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慢性腎臟病(CKD)影響全球8-16%的人口,定義為eGFR低於60 mL/min/1.73 m²持續超過三個月。本研究分析178名新診斷CKD患者的治療策略,發現中位年齡71歲,39.6%為CKD G3b期。大多數患者有高血壓(71.6%)及2型糖尿病(33.7%)。治療上,78.7%使用降壓藥,38.5%使用抗糖尿病藥物。隨著病情進展,鈣通道阻滯劑使用增加,而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則減少。這項分析提供了希臘CKD治療的實際數據,顯示出根據病情調整治療的必要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慢性腎臟病(CKD)是一種常見且漸進的疾病,特別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對死亡率和病痛影響重大。這兩種疾病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而CVD是C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早期檢測CKD和及時治療能有效減緩疾病進展,降低CVD風險。 CKD通常無明顯症狀,因此實驗室檢測至關重要,需定期評估腎小管過濾率(eGFR)和尿液白蛋白與肌酸酐比率(UACR)。針對糖尿病患者,建議採用四大治療策略,包括RAS抑制劑等,以更有效降低心腎風險。總之,早期檢測和適當治療對CKD和糖尿病患者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綜合分析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SGLT2) 抑制劑對慢性腎病 (CKD) 患者的腎臟效果,分析了16項隨機對照試驗,涵蓋52,306名患者。主要發現包括:治療13週後未見eGFR下降,64週後eGFR顯著改善,急性腎損傷風險降低,但體積相關的不良事件增加23%。整體來看,SGLT2抑制劑在長期使用中對腎臟有顯著益處,特別是empagliflozin能降低AKI風險。該研究已註冊於CRD42023437061。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臟病(CKD)在初級醫療中的特徵與治療模式,涵蓋了丹麥128家診所的125位醫師。研究發現1,497名CKD患者中,80%有高血壓,32%有糖尿病,13%有心臟衰竭。用藥方面,65%使用ACE抑制劑/ARB,56%使用他汀類,14%使用SGLT2抑制劑。診斷上,62%的醫師依據eGFR標準識別CKD,並開始治療以減緩腎功能下降。儘管醫師對CKD有良好認識,但在心腎保護治療的實施上仍有明顯差距,特別是對於無糖尿病或心臟衰竭的患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丹麥全科醫生對慢性腎病(CKD)患者的管理,強調改善護理的必要性。研究追蹤1,316名2019至2020年間有異常腎功能檢測的患者,發現75%確診為CKD,且多數為G-stage 3a,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盛行率高。僅52%的患者接受尿液白蛋白/肌酸酐比率檢測,雖然67%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使用率偏低。每年患者平均就診13.5次,但檢測和轉診至腎臟科的比例有限,顯示CKD患者對基層醫療負擔大,需改善檢測和治療策略。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的管理近年來有了顯著進展,但仍面臨挑戰。雖然已有指導方針建議對高風險個體進行篩檢,並早期使用SGLT2抑制劑等藥物來減緩病情,但許多患者仍未獲得最佳照護。最近,來自巴爾幹地區的腎臟科專家會議討論了CKD治療的挑戰與機會,強調持續教育、基層醫療支持及多學科合作的重要性。成功的CKD管理需要基層醫療與專科服務的有效協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是 FOUNTAIN 平台的一部分,調查2012至2021年間多國慢性腎病(CKD)及第二型糖尿病(T2D)成人使用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 RAs)的情況。分析來自丹麥、荷蘭、西班牙、日本和美國的101,490名患者資料。主要發現包括:參與者平均年齡66.1至67.9歲,男性比例46.6%至59.6%;使用GLP-1 RA的人數逐年增加,2012年為1.6-4.8%,2019年達19.8-31.5%;治療持續性高,1年後仍在治療的患者比例為52%至78%。總體來看,CKD患者對GLP-1 RAs的接受度和持續使用正在增長。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是全球重要的健康議題,影響個人及醫療系統。本系統性回顧評估了針對CKD的新治療選擇,包括SGLT2抑制劑、GLP-1受體激動劑、finerenone、sacubitril/valsartan及鉀結合劑。我們從多個資料庫中篩選出2135篇研究,最終納入138篇,顯示除了傳統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外,CKD的管理證據逐漸增多。SGLT2抑制劑在減緩CKD進展上效果顯著,應作為第一線治療。GLP-1RA、finerenone及sacubitril/valsartan的使用需依患者狀況調整,而鉀結合劑則有助於RASi的長期使用。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越來越常見,預估2040年每五個大人就有一個會罹患,2050年更會成為西班牙第三大死因。因為早期沒明顯症狀,加上篩檢率低,常常被忽略或晚期才發現。及早發現和治療很重要。IntERKit計畫就是要幫助醫療機構用更有效率的方法,提升CKD早期偵測和照護品質。 PubMed DOI

這項單一中心觀察性研究(2023/2-2024/6)評估Dapagliflozin用於28位慢性腎臟病患者(21位有糖尿病、7位無糖尿病),這些人都已用最大耐受劑量的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藥物。研究每月抽血,並在起始時做尿液培養,追蹤Dapagliflozin的療效與安全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患者(不分有無糖尿病)使用dapagliflozin治療一年後,不只BMI、血壓、尿酸、蛋白尿有改善,血紅素也提升。最重要的是,dapagliflozin能明顯減緩腎功能惡化速度,對重症或腎功能流失快的患者效果特別好。如果再搭配多專科團隊照護,效果會更佳,因此是延緩CKD惡化的有效選擇。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