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評估了ChatGPT提供的顳顎關節疾病(TMD)資訊的可靠性與實用性。研究人員使用李克特量表來評估ChatGPT對不同TMD分類的回應,並採用修改版DISCERN(mDISCERN)和全球質量量表(GQS)。結果顯示,咀嚼肌疾病的可靠性和實用性得分最高,而顳顎關節炎症性疾病則最低。整體而言,回應被認為高度可靠且中等實用,但在mDISCERN評分上評審之間有顯著差異。GQS顯示資訊質量為中等到高。研究結論指出,ChatGPT-4可作為患者和醫生獲取TMD資訊的輔助資源。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ChatGPT在耳鼻喉科診斷、治療建議和康復指導方面表現不錯,但在手術步驟描述上有不足,缺乏關鍵細節和風險提供。ChatGPT可提供基本資訊,但無法取代耳鼻喉科醫師的臨床專業知識。為了更好地幫助醫師,需持續改進醫療人工智慧技術。 PubMed DOI

研究評估了ChatGPT在回答有關可拆卸式牙科假牙(RDPs)和固定式牙科假牙(FDPs)的問題時的表現。30個問題,每個問題有30個答案,專家評分後發現可靠性有限。結論指出ChatGPT在回答RDPs和FDPs問題上能力有限,不能取代牙醫,專業人士應謹慎對待其限制。 PubMed DOI

研究評估ChatGPT在鼻科病理學資訊的品質和可靠性,提出65問題探討病因、風險、治療、預後。使用Discern問卷和Fleiss's Kappa分析,整體品質得分為3.59,可靠性較低為3.18,一致性為0.69。研究認為ChatGPT回答準確可靠,提供易懂描述,建議在專業監督下可成為有用工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ChatGPT在正畸領域的資訊可靠性,涵蓋透明矯正器、舌側矯正、美觀牙套和顳顎關節障礙。結果顯示,患者對資訊的評價普遍較高,尤其在透明矯正器和顳顎關節障礙方面,患者的DISCERN分數明顯高於學生和正畸醫師。整體而言,ChatGPT在患者教育上展現潛力,但仍需進一步改進以提升其可靠性和相關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ChatGPT 3.5在回答牙科問題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十位專家提出30個問題,並用李克特量表評估ChatGPT的回答。結果顯示,雖然ChatGPT的準確性(中位數5.50)和完整性(中位數2.00)表現不錯,但仍有改進空間。經過重新評估後,其表現顯著提升,顯示機器學習的潛力。不過,研究也指出仍有不準確之處,特別是參考資料,強調人類判斷在臨床決策中的重要性,以及基於證據的醫療實踐的必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ChatGPT-4在三個正畸主題上的準確性和資訊品質,包括阻生犬齒、早期正畸治療和顎面外科。五位經驗豐富的正畸醫師使用李克特量表評估20個常見問題的回答。結果顯示,ChatGPT-4在各主題上提供的資訊品質普遍良好,但醫師之間的評分一致性較低,顯示評估存在變異性。雖然ChatGPT-4能提供有用資訊,但在解讀時仍需謹慎,這些資訊不應取代專業建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ChatGPT在顱面臨床案例中的表現,並與專業人士進行比較。研究中提出38個案例,結果顯示專業人士的表現明顯優於ChatGPT,AIPI分數分別為18.71和16.39(p<0.001)。專家指出,ChatGPT在診斷、治療及考量患者數據方面表現不佳,且對額外檢查的建議也不夠充分。總體而言,ChatGPT在顱面臨床案例中的效率較低,需改進。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ChatGPT Plus在口腔與顏面外科的回應效果,於Ege大學進行,涵蓋66個問題,依難易度分為簡單、中等和困難,主題包括牙科麻醉和拔牙。研究者使用7分制評分,結果顯示中位數準確性得分為5,75%的回應得分4以上;中位數品質得分為4,75%的回應得分3以上。不同難度的問題得分有顯著差異,較困難的問題得分較低。總體來看,ChatGPT Plus在簡單問題上表現良好,但對於需要詳細答案的問題則較弱。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ChatGPT-3.5、ChatGPT-4和Google Gemini在正顎手術問題上的回應可靠性,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團隊設計了64個問題的問卷,並由兩位專家評估這三個AI的回應。結果顯示,雖然ChatGPT-3.5的可靠性得分最高,但三者表現相似。特別是Google Gemini在提供醫生建議和圖形元素方面表現優異,這在其他兩者中並未出現。研究建議未來需進一步評估AI在醫療領域的能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ChatGPT在口腔外科、預防牙科和口腔癌領域提供的資訊質量。專家設計了50個問題,結果顯示ChatGPT在預防牙科方面表現最佳,得分4.3(滿分5),能有效傳達複雜資訊。但在口腔外科(3.9)和口腔癌(3.6)方面得分較低,顯示在術後指導和個性化建議上有不足。研究強調在使用AI資訊時需有專業監督,並持續評估AI的能力,以確保病人護理的負責任使用。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