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一項針對澳洲大學與中國合作機構的二年級科學學生使用AI工具的研究顯示,超過50%的學生主要用AI進行創意發想和初步草擬,而非直接生成未編輯的文本。研究發現母語為英語的學生與非母語學生在使用上有差異,且兩所機構之間也存在不同。學生們對未來使用AI工具表現出濃厚興趣,並希望學校能提供正確使用的指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澳洲學生的作業成績未變,但中國學生在使用AI後成績顯著提升。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人工智慧輔助英語學習對中國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學習動機有正面影響。學生使用人工智慧後,寫作能力和動機都有明顯進步。不同意見也顯示了人工智慧的優勢和疑慮。研究強調了教育領域持續發展和適應人工智慧工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研究使用ChatGPT協助中國醫學生英文寫作,結果顯示學生在結構、邏輯和語言方面有進步,尤其ChatGPT-4有潛力提升評分準確度。學生反應積極,認為寫作品質和語言能力有提升。這研究顯示大型語言模型如ChatGPT對非英語醫學生學術寫作有幫助,並具潛力應用在教育評估中。 PubMed DOI

隨著 AI 語言模型如 ChatGPT 的興起,護理教育中的學術誠信受到關注,特別是學生可能會提交 AI 生成的內容。研究中,四名護理學生提交了自己撰寫和 ChatGPT 生成的「致編輯的信」作業。結果顯示,雖然 AI 生成的內容語法正確,但常有過時或虛構的參考文獻,且缺乏深度。護理教育者需了解 AI 的能力與限制,以支持學生學習並維持學術誠信,並發展有效的評估策略,促進原創思考與批判性分析。 PubMed DOI

最近大型語言模型(如ChatGPT和Bard)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引發了對學術論文寫作潛在濫用的擔憂。本研究探討這些模型是否能生成關於醫學生個人經歷和倫理困境的非結構性論文,並檢視其是否能與人類作品區分。 研究團隊收集了47篇學生的原創論文,並利用這些內容生成相同數量的AI論文。分析結果顯示,AI生成的論文在情感和分析思維的語言使用上較學生作品更為頻繁。儘管存在語言特徵的差異,兩個LLMs在反映學生對倫理困境的經歷方面均表現出高度有效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生成式人工智慧對醫學生創建練習考題的信心與態度影響。68名醫學生和醫師助理學生參加了工作坊,學習使用Google Bard(現稱Gemini)。調查顯示,使用AI創建考題的信心顯著提升(<i>p</i> < 0.001)。焦點小組反饋指出AI的優勢與擔憂,學生希望機構能提供更清晰的指導。雖然信心提升,但研究強調需徹底評估AI生成考題的質量與準確性。總體而言,教導學生負責任地使用AI工具是關鍵。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顯示大型語言模型(LLMs),像是GPT,在學術界,特別是醫學領域的使用越來越普遍。調查訪問了來自59個國家的226位參與者,結果發現87.6%的人對LLMs有了解,且這些人發表的論文數量較多。雖然18.7%的人使用LLMs處理語法和格式,但許多人並未在作品中說明。大多數人(50.8%)認為LLMs將對未來有正面影響,尤其在編輯和文獻回顧方面,但也有呼籲制定規範以防止濫用的聲音,強調了建立倫理指導方針的必要性。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如何將人工智慧(AI)工具,如ChatGPT和Copilot,融入護理教育,以提升護理學生的學術寫作和溝通能力。研究對象為203名來自台灣南部的高年級護理學生,分析AI增強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效果。結果顯示,實驗組在AI素養上顯著提升,且案例報告表現優異,但在問題識別與護理計畫連結上較弱。建議在教學中有效整合AI工具,並加強訓練與監督,以提升學術寫作和批判性思維,進而改善護理教育與病人照護品質。 PubMed DOI

這篇論文探討了高等教育學生對ChatGPT的看法,研究於2024年初進行,涵蓋來自109個國家的23,218名學生。主要發現顯示,學生多用ChatGPT進行腦力激盪和文本摘要,但在專業寫作上使用較少。他們認為ChatGPT能簡化複雜資訊,但在課堂學習中不太可靠,儘管有些學生更喜歡它的清晰度。大家一致認為需要對AI進行規範,因為擔心作弊和社交孤立。研究結果可為高等教育機構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以應對勞動市場和數位技能的需求。 PubMed DOI

在2023年中,有一項研究針對40名藥理學畢業專題的學生,評估他們對新型協作多媒體評估的體驗,該評估使用了人工智慧(AI)。研究發現,學生最初將AI視為個人導師,並將其角色分為仲裁者、神諭者和量化者。然而,實際上AI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創意生成和數據分析,並未有小組利用AI生成最終的書面內容。這顯示學生對AI在評估中的角色存在疑慮,強調了教育者和學生需要更清晰的指導,以有效整合AI於學習和評估中,維持評估的完整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2023年美國一所研究型大學的本科生在一門專注於可持續性與科技的通識課程中如何運用人工智慧(AI)。39名學生在最終專案中記錄了他們對AI的使用,分析了可持續性概念的聯繫。研究發現,學生主要用AI來增強表達,部分學生則用於更複雜的任務,如論點發展。雖然許多學生對AI生成的內容持懷疑態度,強調智識獨立性的重要性,但研究顯示AI在高等教育中有助於學習的潛力。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