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腎小球過濾率(GFR)斜率在評估慢性腎病(CKD)進展中的重要性。研究人員分析多個CKD試驗數據,計算「勝算比」,比較僅依GFR斜率的治療效果與其他結果的結合效果。結果顯示,GFR斜率的勝算比普遍呈現正面趨勢,顯示不同治療對CKD進展的影響各異。這些發現支持在CKD進展的評估中納入GFR斜率,幫助更清楚理解治療對腎臟健康的影響。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腎臟病學臨床試驗常用複合終點,但大多數參與者未經歷事件。階層式複合終點(HCEs)考慮每位患者最重要的結果,結合多個結果進行分析。本文討論慢性腎臟病進展試驗中使用HCEs的情況,強調將臨床事件與GFR等連續變數結合,並根據臨床重要性排序。馬拉卡圖可視化治療效果,勝率比可應用於腎臟HCE試驗。討論了以腎臟HCEs為終點的臨床試驗設計考量。 PubMed DOI

作者們開發了新的HCE,可評估腎臟疾病進展,並在多個臨床試驗中驗證其有效性。這個HCE結合臨床結果和腎功能變化,可作為替代複合終點,有助於評估治療效果。 PubMed DOI

SGLT2抑制劑對慢性腎臟疾病患者有益,尤其對腎功能急速下降者。對於eGFR < 30 ml/min/1.73 m2的患者,使用SGLT2抑制劑可改善eGFR斜率;對於eGFR ≥ 30 ml/min/1.73 m2的患者則可能惡化。女性、使用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以及治療前腎功能急速下降是改善eGFR斜率的相關因素。 PubMed DOI

研究比較了兩種替代性試驗設計,評估干預措施對慢性腎臟疾病中腎功能衰退的影響。結果顯示,這些設計能更準確評估干預措施對腎功能的長期效益,並排除急性影響。empagliflozin 和 atrasentan 的臨床試驗分析也證實了這一點。 PubMed DOI

SGLT2抑制劑達帕格列酮在臨床試驗中顯示保護腎臟效果,修正高過濾作用。研究觀察使用達帕格列酮患者的eGFR數據,發現治療後eGFR下降較輕微,初始下降較深與較慢下降有關。達帕格列酮減少快速eGFR下降患者,小初始下降是風險。初始下降或許預測治療反應和長期腎臟保護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小管過濾率(eGFR)下降如何預測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VD)事件,特別是在初級和次級預防方面。研究分析了11,101名參與者的數據,發現有CVD病史者的eGFR年均下降幅度較大,且五年內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顯著較高。每下降1個標準差的eGFR,無CVD病史者的風險增加48%,有病史者則增加33%。結果顯示,eGFR變化是預測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標,尤其在已有CVD的患者中更為明顯。 PubMed DOI

在新藥臨床試驗中,腎功能變化的評估變得相當複雜,特別是新藥使用初期,腎小管過濾率(eGFR)常會暫時下降。有兩篇期刊文章探討了這個問題,還有一篇評論指出其他挑戰。為了提升這些昂貴新療法的效果,建議將藥物針對那些面臨快速腎功能喪失高風險的患者使用。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日本慢性腎病患者的數據,探討估計腎小管過濾率(eGFR)變化趨勢,作為腎衰竭的替代終點,特別針對第4和第5期。研究發現,eGFR下降速度較慢與腎衰竭風險顯著降低有關,尤其在高CKD階段更明顯。具體來說,eGFR每年下降1.91、1.12和1.06 ml/min/1.73 m²,分別對應第3、4和5期腎衰竭風險降低20%。這顯示eGFR變化趨勢可作為亞洲CKD患者的有用替代終點,並為未來臨床試驗設計提供了新見解。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小管過濾率(eGFR)斜率與心臟衰竭(HF)之間的關聯,特別針對有HF風險的老年人。研究涵蓋5,362名參與者,發現高風險個體中eGFR斜率與HF無顯著關聯,但在有心臟異常的個體中,eGFR每年下降1 mL/min/1.73 m²,HF風險增加39%。此外,eGFR下降較陡者,HF風險顯著上升。研究建議eGFR斜率可作為識別高風險HF個體的指標,但無法完全反映腎功能下降的複雜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治療後,腎絲球過濾率(GFR)在前三個月的急性變化和之後的慢性變化,都能獨立預測腎臟病惡化風險。分析66項試驗數據後,研究建議用三年內GFR平均變化速率,最能反映治療效果,適合當作臨床試驗的主要指標。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