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增生性紅斑狼瘡腎炎(LN)兒童的後續腎臟活檢對治療決策的影響。分析了30名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患者的資料,根據腎臟反應分為完全腎臟反應(CRR)和不完全腎臟反應(IRR)兩組。結果顯示,CRR組和IRR組中均有患者持續增生性腎炎,且SLEDAI分數與持續風險相關。初始反應類別可預測長期結果,後續活檢對部分CRR患者的治療決策有影響。研究建議對CRR患者在初次活檢一年後進行後續檢查。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對於小朋友患有狼瘡腎炎,保持腎臟穩定很重要。研究發現,25%的患者達到穩定緩解,而75%未達到。達到穩定緩解的患者在診斷時有正常的血紅蛋白和eGFR,較低的蛋白尿。抗體有改善,但未完全恢復。正常的eGFR和低蛋白尿是預測穩定緩解的重要因子。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腎血管病變(RVLs)在兒童狼瘡性腎炎(cLN)中的臨床意義,分析了2004至2020年間84名中國兒童的腎臟活檢資料。結果顯示,22.6%的患者有RVLs,主要類型包括非炎症性壞死性血管病、血栓性微血管病和動脈硬化。RVLs的存在與腎小管過濾率、血紅素和血小板計數較低有關。雖然有RVLs的患者腎臟結果較差,但未達統計顯著性。研究建議在臨床上應常規評估RVLs,以反映疾病的嚴重性。 PubMed DOI

增生性紅斑狼瘡腎炎(LN)的管理需在疾病活動期與靜止期之間靈活調整,這需要準確的評估工具。文章強調臨床、血清學及組織學評估在重新定義LN治療目標中的重要性。傳統上,治療成功以減少蛋白尿和改善腎功能為標準,但這些指標無法完全區分活躍炎症與慢性損傷。雖然研究持續進行,抗雙鏈DNA抗體仍是主要的評估指標。作者建議轉向更動態、個體化的治療方法,並同時達成臨床、免疫學及腎功能保護三大目標。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在臨床緩解的狼瘡性腎炎(LN)患者中,殘餘的組織病理損傷與腎臟復發的關聯。研究分析了114名接受誘導治療後進行活檢的患者,結果顯示有24.6%的患者在三年內復發。活躍指數(AI)較高的患者復發風險顯著增加,AI大於1的患者比值比達23.1。此外,部分臨床緩解的患者復發風險高於完全緩解者。主要風險因素包括抗dsDNA抗體陽性及活檢中出現特定病理變化。研究強調,殘餘病理損傷與腎臟復發風險密切相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176名中國狼瘡性腎炎(LN)患者在接受治療兩年後的長期結果。結果顯示,64.2%的患者達到修訂主要療效腎反應(mPERR),43.8%達到修訂完全腎反應(mCRR)。經過平均15.3年的隨訪,mPERR和mCRR反應者的腎臟存活率顯著高於無反應者,分別為85.8%和92.2%。此外,達到mPERR可降低60%的腎臟非存活風險,而mCRR則降低86%。這顯示mPERR和mCRR是預測患者長期腎臟健康的重要指標。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狼瘡性腎炎慢性腎病(LN-CKD)患者與其他慢性腎病(CKD)患者在心血管和腎臟結果上的差異。分析瑞典腎臟登記資料,發現LN-CKD患者年齡較輕、腎功能較好,心血管疾病盛行率較低。雖然LN-CKD的腎臟替代療法(KRT)風險低於原發性腎小管疾病(PGD),但其死亡率和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較高,顯示需要針對LN-CKD患者採取心血管事件預防策略。 PubMed DOI

對於兒童腎臟移植受者(KTR),急性排斥反應(AR)若治療不當,可能導致移植物早期失敗。研究發現,血清肌酸酐並非可靠的移植物功能指標,隨訪活檢能有效識別持續炎症及未來排斥事件。分析23名KTR中,TCMR的解決率高達75%,而AMR和混合型則較低。持續的微血管炎症(MVI)與未解決的AR相關,且預示未來排斥事件的風險。研究建議定期進行隨訪活檢,並探索非侵入性生物標記物的應用。 PubMed DOI

一項針對1994至2023年29名狼瘡足細胞病患者的研究,來自11個義大利醫療單位,分析疾病特徵、治療及結果。患者中位年齡43歲,89.7%為女性,主要表現為腎病綜合症。接受治療後,25名患者在4個月內達到完全緩解,31%經歷復發,但隨後再次緩解。復發性患者在診斷時血清肌酸酐較高,腎功能較差。經過49個月隨訪,86.2%患者完全緩解,腎臟預後良好。研究顯示,起病時活動性高者復發風險較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狼瘡性腎炎(LN)兒童的腎臟預後進行分析,涵蓋2010年1月至2024年2月的75名18歲以下患者。結果顯示,腎病綜合症和混合性腎病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增殖性LN為主要組織學亞型。研究中共記錄75次腎臟惡化,感染率高,特別是細菌性肺炎和敗血症。中位隨訪2.3年,腎臟存活率為85.4%。不良預後的主要因子包括快速進展性腎小球腎炎、非反應者及嚴重腎臟惡化,強調需對LN兒童進行仔細監測與管理。 PubMed DOI

靜默性狼瘡性腎炎(sLN)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患者中,腎炎卻無明顯症狀的情況。不同醫療中心對懷疑sLN的腎臟活檢做法差異大。本報告分享三例兒童SLE伴sLN的病例,詳述其臨床特徵及腎臟活檢結果。 我們進行系統性回顧,評估sLN患者中增殖性狼瘡性腎炎的流行率,分析了37項研究,涵蓋639名患者。結果顯示30%患者有增殖性LN,且即使無明顯腎病,仍有顯著組織學發現,與高dsDNA抗體及低補體水平相關。這顯示新診斷的SLE患者進行基線腎臟活檢可能有助於治療決策。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