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分析了2013至2022年間法國抗糖尿病藥物的銷售趨勢,顯示2型糖尿病的盛行率上升及治療選擇的變化。主要發現包括: - 購買抗糖尿病藥物的患者比例從3.07%增至4.12%。 - 每月平均消耗量從每千人每日82.62劑量增至101.68劑量。 - 大uanides為最常銷售藥物,其次是磺酰脲類和胰島素。 - GLP-1類似物和SGLT2抑制劑的使用和支出顯著增加。 - 到2022年,GLP-1類似物的支出超過胰島素。 - 磺酰脲類和DPP4抑制劑的銷售仍然高企,儘管有風險擔憂。 這些趨勢顯示出醫療政策和資源分配的調整必要性,以應對糖尿病的上升挑戰。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法國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SGLT-2抑制劑治療2型糖尿病、心臟和腎臟疾病。一項研究指出,到了2021年底,SGLT-2抑制劑的使用率上升至0.2%,成為第二常被開立的藥物。大多數使用者同時患有糖尿病合併症、心血管或腎臟疾病。研究發現,SGLT-2抑制劑一年的持續使用概率為55%。因此,了解停藥原因及安全性資料變得相當重要。 PubMed DOI

研究發現,2010至2020年蘇格蘭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二甲双胍,後來多採用聯合治療。新型藥物如SGLT2抑制劑和DPP-4抑制劑逐漸取代舊藥如SUs和胰島素。雖然二甲双胍仍是首選,但2019年起SGLT2抑制劑成為常見的附加治療。 PubMed DOI

研究分析了2015至2022年中國採購非胰島素抗糖尿病藥物的數據。結果顯示,磺脲類和雙胍類藥物最常用,新藥如二肽基胺酸肽酶-4抑制劑和鈉葡萄糖共運蛋白2抑制劑採購量明顯增加。不同地區使用模式有差異,西南地區變化最大,南部最低。 PubMed DOI

研究發現2015至2021年間匈牙利抗糖尿病藥物使用量整體增加,新藥如DPP4抑制劑、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使用增加,舊藥如磺脲类減少。不同地區藥物消耗有差異,失業率和持卡人數影響藥物使用。新舊藥並存,地區間差異值得關注。 PubMed DOI

研究發現瑞士醫院2型糖尿病患者在四年內抗糖尿病藥物使用趨勢保持穩定,但使用SGLT-2i明顯增加,磺脲類藥物則減少。SGLT-2i新處方增加,尤其在心血管或腎臟疾病患者中。這變化符合指引,顯示糖尿病管理有進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美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或心衰竭患者使用新型降糖藥物的趨勢。從2005年至2019年的數據顯示,GLP-1受體激動劑的使用率從2008年的3%上升至2019年的21%,而SGLT2抑制劑則從2014年的5%增至12%。雙重使用率也從2015年的0.62%增至6%。儘管如此,2019年整體使用率仍低於40%,顯示有60%的患者未能受益於這些療法,且使用情況因保險類型而異,強調政策干預的必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2018年到2021年,加拿大糖尿病藥物的配發趨勢,特別是COVID-19疫情的影響。結果顯示,大部分藥物的處方數量穩定,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和類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的配發量顯著增加。不同省份間的使用差異逐漸擴大,且疫情對整體配發趨勢影響不大,但與COVID-19病例的變化有關。研究建議未來應統一全國藥物名單,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2013至2023年間澳洲非胰島素降糖藥物(GLDs)的使用與成本,數據來自澳洲藥品福利計畫(PBS)。主要發現包括: - GLD處方數量從2013年的640萬增至2023年的1560萬,年均增長8.1%,而2型糖尿病盛行率僅增長1.8%。 - SGLT2抑制劑使用增幅最大,自2014年上市以來年均增長59.4%;GLP-1RAs年增長31.4%。 - 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增長三倍,但自2020年後增長趨於平穩。 - 總體GLDs成本增長三倍,GLP-1RAs雖僅佔11.7%處方,卻佔35%成本。 總結來說,澳洲GLDs的使用與成本顯著增加,主要受GLP-1RAs和SGLT2抑制劑推動,未見增長平穩跡象。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2020至2022年間,中國不同地區在胰島素及抗糖尿病藥物使用上的變化。結果顯示,抗糖尿病藥物和胰島素的採購量都有增加,但胰島素的比例穩定在約22%。混合型人胰島素最受歡迎,而胰島素類似物則更受青睞。地區間的採購增長率和偏好存在顯著差異,教育水平和本土生產商對胰島素採購有正面影響。研究強調提升教育以改善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2022年哥倫比亞2型糖尿病患者的非胰島素抗糖尿病藥物處方情況,共有155,381名患者,平均年齡67.1歲。最常用的藥物包括美克福明、恩格列淨和西他列汀等。55.5%的患者使用兩種或以上的藥物,顯示合併療法普遍。研究還發現高血壓、慢性腎病和冠狀動脈疾病等合併症的比例較高。儘管治療有所進步,許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仍未獲得最佳抗糖尿病療法。 PubMed DOI