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原發性膜性腎病是成人腎病綜合症的重要原因,每百萬人中約有12例。這種病被視為自體免疫性腎臟疾病,2009年識別出關鍵自體抗原M型磷脂酶A2受體1(PLA2R)。約75%的患者有可檢測的PLA2R自體抗體,這為腎臟科的個人化治療開啟新方向。2023年1月14日,Nephcure Kidney International在維吉尼亞州阿靈頓舉辦研討會,探討PLA2R自體抗體在膜性腎病藥物開發中的影響,並總結了討論內容。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膜性腎病(MN)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主要影響成人,並導致腎病綜合症。磷脂酶A2受體1(PLA2R1)被認為是主要的靶抗原,改變了我們對此病的認識。針對PLA2R1及血小板蛋白1型結構域的自體抗體,與疾病進展有關,主要透過激活補體系統。這顯示針對這些抗體的漿細胞及補體系統,可能成為有效的治療策略。本文探討了這些針對性治療的支持與反對證據。 PubMed DOI

M-PLACE研究(NCT04145440)評估了felzartamab這種全人源抗CD38單克隆抗體在高風險原發性膜性腎病(PMN)患者中的安全性與療效。研究包含兩個隊列:新診斷或復發的PMN(隊列1,n=18)及對免疫抑制療法耐藥的PMN(隊列2,n=13)。結果顯示87.1%的患者經歷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常見問題包括輸注反應和低γ球蛋白血症。療效方面,76.9%的患者抗PLA2R抗體滴度顯著降低,且部分患者的蛋白尿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有所改善。總體而言,felzartamab耐受性良好,並引發快速免疫反應。 PubMed DOI

M型磷脂酶A2受體(PLA2R)被確認為膜性腎病的主要抗原,且抗PLA2R抗體在血清中可檢測,這改變了膜性腎病的診斷方式。抗PLA2R抗體的存在成為高度特異性的生物標記,對於腎病綜合症且無其他蛋白尿原因的患者,陽性檢測可直接診斷原發性膜性腎病,可能減少腎活檢的需求。 不過,腎活檢在臨床上仍然重要,因為它能幫助確定診斷、評估腎損傷程度,並識別其他潛在病症。隨著技術進步,腎活檢的角色可能會改變,但在某些情況下仍然不可或缺。 PubMed DOI

在過去十年,膜性腎病的研究有了顯著進展,讓我們對其成因、診斷和治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新的發現是抗磷脂酶A2受體(PLA2R)抗體,這在50-80%的患者中出現,與腎病綜合症有關,顯示出需要針對性治療。對於純腎病患者,可能不需進行腎臟活檢。利妥昔單抗已成為一線治療,並且新療法也在開發中。整體而言,診斷和治療正朝向更個性化的方向發展,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以完善治療策略。 PubMed DOI

PLA2R抗體測試是診斷原發性膜性腎病(MN)的重要工具,能幫助識別PLA2R相關的MN,甚至有時可省去腎臟活檢。近期進行的系統性回顧分析了91項研究,評估血清和尿液生物標記的有效性。結果顯示,EUROIMMUN ELISA測試在20 RU/ml的切割點下,敏感度為0.64,特異度94.7%;而EUROIMMUN免疫螢光(IF)方法在1:10的閾值下,敏感度0.69,特異度達98%。若ELISA結果顯示PLA2R-Ab水平≥20 RU/mL,則可考慮不進行活檢,但較低或陰性結果仍需活檢確認。 PubMed DOI

臨床實踐指導方針建議,對於抗磷脂酶A2受體抗體(PLA2R-Ab)檢測陽性的腎病綜合症患者,進行腎活檢確認膜性腎病(MN)並非必要。研究顯示,結合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和間接免疫熒光(IIF)檢測,能有效診斷MN,敏感性達60%,特異性100%。對於邊緣ELISA結果,IIF確認也保持高特異性。遺傳風險評分未提升診斷效果,需進一步研究其潛在作用。 PubMed DOI

在原發性膜性腎病(MN)中,約80%的患者會對磷脂酶A2受體1(PLA2R1)產生抗體,這對預測疾病結果很重要。本研究針對52名新診斷的PLA2R1-MN患者進行,發現所有患者都有顯著的蛋白尿和良好的腎功能。結果顯示,抗-CysR抗體在所有患者中均有發現,且多區域識別的患者緩解率顯著低於單區域識別者(44.44%對82.61%)。這些結果顯示,監測PLA2R1的抗體擴散可作為評估疾病嚴重性和預測腎臟結果的有效方法,建議在診斷早期進行評估以指導治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開發了一種多重檢測法,能同時檢測血清中針對M型磷脂酶A2受體(PLA2R)的三種抗體。目的是評估PLA2R表位擴散在特發性膜性腎病預後中的意義。檢測過程經過優化,顯示出良好的精確度和特異性。主要發現是能在2小時內檢測到所有三個表位,且CysR的陽性率達100%。特別是CTLD1的高濃度與患者預後較差有關,顯示PLA2R的表位遷移對疾病進展影響深遠。 PubMed DOI

在抗磷脂酶A2受體(PLA2R)抗體相關的膜性腎病患者中,預測治療後的緩解情況一直很具挑戰性。一項針對187名患者的研究,開發了邏輯回歸模型,根據臨床變數和抗體水平預測12個月後的蛋白尿緩解。結果顯示107名患者達到緩解,模型基於基線及治療三、六個月後的數據,關鍵預測因子包括性別、血清白蛋白、蛋白尿及抗體水平變化。三個月和六個月的模型表現優於基線模型,為臨床醫生提供了評估患者緩解可能性的有用工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PMN患者的血清PLA2R1明顯高於健康人,且PLA2R1濃度越高,腎功能越差、蛋白尿越嚴重。若同時檢測PLA2R1及其抗體,能更準確評估病情嚴重度,也是高蛋白尿的獨立風險因子,對臨床診斷和追蹤很有幫助。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