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十二指腸在代謝調節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黏膜增厚與胰島素抵抗有關。新型內視鏡手術「十二指腸黏膜重塑(DMR)」利用水熱能去除增厚黏膜,可能改善2型糖尿病(T2D)患者的代謝。研究顯示,DMR手術能顯著改善T2D大鼠的葡萄糖和脂質代謝,並提升多種腸道激素水平,同時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特別是Blautia屬。這些結果顯示DMR透過多種機制改善T2D的代謝功能,並強調了腸道微生物在病理中的潛在角色。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十二指腸黏膜重塑(DMR)是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程序,透過消融十二指腸黏膜來改善血糖控制。研究顯示,DMR後糖調節激素、胰島素敏感性和β細胞功能有所改善。餐後血糖下降主要是因為較低的空腹水平,而餐後葡萄糖也減少。腸促胰素激素GLP-1和GIP無明顯變化。總結來說,DMR透過改善葡萄糖控制的機制,支持十二指腸作為2型糖尿病治療的目標。 PubMed DOI

研究探討切除回腸對BPD/DS手術後血糖的影響。實驗以糖尿病大鼠分為BPD/DS組、切除回腸的BPD/DS組(BDI)和對照組。結果顯示,BDI組大鼠的血糖較高、耐受性較差,且膽酸和GLP-1水平較低。推測切除回腸可能部分抵消BPD/DS手術的血糖改善效果。 PubMed DOI

第二型糖尿病(T2DM)已成為全球流行病,膽汁酸信號傳導可能成為治療新方法。本研究探討膽汁酸在T2DM中的作用,使用STZ誘導的大鼠模型進行實驗。一組大鼠接受膽汁酸治療,對照組則用生理食鹽水。結果顯示,膽汁酸治療提高了空腹胰島素,降低了餐後血糖,但對空腹血糖、體重及其他代謝指標影響不大。機制上,膽汁酸透過TGR5/GLP-1通路增強葡萄糖穩態,顯示該通路可能成為T2DM治療的新目標。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腸道甜味受體(STRs)及葡萄糖轉運蛋白(SGLT1、GLUT2)在二十二指腸-空腸旁路手術(DJB)後如何改善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實驗中,使用鏈脲佐菌素誘導糖尿病的大鼠進行DJB手術,結果顯示DJB手術改善了大鼠的葡萄糖耐受性,且食物攝取量和體重無顯著變化。手術後,血漿GLP-1和GLP-2水平上升,腸道結構和相關蛋白表達也有所變化。DJB手術可能透過恢復STR介導的葡萄糖感知來增強血糖控制。 PubMed DOI

第二型糖尿病(T2DM)是全球最常見的代謝疾病,與心血管併發症密切相關,影響健康與醫療成本。新的治療不僅要降血糖,還需降低心血管風險。研究顯示,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在管理糖尿病及心血管風險方面有效。為期12個月的研究中,65名白人T2DM患者接受GLP-1RA治療,結果顯示體重減輕、內臟脂肪減少、LDL和三酸甘油脂降低,且血清脂聯素增加,顯示胰島素敏感性改善。整體而言,GLP-1RA療法對T2DM患者的心血管風險因素有正面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新方法來治療2型糖尿病,利用基因改造的乳酸菌(Lactococcus lactis)分泌類胰高血糖素肽-1(GLP-1)。改造後的細菌L. lactis-GLP-1-DA@GN,透過β-葡聚糖護盾顯著提高了存活率,能有效到達腸道。進入腸道後,益生元會被微生物代謝,促進細菌定殖,進而改善T2D小鼠的葡萄糖和脂質穩態,修復器官損傷,並調節腸道微生物群。這項研究為T2D的治療提供了創新思路。 PubMed DOI

Semaglutide是一種長效GLP-1受體激動劑,能透過刺激胰島素分泌來降低血糖。近期研究發現,m6A mRNA修飾對β細胞功能調節很重要,但與semaglutide的關係尚不明確。本研究探討semaglutide對m6A修飾及腸道微生物群的影響。 實驗中,雄性C57BL/6小鼠分為對照組和高脂飲食組,後者誘導2型糖尿病。經semaglutide治療後,結果顯示其減少胰腺損傷,促進胰島細胞增殖,並改善腸道微生物群組成,增加短鏈脂肪酸的產生。總結來說,semaglutide透過調節m6A修飾改善β細胞功能,並對腸道微生物群有正面影響。 PubMed DOI

糖尿病(DM)是一種嚴重的代謝疾病,血糖過高的情況日益嚴重,預計到2030年將成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研究人員對細菌*Clostridium butyricum*進行改造,使其能持續釋放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並在2型糖尿病(T2DM)小鼠中測試其效果。結果顯示,這種改造的細菌顯著降低血糖、改善脂質指標,並減輕肝臟損傷,還能增強胰島素分泌。這項研究顯示,Cb-GLP-1有助於調節腸道微生物群,為糖尿病管理提供了新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二氫黃酮(DHM)對高脂飲食小鼠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水平及胰島素抗性的影響。結果顯示,DHM能提高血清GLP-1水平,改善胰島素抗性,這與腸道內上皮淋巴細胞比例變化及CD26表達減少有關。此外,DHM還能調節腸道微生物群及膽酸水平,影響腸道L細胞中的法尼醇X受體表達,進而促進GLP-1分泌。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群-CDCA」途徑可能是預防胰島素抗性的潛在目標,DHM或成為相關代謝疾病的有益介入。 PubMed DOI

Wang 等人發現,空迴腸側對側吻合手術能提升 GLP-1 分泌,幫助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管理體重,對心臟也有好處。這種手術讓腸道變成主動的內分泌器官,為糖尿病治療帶來新選擇。不過,還是需要長期追蹤和多專科團隊照護,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