(APD)和居家血液透析。調整後,居家透析與IC-HD的MACE風險無顯著差異。特別是女性患者使用腹膜透析的MACE風險較低,但男性則相反。整體而言,20%的患者在隨訪期間經歷MACE,顯示需進一步研究不同透析方式對心血管風險的影響,尤其是性別差異。 PubMed DOI

在健康成年人中,40歲以下的院外心臟驟停(OHCA)年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4到14例。美國每年約有35萬到45萬例OHCA,生存率約10%。年輕患者中,約60%在抵達醫院前已死亡,只有9%到16%能存活出院。大多數存活者神經學預後良好。屍檢顯示55%到69%有潛在心臟問題,非心臟原因可能包括藥物過量等。存活者需進行全面評估,若有不可逆心臟病,建議植入除顫器。 PubMed DOI

一項涵蓋38項隨機對照試驗、涉及88,704名患者的系統性回顧顯示,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能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心臟衰竭及慢性腎病患者的心房心律不整和突發性心臟死亡風險。接受SGLT2i治療的患者,心房心律不整風險較安慰劑組低(OR: 0.85),突發性心臟死亡風險也較低(OR: 0.72)。不過,對心室心律不整和心臟驟停的風險則無顯著差異。總體來看,SGLT2i治療有助於降低心房心律不整和突發性心臟死亡風險。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對發病率、死亡率及醫療成本影響深遠,尤其是與心血管疾病(CVD)相關。一位79歲男性,病史包括哮喘、高血壓及心臟病,因心臟驟停後出現呼吸困難及水腫就醫。檢查發現他有嚴重腎功能障礙,進展至4期CKD。經治療後,症狀改善,腎功能略有恢復。這案例強調了對CKD患者進行個別化治療的重要性,以及持續監測和患者教育的必要性。 PubMed DOI

心臟驟停對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來說是一大隱憂,尤其在門診透析單位。調查顯示,雖然幾乎所有護理技術人員(PCTs)都接受過基本生命支持(BLS)訓練,且對自己的技能有信心,但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對團隊復甦能力感到有把握。80%的參與者曾目睹心臟驟停,主要障礙在於識別延遲及病人安全的顧慮。研究建議需加強團隊訓練,解決透析環境中的挑戰。 PubMed DOI

每週做兩次血液透析的末期腎臟病患者,猝死性心臟死亡(SCD)最常發生在透析間隔較長(3天)後的透析結束12小時內,以及短間隔後下次透析前的12小時內。SCD佔總死亡人數近29%,顯示特定透析時段風險特別高。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