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比較了先天性腎病綜合症(CNS)和嬰兒腎病綜合症(嬰兒NS)在臨床結果和遺傳背景上的差異。研究分析了74名患者,發現遺傳性CNS患者的腎衰竭中位年齡為13.2個月,而嬰兒NS為19.0個月,雖然差異不顯著。CNS患者的腎衰竭發生時間普遍早於嬰兒NS,特別是擁有其他致病變異的患者。研究結論指出,發病年齡影響腎臟預後,嬰兒NS患者的基因型可能較輕,結果也較佳。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局部節段性腎小管硬化症(FSGS)是一種腎臟疾病,通常與足細胞蛋白的基因突變有關。這些蛋白在細胞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如細胞骨架和細胞黏附等。隨著年齡增長,基因突變與FSGS的關聯性下降,兒童和青少年中約30%病例與基因突變有關,而成人則降至約10%。了解FSGS的基因原因對臨床管理至關重要,影響腎臟活檢、治療策略及移植後的疾病復發風險。這篇綜述專注於成人腎病綜合症的遺傳基礎,特別是FSGS的診斷和管理策略。 PubMed DOI

這項在印度西部進行的研究專注於識別患有先天性腎症候群(CNS)和嬰兒期NS(INS)的嬰兒的基因缺陷。他們發現61%的病例有單基因缺陷,其中NPHS1基因最為常見。不同地區和族群間觀察到基因發現的變異性。這項研究強調重新分析不確定意義變異(VUS)的重要性,以提高診斷準確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早產兒在出生後存活超過40天的腎臟發育情況。他們將這些早產兒與同樣懷孕後期年齡的對照組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顯示,早產兒的腎臟發育比對照組提前了2週停止,並出現早期腎小球壓力的跡象。這項研究凸顯了新生兒環境對腎臟發育的重要性。 PubMed DOI

INS是兒童常見的腎臟疾病,研究發現MCD和FSGS是主要病變。FSGS常見於類固醇抗藥性病例,鈣調節蛋白磷酸酶抑製劑對此有效。對於類固醇依賴性病例,可使用MMF和環磷酰胺。 PubMed DOI

小朋友患有先天性單功能腎(SFK)可能會有腎損傷風險。研究指出,缺少一側腎(UKA)的風險比單側多囊性發育不全腎(UMCDK)高。監測160名從小時候就有SFK的孩子,發現UKA患者較UMCDK患者更容易腎功能下降。然而,兩組患者在高過濾損傷和先天性腎臟及泌尿道畸形(CAKUT)的發生率方面則相似。 PubMed DOI

類固醇抗性腎症候群(SRNS)是兒童和年輕成人慢性腎臟疾病的常見原因,其中最嚴重的是先天性腎症候群芬蘭型(CNSF),由基因突變引起。研究人員創造了小鼠模型,模擬特定腎臟疾病,有助於研究基因替代療法。缺乏關鍵蛋白質的小鼠壽命短,腎臟異常,尿液中蛋白質增加。這研究對未來腎症候群基因治療研究有重要啟示。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印度的類固醇抵抗性腎病綜合症(SRNS)進行遺傳因素探討,從2018年10月到2023年4月,對680名小兒腎病患者進行基因分析。結果顯示,71.9%為早發型SRNS,64.58%有可報告的遺傳變異,主要集中在COL4A基因。腎活檢中,74%有遺傳變異的患者被診斷為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症。研究強調遺傳分析對理解SRNS的重要性,並指出個性化治療的必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類固醇抵抗性腎病綜合症(SRNS)兒童患者進展至腎衰竭的遺傳與非遺傳因素,涵蓋101名原發性SRNS患者。結果顯示54%的患者有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管硬化,8%的家庭有<i>APOL1</i>高風險基因型,12%有致病的孟德爾變異。44%的患者最終進展至腎衰竭,且與非歐洲遺傳祖先、自我聲明的非白人種族及發病年齡等因素相關。研究指出,這些遺傳特徵及其他因素對SRNS的影響顯著。 PubMed DOI

這篇評論探討特發性腎病綜合症(NS)患者進展至慢性腎病(CKD)第五期的風險,以及腎臟移植後的復發情況。約30%的類固醇抵抗性腎病綜合症(SRNS)兒童有可識別的遺傳原因,這些患者移植後復發風險較低。相對地,免疫性腎病綜合症的情況更複雜,許多SRNS患者缺乏明確的遺傳變異。約50%的患者對免疫抑制治療有反應,未反應者則面臨高風險。評論中提到一種系統性循環因子(CF),可能促進腎小球損傷及復發,並強調識別高風險患者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類固醇抵抗性腎病綜合症(SRNS)的小兒患者,探討預測緩解和腎臟存活的因素。研究分析了2000至2023年間在柏林治療的65名患者,發病中位年齡為4歲,男性佔57%。結果顯示,26名患者達到完全緩解,腎臟存活率在5年為71%,10年為56%。影響緩解的負面預測因子包括高蛋白尿、遺傳病、降低的eGFR及低白蛋白血症。研究強調及早分析這些因素對小兒SRNS預後的重要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