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新型抗糖尿病藥物,如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對心腎有保護效果,改善了2型糖尿病及相關疾病的管理。不過,使用這些藥物的患者可能面臨靜脈血栓栓塞(VTE)的風險。文獻回顧顯示,GLP-1受體激動劑和DPP-4抑制劑可能增加VTE風險,而SGLT2抑制劑則似乎無關,甚至可能有保護作用。研究中存在混雜因素,且對於抗凝劑的影響仍需進一步探討。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健康問題,且2型糖尿病的盛行率逐年上升。僅控制血糖無法有效降低心血管風險。近期,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等新型藥物在心腎保護方面顯示出良好效果。將不同療法合併成單一藥物,有助於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和血糖控制,並增強心腎保護。這篇綜述探討了抗糖尿病藥物的最新進展及其保護心腎健康的機制,並展望了早期臨床試驗的未來治療方向。 PubMed DOI

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是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及相關肥胖疾病的新藥物。這篇文獻回顧探討了其機制、效果、安全性及社會經濟影響。GLP-1-RAs不僅能控制血糖,還有助於減重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臨床研究顯示其效果優於傳統糖尿病藥物,並能減少心血管事件。雖然有腸胃道副作用,但可透過調整劑量來管理。個性化治療對於有心血管疾病或需體重管理的患者特別重要,但高成本仍是挑戰。持續研究將擴大其應用並開發更有效的口服配方。 PubMed DOI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具心血管益處的藥物,如GLP1RA和SGLT2i。研究顯示,這兩類藥物能有效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率及全因死亡率,且SGLT2i特別能減少心衰住院風險,而GLP1RA則能降低非致命性中風的風險。總結來說,這兩種藥物皆適合用於這類患者,醫師在選擇時應考量患者的特性與偏好。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討長期效果及聯合療法的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對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靜脈血栓栓塞(VTE)風險的影響。研究發現,使用GLP1-RA的患者VTE發生率較低,每1000患者年為6.1次,風險比為0.78,顯示其可能降低VTE風險。這項研究納入了540,258名患者,結果顯示GLP1-RA的潛在益處不僅限於血糖控制,還可能有助於降低VTE風險。 PubMed DOI

這篇評論探討了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對老年人抑鬱症、自殺念頭及認知衰退的影響。研究顯示,GLP-1受體激動劑可能與自殺意念風險增加有關,但結果不一致。相對地,SGLT2抑制劑可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抑鬱風險,並且有研究指出這類藥物可能減少癡呆風險。雖然這些藥物在認知方面有潛在益處,但對情緒影響的了解仍然有限,且GLP-1受體激動劑的自殺風險擔憂仍需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兩種抗糖尿病療法——SGLT2抑制劑和GLP1激動劑,對2型糖尿病患者新發心房顫動和中風風險的影響。透過系統性回顧六項研究,涵蓋847,028名患者,結果顯示SGLT2治療的患者新發心房顫動風險顯著較低(RR=0.76),而中風風險則無顯著差異(RR=1.09)。男性被認為是新發心房顫動風險的重要因素。研究建議進一步探討,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管理。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是否能降低視網膜靜脈阻塞(RVO)的風險,並與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進行比較。研究涵蓋了2006至2023年間在21個國家新開處方的79,486名成人患者。結果顯示,使用GLP-1RAs可顯著降低RVO風險(風險比0.73),特別是在年齡50歲以上、黑人及高風險群體中,顯示其在糖尿病相關眼部併發症管理上的潛在優勢。 PubMed DOI

第二型糖尿病會大幅增加心血管風險。GLP1RA主要降低中風和心肌梗塞,SGLT2i則減少心衰竭住院。最新研究發現,兩者合併使用對高風險患者有更好的心血管保護效果,但需謹慎挑選適合的病人,以達到最佳效益。 PubMed DOI

這份針對超過7萬人、39項隨機對照試驗的統合分析發現,GLP-1受體促效劑(GLP-1RAs)長期使用(超過1.5年)可能會增加深層靜脈血栓(DVT)風險,但和肺栓塞無明顯關聯。醫師在開立GLP-1RAs時,需留意DVT的潛在風險。 PubMed DOI

這項大型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SGLT2抑制劑,雖然紅血球數量會上升,但並不會增加心肌梗塞、中風或血栓等風險。換句話說,SGLT2i造成的紅血球增多症,對血栓安全性來說是沒問題的,大家可以比較放心使用。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