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個案例講述了一位確診為IgA腎病的女性患者,在增加SGLT2抑制劑dapagliflozin劑量後,腎功能急劇惡化。她原本有持續的蛋白尿和3b期慢性腎病,增加劑量後腎功能惡化,即使停藥也未見改善。後續腎活檢顯示小管病變及IgAN惡化,顯示SGLT2i在CKD患者中可能有罕見的不良反應。這提醒我們在高風險患者中需仔細監測腎功能,未來的指導方針應更強調個別化監測以改善治療結果。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SGLT2抑制劑對心血管有益,能減少急性腎損傷風險。研究包括18個試驗、近10萬名患者,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明顯減少AKI風險。這好處適用於不同患者,如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和心臟衰竭患者。研究也指出,年齡、基線腎功能和其他藥物使用對SGLT2抑制劑降低AKI風險沒有顯著影響。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疾病(CKD)是全球重要議題,常與糖尿病有關。傳統糖尿病治療或許無法預防糖尿病腎病,但新型藥物SGLT2i顯示出保護腎臟、降低CKD風險的潛力。本文探討SGLT2i的腎保護機制,並強調其在CKD管理上的創新潛力。 PubMed DOI

這個案例研究提到一位69歲男性,因為使用SGLT2抑制劑dapagliflozin,可能引發急性胰臟炎。他出現嚴重的上腹部疼痛,並且肝酶和脂肪酶的數值上升。在停藥後,症狀完全緩解。雖然有些證據顯示SGLT2抑制劑可能與急性胰臟炎有關,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來深入了解這種關聯及其風險。 PubMed DOI

將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 2 抑制劑(SGLT2i)納入慢性腎病(CKD)管理,標誌著腎臟醫學的一大進步。臨床試驗如 DAPA-CKD 和 EMPA-KIDNEY 顯示 SGLT2i 能有效減緩 CKD 進展及降低蛋白尿,但對腎小球腎炎患者的適用性仍不明確。本手稿將綜合 SGLT2i 在腎小球疾病中的使用證據,探討其潛在好處與限制,並希望為臨床實踐及未來研究提供指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SGLT2) 抑制劑在接受冠狀動脈造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與對比劑後急性腎損傷 (PC-AKI) 的安全性和療效。結果顯示,306名患者中PC-AKI的發生率為5.2%。經傾向分數匹配後,SGLT2i組的發生率為10.7%,顯著高於非SGLT2i組的2.9%。短期使用SGLT2i的患者PC-AKI發生率高達20.5%,而長期使用者僅為3.4%。這顯示短期使用SGLT2i可能增加T2DM患者發生PC-AKI的風險。 PubMed DOI

SGLT2抑制劑在減緩慢性腎臟病進展及降低急性腎損傷風險方面顯示潛力,近期研究也指出它們可能降低影像檢查中對比劑相關腎病的風險。不過,這篇綜述提醒大家要謹慎解讀這些研究結果,特別是對於高風險的晚期慢性腎臟病及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患者。SGLT2抑制劑和對比劑可能會加重腎臟缺氧,進一步導致腎損傷,因此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其腎臟保護效果或潛在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抑制劑(SGLT2i),特別是 dapagliflozin,對慢性腎病(CKD)患者的效果與安全性,無論是否接受腎臟移植。研究納入79名患者,結果顯示: - 無糖尿病患者在第三個月的尿白蛋白排泄量顯著減少,且在平均10.9個月的隨訪中持續改善。 - 腎小球過濾率(GFR)穩定,初期下降停止並回到基線。 - 未發現與 dapagliflozin 相關的顯著不良反應。 總體來看,SGLT2i 對 CKD 患者有效且安全。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後,腎小球過濾率(eGFR)下降與心腎結果的關聯。追蹤4,942名患者,發現eGFR重度下降(>40%)和中度下降(>30%到≤40%)的患者,面臨更高的全因死亡及重大心腎事件風險。重度下降組的調整風險比顯著高於輕度下降組,強調了對這些患者的監測與干預的重要性。 PubMed DOI

在糖尿病中,腎功能逐漸下降與腎小球過濾過度有關,這會增加腎小球內的壓力。為了管理糖尿病腎病,減少腎小球內壓的治療非常重要。研究顯示,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能有效降低腎小球過濾率(GFR)和腎小球內壓。不同病人群體中,小動脈緊張度的影響可能不同。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前腎小球血管收縮是GFR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在正常過濾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後腎小球血管擴張等因素可能影響急性GFR下降。儘管有急性變化,GFR的下降與長期腎功能保存有關,可能有助於保護腎小球免受高血壓影響。 PubMed DOI

最新研究發現,SGLT2抑制劑(flozins)在急性腎損傷(AKI)後能降低死亡率、減少慢性腎臟病(CKD)惡化及AKI再發,對糖尿病患者效果特別明顯。動物實驗也證實,這類藥物能促進腎臟修復,且停藥後效果仍持續。不過,臨床使用方式還需更多研究確認。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