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抗糖尿病生物製劑(ADBs)已顛覆傳統糖尿病治療,讓這個曾被視為無法治癒的疾病有了新希望。這些生物產品如胰島素和GLP-1受體激動劑,透過先進技術從自然來源提取。監管機構已建立質量控制(QC)參數,確保產品安全有效。本文探討了評估ADBs QC的分析方法,包括色譜法和免疫測定,並比較各技術的優缺點。強調QC在ADBs評估中的重要性,並展望未來提升質量測試的技術,對研究人員和監管專業人士極具參考價值。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代謝性疾病如肥胖和第2型糖尿病是全球健康議題。研究生物標誌物如GLP-1、GIP、MCP-1和IGFBP-7,或許能帶來新療法。辨識這些標誌物有助於早期檢測、風險評估和個人化治療。研究指出這些標誌物可能與第2型糖尿病和肥胖有關聯,有助於改善診斷和治療。 PubMed DOI

開發了一種新的分析方法,利用高效液相層析法檢測樣品中的二甲双胍和席替普汀含量。研究了pH值、水相百分比和緩衝劑濃度等關鍵變數,證實了方法的有效性。結果顯示方法具有良好的相關性和穩定性,並找到了最佳條件,成功分離目標物質及其降解物。該方法具有良好的特異性、分辨率、線性、回收率、精密度和穩定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Exenatide的穩定性,Exenatide是一種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的合成類胰高血糖素肽-1類似物。研究中提出了一種經過驗證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譜(RP-HPLC)方法,能夠識別Exenatide在不同壓力條件下的降解產物,包括水解、氧化、光解和熱壓力。結果顯示,Exenatide在酸性、氧化、光解和熱條件下會顯著降解。研究還利用LC-HRMS和MS/MS技術成功識別了五種主要降解產物及其碎片化途徑,並根據ICH指導原則驗證了RP-HPLC方法的可靠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專注於設計新型的2-(2-取代氫肼基)噻唑衍生物,目的是抑制二肽基肽酶-4 (DPP-4),這對於2型糖尿病的管理非常重要。經過虛擬篩選,這些衍生物的活性表現良好,部分化合物的IC50值甚至低於已知藥物Sitagliptin,顯示出更強的效能。結構-活性關係分析指出,噻唑骨架上C5位置的疏水性基團對活性有顯著影響。研究結果顯示這些衍生物可能成為有效的口服糖尿病治療藥物,並具良好安全性。 PubMed DOI

本研究旨在全面介紹糖尿病(DM)治療的最新進展,特別是藥物療法和給藥系統的演變。重點在於胰島素及其類似物的重要性,以及新一代藥物如磺脲類、雙胍類和促胰島素分泌劑在控制高血糖方面的成效。此外,還探討了新興治療技術,如幹細胞療法、基因療法和納米技術,以及中藥植物的潛力。研究也將分析COVID-19對糖尿病患者治療策略的影響,並結合埃及的最新研究結果,提供未來發展的展望。 PubMed DOI

本研究調查環境水樣中抗糖尿病藥物的存在,特別是二型糖尿病常用的metformin等藥物。採用織物相吸附萃取(FPSE)結合高效液相色譜(HPLC-DAD)進行分析,發現塗覆PEG 300的微纖維玻璃濾膜最有效。研究優化了萃取參數,證實FPSE-HPLC-DAD方法在檢測水樣中的抗糖尿病藥物是可靠的。結果顯示,城市廢水中檢測到dapagliflozin、liraglutide和glimepiride,而醫院廢水中metformin濃度較高,顯示藥物污染對環境的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開發了一種環保的UPLC方法,能同時測量糖尿病藥物pioglitazone (PGZ)和dapagliflozin (DGZ)。研究人員利用實驗設計軟體優化分析參數,並驗證方法的線性、準確性和精密度。使用C18 Acquity BEH柱,流動相為乙醇和氨基甲酸銨緩衝液,流速為0.246 mL/min。結果顯示該方法具優秀的線性(R² > 0.999)、準確性(92.45-109.25%)及良好精密度(RSD < 6.27%)。這種方法不僅可靠,還強調環保,對糖尿病管理及實驗室實踐有正面影響。 PubMed DOI

糖尿病的歷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記載,但與胰島素的關聯是在20世紀才逐漸明朗。1950年代的胰島素序列分析促成了1982年重組人類胰島素的誕生,開啟了以肽為基礎的治療。隨著胰島素泵和持續血糖監測等現代給藥系統的進步,糖尿病管理變得更有效。未來可能會有定制胰島素、機器學習算法控制肽釋放,以及增強β細胞再生的技術,這些都將由生物技術推動。 PubMed DOI

糖尿病,尤其是第二型糖尿病(T2DM),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對全球健康影響深遠。它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和心血管疾病,進而影響生活品質並提高死亡率。這篇文章探討了糖尿病併發症的病理機制,包括動脈粥樣硬化和胰島素抵抗等。近期,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的進展,除了控制血糖,還有心腎保護的效果。此外,文章也提到不同人群在胰島素分泌上的差異,並針對日本患者提出了專屬的治療策略。 PubMed DOI

氧化壓力對β細胞功能有負面影響,並促進2型糖尿病的發生。雖然Exenatide-4(Ext-4)是常用的降血糖藥物,但無法有效恢復β細胞功能。輔酶Q10(CoQ10)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但其療效受限。為了提升療效,研究團隊開發了針對胰臟的脂質體共遞送系統(E+Q)-Lip-Apt,並證實其在降低氧化壓力、改善細胞功能方面比Ext-4更有效。在糖尿病小鼠實驗中,(E+Q)-Lip-Apt顯著改善了葡萄糖耐受性和β細胞功能,顯示出良好的治療潛力。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