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篇評論探討了優化痛風患者在透析過程中使用allopurinol劑量的挑戰,特別是其活性代謝物oxypurinol的排除情況。研究分析了來自五個數據庫的18項研究,涵蓋390名主要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主要發現包括:血液透析後allopurinol劑量通常為100-600 mg/天,明顯高於腹膜透析的劑量;血液透析能有效降低oxypurinol和尿酸濃度,並使尿酸水平顯著下降,痛風發作頻率也大幅減少。建議在透析後調整allopurinol劑量以達到目標尿酸水平,並呼籲進一步研究透析方式對劑量需求的影響。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患有惡性腫瘤的病人常常會有腎臟疾病,這讓他們在使用腎臟代謝或排泄的抗腫瘤藥物時面臨挑戰。因此,確定治療劑量時必須仔細考量腎功能,包括傳統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療法等。 這篇綜述將探討準確測量腎功能的挑戰,以及腎臟疾病如何影響藥物的藥效學和藥代動力學。我們也會檢視特定抗腫瘤藥物,並提供針對慢性腎病和末期腎病患者的劑量策略概述,這對優化治療結果和減少潛在毒性非常重要。 PubMed DOI

一項在日本進行的研究探討了尿酸降低劑對重度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對促紅細胞生成素的反應的影響。他們發現高劑量的阿羅匹尿酸與未接受治療相比,會降低對促紅細胞生成素的反應。這表明過度使用高劑量的阿羅匹尿酸可能會導致促紅細胞生成劑的效果降低。 PubMed DOI

研究比較CKD患者使用阿羅匹尿酸和非布索坦治療痛風的效果和安全性,結果顯示阿羅匹尿酸組痛風發作較少。在第3期CKD患者中,接受阿羅匹尿酸治療者較常見急性腎損傷。總結來說,兩種藥物在治療CKD患者痛風方面效果相似,且耐受性良好。 PubMed DOI

尿酸在慢性腎臟病(CKD)患者中積聚可能引發痛風及心血管風險。雖然CKD患者中痛風的發生率高,但有效治療卻不足,只有不到25%的患者能達到理想的尿酸水平。由於藥物禁忌和相互作用,腎臟科醫生往往不主導痛風治療。本文提倡腎臟科醫生積極參與痛風管理,並視其為CKD的重要併發症,分享腎臟科與風濕科醫生的見解,促進團隊合作以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液透析病人(HDPs)中clopidogrel的藥物動力學及效果,並與健康志願者(HVs)比較。結果顯示,HDPs的clopidogrel活性代謝物濃度顯著低於HVs,且其清除率降低82.7%,顯示代謝受損。此外,HDPs的血小板聚集反應也顯著高於HVs。這些變化可能與CYP2C19酶活性降低有關,並可能影響其他藥物的代謝。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慢性腎病(CKD)3-5期患者中尿酸沉積的情況,特別是無症狀高尿酸血症(AH)與正常尿酸血症(NU)患者的比較。結果顯示,AH患者的痛風病變檢出率高於NU患者,雖然差異不顯著。研究建議使用超音波檢查痛風病變,並強調早期診斷與治療的重要性,以改善CKD患者的健康狀況。這也顯示腎臟科與風濕科合作的必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腎功能減退患者中不當處方尿酸降低療法(ULT)的情況及其對慢性腎病(CKD)進展的影響。分析了3,033名腎臟科病人的數據,發現987名患者中有396個ULT處方被認為不當,且70%在5年內持續存在。674名匹配患者中,有136人開始接受腎臟替代療法(KRT)。結果顯示,ULT的使用與CKD進展無顯著關聯,顯示對ULT的處方需重新評估,且ULT未能有效減緩CKD進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febuxostat和topiroxostat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的影響。雖然之前的隨機對照試驗結果不一,但這次的綜合分析納入了五項RCT,評估腎小管過濾率(eGFR)和尿液白蛋白與肌酸酐比率的變化。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eGFR沒有顯著變化,但這些藥物似乎有延緩腎功能下降的趨勢。此外,治療組和對照組的白蛋白尿也無顯著差異。這些結果顯示febuxostat和topiroxostat可能對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有潛在好處,值得進一步研究確認。該研究已在INPLASY註冊。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進行了網絡Meta分析,對比慢性腎病(CKD)3-5期患者中,febuxostat與allopurinol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回顧了截至2024年6月的文獻,包含12項隨機對照試驗和4項隊列研究,共2,423名參與者。結果顯示,febuxostat在腎小球過濾率(eGFR)和血清尿酸水平的改善上均優於allopurinol,且安全性無顯著差異。這些發現可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PubMed DOI

本研究分析了70項隨機對照試驗,更新透析病人使用降磷藥物的證據,參與者共15,551名。結果顯示,sevelamer顯著降低全因死亡率,sucroferric oxyhydroxide和tenapanor也有良好表現。煙酰胺的胃腸道事件風險最高,lanthanum和sucroferric oxyhydroxide則顯著降低冠狀動脈鈣化分數。使用鈣基藥物的病人血清鈣較高,iPTH較低。研究強調在臨床決策中需考量這些藥物的潛在益處與風險。研究已在PROSPERO註冊(CRD42022328388)。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