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血清鋅水平與剛開始透析的患者主動脈弓鈣化的關聯。分析了773名患者的數據,根據胸部X光檢查結果對鈣化程度進行分級。結果顯示,血清鋅水平較低與較高等級的鈣化有顯著關聯,尤其是嚴重鈣化。隨著鈣化程度增加,中位血清鋅水平下降,且統計差異顯著(p < 0.001)。多變量分析顯示,低血清鋅水平是主動脈弓鈣化的獨立預測因子,特別在嚴重病例中。這些結果顯示,監測鋅缺乏對透析患者的心血管風險管理可能很重要。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最近研究發現,microRNA-16-5p (miR-16-5p) 在血管鈣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在維持性血液透析 (MHD) 患者中的影響尚未深入探討。本研究分析了132名MHD患者的血清miR-16-5p水平與鈣化風險的關聯。結果顯示,59.80%的患者有鈣化,且miR-16-5p表達每下降一四分位數,腹主動脈鈣化分數顯著增加。研究指出,miR-16-5p表達降低可能是MHD患者血管鈣化的潛在風險因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鋅水平與慢性腎病(CKD)患者的礦物質壓力標記之間的關聯。結果顯示,CKD患者的鋅和鈣化傾向(T50)較低,而次級鈣蛋白顆粒(CPP2)的半徑較大。鋅水平較高與T50呈正相關,與CPP2半徑則呈負相關。研究指出,鋅可能在CKD患者的礦物質壓力中扮演重要角色,並建議進一步研究鋅補充對CKD患者的潛在益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骨保護素(OPG)水平與慢性腎病(CKD)患者冠狀動脈鈣化(CAC)進展的關聯。研究中1,130名CKD患者根據OPG水平分為四個四分位數,並在基線及四年後測量冠狀動脈鈣分數(CACS)。結果顯示,OPG水平與CACS呈正相關,且OPG最高的患者在四年間CAC進展風險顯著增加,調整後比值比為3.706。研究結論指出,OPG水平升高可能成為透析前CKD患者心血管風險的生物標記。 PubMed DOI

這篇論文探討冠狀動脈鈣化(CAC)與慢性腎病(CKD)患者心血管風險之間的關聯,並強調其對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心血管死亡率的影響。研究針對425名非透析CKD患者,發現CAC是MACE和心血管死亡的重要預測因子,特別是當CAC評分超過300時,調整後的危險比為1.71。此外,低維生素D3或α-Klotho水平及高炎症和骨代謝標記會加劇風險。研究建議針對慢性炎症和礦物質代謝失調進行治療,以改善CKD患者的預後。 PubMed DOI

一項研究探討慢性透析患者中血管鈣化與鹼性磷酸酶水平的關聯,並分析其對心血管風險的影響。研究涵蓋376名患者,根據主動脈弓鈣化分數和鹼性磷酸酶水平進行分類。結果顯示,中度至重度鈣化及高鹼性磷酸酶的患者,在三年內面臨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率及全因死亡率風險。這強調了針對血管鈣化和鹼性磷酸酶水平進行干預的重要性,以降低慢性透析患者的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代謝和炎症疾病相關的分泌蛋白Meteorin-like (Metrnl)在血液透析(HD)病人中的血清水平,並與血管鈣化(VC)的關係。研究包含313名HD病人和41名健康對照組,結果顯示HD病人的Metrnl水平顯著高於對照組。特別是腹主動脈鈣化(AAC)分數較高的病人,其Metrnl水平也較高。多變量分析顯示,Metrnl、年齡、糖尿病等因素與高AAC分數有關,這提供了Metrnl與HD病人VC之間的臨床證據,暗示較高的Metrnl水平可能增加鈣化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血清鋅水平與骨質疏鬆參數的關聯,特別針對慢性透析病人。研究涵蓋316名來自日本增子紀念醫院的病人,發現41%有鋅缺乏(血清鋅 < 60 µg/dL)。結果顯示,較高的血清鋅水平與較佳的小梁骨評分(TBS)相關,但與面積骨礦物質密度(aBMD)無關。鋅缺乏則與骨微結構退化有關,鋅狀態與aBMD之間未見顯著關聯。這些結果暗示鋅可能有助於保護骨代謝,減少慢性腎病的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調查血管鈣化的進展及其風險因素,共有374名患者參與。研究發現,58%的患者在兩年隨訪中出現血管鈣化進展,且這些患者的內皮損傷標記物(如E-選擇素和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顯著較高。經過調整後,內皮損傷被確認為血管鈣化進展的重要風險因素。這些結果顯示,監測和處理內皮損傷對於管理這類患者的血管鈣化非常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清鎂(Mg)水平與接受透析(HD)患者骨脆弱性骨折及血管鈣化(VC)之間的關聯。研究對象為206名平均68.3歲的患者,隨訪約58個月。結果顯示,經歷骨折的患者Mg水平顯著低於未骨折者,且VC發生率較高。Cox回歸分析指出,血清Mg低於2.2 mg/dL與骨折風險增加獨立相關,低Mg患者的骨折風險提高1.32倍。總結來說,低Mg水平與HD患者的骨折及VC風險顯著相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新開始透析的男性與女性慢性腎臟病患者在預後上的差異,特別是全因死亡率和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析1459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女性的全因死亡率和MACE風險顯著低於男性,但這一優勢在有主動脈鈣化(AC)的患者中消失。研究強調AC可能抵消女性的生存和心血管優勢,提醒我們在這群患者中重視AC的影響。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